Get notification when there is an update!
Download 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Comics
  • Articles
  • Rankings
  • By Publisher
  •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 CCC Announcement
  • Log in/Register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Trending Tags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Log inRegister
Home
chevron_right
Articles
chevron_right
從手塚賞到京都國際動漫大賞:談分工細緻的日本漫畫賞

從手塚賞到京都國際動漫大賞:談分工細緻的日本漫畫賞

Share

Copy Link

Line

Facebook

2021金漫獎面面談 2021-11-25 吳塵罡

日前台灣第12屆「金漫獎」落幕,該獎的舉辦方式在國內受到各方關注,引起了熱烈討論。這次有幸獲得CCC編輯部邀稿,撰寫有關日本漫畫賞運作模式,感到榮幸同時也備受壓力。筆者並不在台灣,在此表達對金漫獎主辦單位的付出及努力的肯定,同時也羨慕並期待金漫獎帶動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

筆者長年在日本從事漫畫編輯、翻譯相關工作,也接觸日本各式各樣的漫畫獎。於2015年參與籌畫「京まふ漫画賞(現為京都國際動漫大賞)」,直到2017年為止,也擔任該漫畫獎的評審以及翻譯業務。本稿將以筆者身為漫畫編輯及在日本從事漫畫文化工作,所認識的日本漫畫獎相關知識及經驗,將之統合並分享給台灣的讀者。

首先,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都會有其目的。漫畫獎也不例外,其目的會直接影響獎項分類、評審及評選標準等。以下,筆者將本文預計介紹的日本漫畫獎分成「新人賞」及「政府官方漫畫賞」兩大類,加上筆者曾參與的京都國際動漫大賞,分別介紹分享。

新人賞:為連載陣容招募新血

首先介紹一般讀者最熟悉的日本漫畫獎形式──新人賞。新人賞大多是由出版社旗下的漫畫雜誌主辦,其目的故名思義就是發掘新人,增強雜誌的執筆陣容。

目前具有權威性的新人賞,應為日本集英社的「赤塚賞」(1974年開始)以及「手塚賞」(1971年開始)。其名來自已故的「日本搞笑漫畫的傳說級大師」赤塚不二夫老師,以及「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老師。兩位大師生前皆擔任主審,以個人的經驗及審美,主觀地選出有前瞻性的新人。兩個獎項的大賞獎金都是200萬日幣,對嚮往職業漫畫家的新人而言,可說是最高等級的榮譽。兩位大師過世之後獎項仍然延續至今,每屆評審都由當代最具權威的賣座漫畫家擔任,如今年的第103屆手塚賞評審為管理手塚治虫作品版權的公司「手塚production」,以及尾田榮一郎、加藤和恵、堀越耕平、鳥山明、井上雄彥等人氣少年漫畫家,而今年的第96屆赤塚賞評審則有麻生周一、うすた京介、大石浩二、つの丸、増田こうすけ等人氣搞笑漫畫家。

筆者要強調的是,這類漫畫獎的目的,終究是為了發掘新人,其背後必須有堅強的產業資源(出版社的資金及市場需求),以及具文化地位的權威性(由當代頂級漫畫家擔任評審),來吸引新人以出道為目標投稿,而不是只為獲得當下的獎金而準備比賽。同時,新人得獎後在主辦出版社旗下的漫畫雜誌連載,出版社也能獲得更大的產業利益。講談社於1980年開始舉辦的「千葉徹彌賞(ちばてつや賞)」由1939年出生的漫畫大師千葉徹彌擔任主審,也具有相同意義。

其他並非冠有漫畫家之名的新人獎,如講談社的「Afternoon四季賞」,或是「新潮社Bunch漫畫大賞」等,都具有相同性質,評審也皆以人氣漫畫家為主,評審基準自然是畫技、故事、分鏡等漫畫創作技巧、前瞻性,同時也必須符合主辦雜誌的讀者取向。

然而,具有高額獎金的漫畫獎,難免也有新人在得獎後因獲得莫大榮譽,心理層面獲得滿足,而無法繼續創作,造成得獎同時作家生涯就此結束的風險,就不在此細表了。

政府官方漫畫賞:提升國家文化地位及權威性

日本政府所舉辦的漫畫獎,在台灣最著名的,應屬文化廳於1997年開始舉辦的「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以及外務省於2007年開始舉辦的「日本國際漫畫賞」了。

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包含藝術以及流行文化,分為「藝術」、「娛樂」、「動畫」、「漫畫」四大部門,報名對象不限國籍。主辦單位會舉辦稱為festival的大型展覽,將得獎作品齊聚一堂,得獎作品同時受到媒體矚目,對於作品(商品)行銷具有莫大效果。

從以上內容應該可以看出,這個獎非常具有戰略性,意圖在於促進文化產業,同時提升日本在國際的文化地位以及權威性,最終提高日本文化產業的國際地位,造就國際性產業模式。其實日本早在明治時期,就有將文化作為國際經濟競爭工具的想法,而日本漫畫產業在1990年代發展到達頂峰,日本政府不得不正視其經濟效應,此獎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

我們來看一下此獎項最近一次公布的評審團隊:

●おざわ ゆき(漫畫家)
●倉田 よしみ(漫畫家/大手前大學教授)
●齋藤 環(醫學博士,曾執筆宅文化相關研究書籍)
●島本 和彥(漫畫家/株式会社アイビック代表取締役社長)
●杉本 Jessica. Bauwens(バウエンス・ジェシカ)(龍谷大学国際学部国際文化学科准教授)(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學者)

編按:獎項官方網站具每位評審的詳細背景、著作介紹,本文僅列舉頭銜部分

選考委員(初審委員)
●伊藤 遊(京都精華大學准教授)
●猪俣 紀子(茨城大學准教授)
●菅野 博之(漫畫家/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
●久保 直子(比治山大學短期大學部美術科講師)
●玉川 博章(媒體研究者)
●豐田 夢太郎(漫畫編輯)
●長池 一美(大分大學國際教育研究推進機構教授)
●日高 利泰(熊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会科學研究部准教授)
●橫井 周子(漫畫評論家/研究者)

 

其範圍十分廣泛,商業漫畫家之外有漫畫編輯、大學教授及學者。但如評審中的杉本 Jessica. Bauwens雖然背景是社會文化學者,卻是以社會文化學以及男女價值觀為切入點來研究漫畫。而選考委員中的伊藤遊專精於民族學,但也是以此為切入點研究漫畫的佼佼者。可見此獎項的評審團隊,除了當代著名的漫畫家和漫畫編輯之外,也不忘聘請以不同觀點研究漫畫的學者,以提升媒體藝術獎的權威性。

接下來是「日本國際漫畫賞」。該獎在2006年,以當時的外務大臣麻生太郎的發言為契機(※註1),2007年正式開辦的獎項。收件範圍為「受到日本漫畫文化影響的國外漫畫作品」,也就是說只有非日本國籍者才有資格報名。日本外務省的官網將這個獎定位為「流行文化外交」,執行委員以及評審團隊如下:

實行委員長
●茂木敏充(外務大臣)

實行委員
●白石さ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杉山恒太郎(株式会社ライトパブリシティ代表取締役社長)
●傅萊德里‧修特(Frederik L. Schodt)(口譯/譯者/作家)
●橫田清(株式会社小學館監査役)
●梅本和義(國際交流基金理事長)

第14屆評審委員會名單如下:

評審委員長
●里中滿智子(漫畫家)

評審委員
●赤松健(漫畫家)
●永野のりこ(漫畫家)
●藤田力(前漫畫雜誌總編輯)
●吉留博之(前漫畫雜誌編輯)

 

在這裡可以看出其成員,特別是漫畫家以及漫畫編輯的平均年齡頗高,並不限於當代人氣漫畫家或是現職漫畫編輯,如里中滿智子年過70歲,是現任日本漫畫家協會理事長。評審的年齡和性質都和「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有所差異。筆者認為,外務省並非主導文化產業的單位,而是宣傳日本文化的單位,也因此「日本國際漫畫賞」的目的並不是評價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國外作品之商業價值,而是藉著評價其文化價值,來提升主辦方日本在漫畫上的文化地位及權威性。

受到台灣漫畫家矚目的「京都國際動漫大賞」

京都國際動漫大賞(京都国際マンガ・アニメ大賞)於2015年開始舉辦,是京都國際漫畫動漫展 相關活動。當時名稱為「京まふ漫画賞」,於2017年曾改名為「京都國際漫畫賞」,直到2020年才改名為「京都國際動漫大賞」至今。

當時在日本,除了上述新人獎和中央政府舉辦的漫畫獎之外,日本地方政府也不時舉辦漫畫獎,目的主要是促進地方觀光的經濟效應。但是根據筆者觀察,大多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地方政府並不了解漫畫文化以及產業結構,且邀請國外人士來到日本參加頒獎典禮之後就無後續,獎項不但缺乏權威性,也難以促進文化發展以及觀光效應。

而當時負責籌備「京まふ漫画賞」的中心人物菊池健為避免犯下同樣錯誤,決定將目標放在「讓得獎人實際可以在日本出道」,先將目標鎖定在作品風格最相近的台灣,因此第一屆「京まふ漫画賞」只以台灣人為徵稿對象,第二屆加上中國,第三屆再加上韓國,現在則不限國籍。

此漫畫獎項的主要評審都由現職漫畫編輯擔任,如講談社《KISS》雜誌總編輯鈴木學、《鏈鋸人》的責任編輯林士平等。評審標準也很單純,那就是「是否適合在日本出道」。有漫畫編輯經驗的筆者從第一屆至2017年間擔任翻譯以及評審工作,得獎人受邀來到日本,直接向日本的漫畫編輯推薦自己的作品時,筆者也擔任中間人,協助翻譯等相關業務。歷屆獲獎者包括台灣漫畫家ANTENNA牛魚、nyaroro(喵四郎)、常勝、銀甫、Gene、貳號等,其中也有數名得主在日本商業漫畫留下成績。

2018年,具有多次舉辦海外新人獎經驗的「株式会社MediBang」接手經營之後,筆者就沒有再參加評審事宜,只負責在台灣臉書官方宣傳網站。而株式会社MediBang接手之後,漫畫賞的主旨並沒有改變,也因此該比賽到現在仍是台灣創作者所矚目的漫畫獎之一。

以上是筆者據自身經驗所得知的日本漫畫獎項概要。每個獎項因應主辦單位以及目的,都有著不同運作方式,當然也反映著日本的國情以及產業結構。反觀台灣,金漫獎已發展12年歷史,必定有其成果,團隊的努力也應得到正當評價。不過12年來,台灣漫畫產業結構不停轉變,現在獲得關注,正代表著各界對這個獎的期待,似乎也提示現在正是台灣漫畫產業邁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期。

筆者認為,現在正是重新直視台灣漫畫產業現狀、再次思考金漫獎的目的,重新構築獎項分類形式及應由官方鼓勵的內容之時機。或許金漫獎帶動台灣漫畫產業發展,締造並延續真正的台灣漫畫黃金期,將不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註釋

註1:麻生大臣繼福田康夫之後成為日本首相,持續提倡前首相所發起,耗資鉅額的「國立媒體藝術綜合中心(国立メディア芸術総合センター)建設計畫」,其中包含漫畫文化,卻因只注重硬體缺乏內容而受到批判,並於下一任首相鳩山由紀夫當政時該計畫取消歸零。日本著名漫畫學者表智之曾在推特痛批政府只想興建設施卻對於漫畫文化毫無頭緒。這件事也代表著日本政府和漫畫文化之間的陣痛期。
 

參考網站(以下網站及本文中連結之各獎項官方網站,筆者點閱日皆為2021年11月20日)

●京まふ漫画賞受賞者レポート(第一屆京まふ漫画賞得獎人旅行記)

●京まふ漫画賞受賞者レポート(第二屆京まふ漫画賞得獎人旅行記)

●京都国際漫画賞2017受賞者レポート(京都国際漫画賞2017得獎人旅行記)

 

作者/吳塵罡

京都精華大學藝術研究科博士修畢,原創綜合漫畫雜誌《キッチュ》創辦人兼主編,2017年京都國際漫畫賞台灣、中國部門評審、企畫統籌。
現為自由編輯、嵯峨美術大學藝術學部設計學科角色設計領域專任講師,與漫畫家太太及兒女定居京都。
少有機會說中文,時常忘東忘西。

 

Author / 吳塵罡
京都精華大學藝術研究科博士修畢,原創綜合漫畫雜誌《キッチュ》創辦人兼主編,2017年京都國際漫畫賞台灣、中國部門評審、企畫統籌。 現為自由編輯、嵯峨美術大學藝術學部設計學科角色設計領域專任講師,與漫畫家太太及兒女定居京都。 少有機會說中文,時常忘東忘西。
Previous Article
Previous Article
金漫獎雖打破類型但急需建立標準(下):理想的國家級漫畫獎之路
Next Article
Next Article
迎向2022!第12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的回顧與展望

Related Articles

2021金漫獎面面談

臺漫發展多元平穩但標準尚待確立:第12屆金漫獎入圍趨勢分析

2021金漫獎面面談

金漫獎雖打破類型但急需建立標準(上):評審團選定制度需重整

2021金漫獎面面談

金漫獎雖打破類型但急需建立標準(下):理想的國家級漫畫獎之路

2021金漫獎面面談

迎向2022!第12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的回顧與展望

Comment

標示為劇透

0 / 250

Post
LatestHot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s of this site may not be copied or distributed in any way.

Download the app now and enjoy reading!

About us
  • About CCC
  • Guides
  • Business Collaboration
  • CCC Announcement
CCC member
  • Join membership
  • My Account
  • Customer Service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Social media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Comics
  • Comic List
  • By Publisher
  •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 Rankings
Articles
  • Topic
  • Column
  • Special Coverage
  • Events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s of this site may not be copied or distributed in any way.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