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蓬裙與荷葉邊下的優雅世界

蓬裙與荷葉邊下的優雅世界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次文化時尚 2020-08-20

及膝的蓬裙、層層堆疊的蕾絲、荷葉邊還有各式各樣的髮飾,「如同洋娃娃」經常是蘿莉塔服飾最為人所知的印象。蘿莉塔服飾的靈感來自於法國洛可可時期和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服飾特色,許多人以為發源自歐洲,其實與日本原宿街頭的流行文化息息相關。

 

蘿莉塔文化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代,日本原宿服裝品牌如MILK開始運用蕾絲邊、蝴蝶結元素來製作衣服。80年代MILK的設計師自立門戶,新品牌Jane Marple和Emily Templecute正式成立;當時蘿莉塔風格尚未確立名稱,但是主要的服裝風格和設計理念已然成形。在那個年代,穿著這些服飾的人以刊登此流行風格的雜誌為名,被稱為Olive少女,蘿莉塔一詞也在此時出現,形容穿著如同少女的女性,最初帶有嘲諷意味。

從日本到全球:蘿莉塔文化初誕生

90年代是蘿莉塔服裝風格成形和Lolita Fashion一詞確立的精華時期。視覺系樂團Malice Mizer吉他手Mana創立品牌Moi-même-Moitié,主打歌德蘿莉塔風格,對於歌德蘿莉塔的影響延續至今,同時期的其他視覺系樂團也紛紛將打歌服融入蘿莉塔元素。

日本知名蘿莉塔品牌Baby, the stars shine bright(以下簡稱為Baby)於1988年創立,同年創刊的《KEROUAC》(即後來的《KERA》)雜誌街拍捕捉了許多穿著蘿莉塔服裝的身影,當時對蘿莉塔資訊的需求大增,《KERA》便於2001年正式推出副刊《Gothic & Lolita Bible》,提供蘿莉塔相關資訊,許多讀者模特兒也以此發跡。

2004年電影《下妻物語》上映,由於品牌Baby提供電影內的蘿莉塔服飾,使蘿莉塔文化在當時蔚為風潮。2013年成立的日本蘿莉塔協會更致力推廣蘿莉塔文化至全世界,並在各國任命可愛大使。蘿莉塔協會的出現可視為一個分水嶺,象徵蘿莉塔文化從日本到全球的爆炸性發展。

 

蘿莉塔愛好者透過《KERA》、《Gothic & Lolita Bible》等雜誌獲得相關資訊,《KERA》於2017年停刊後轉為經營網路社群。
Luna Chang提供

絢爛、華麗!小裙子大世界

蘿莉塔裝扮的精髓在於洋裝和配件的搭配,就算是同一件裙子也會根據搭配方式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蘿莉塔洋裝長度大部分及膝或是過膝,在領口、袖口和裙襬大量運用蕾絲、荷葉邊、蝴蝶結、緞帶等元素。此外,裙襬也常使用蛋糕剪裁、抓褶、抽褶等裁縫技巧;有袖洋裝與襯衫則常見羊腿袖、泡泡袖、燈籠袖和姬袖等設計,顯得更加華麗。

根據整體類型與穿搭風格,蘿莉塔服裝可大致分為:糖果一樣甜美的甜系、優雅成熟的古典系、黑暗頹廢的歌德系、穿著帥氣褲裝的王子系、融合旗袍、漢服或是和服等民族服裝元素的異國系,還有奇幻架空的世界觀,搭配復古風齒輪、鐘錶、機械飾品的蒸汽龐克系等。可以依據個人偏好,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

蘿莉塔洋裝之所以會形成獨特的文化,創造非凡意義,設計者投注的巧思和意涵占了絕大比重。首先,每件蘿莉塔洋裝都有專屬的名字,這是其他時尚或者穿衣風格所沒有的特色。再者,蘿莉塔洋裝的印花設計,有效地傳遞了故事性。許多蘿莉塔洋裝的印花圖案都有典故,無論是設計者自己創作的主題,或使用既有文學、藝術作品、歷史人物作為設計概念,都讓洋裝更富有意趣。

舉例來說,像是Baby的「Roman Sweet Secret」系列把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場景在裙子上重現;Baby副牌ALICE and the PIRATES的「諸神黃昏~世界終結物語」(ラグナロク~世界の終わりの物語)訴說了北歐神話的巨大劫難。蘿莉塔品牌也攜手漫畫,如ALICE and the PIRATES與漫畫家中村明日美子多次合作,將她在《Gothic and Lolita Bible》連載的短篇漫畫角色服裝化為熱門款式「Ginger Doll Dress」和「Milk tea dress」,也曾推出《庫洛魔法使》的角色印象洋裝。

 

中村明日美子漫畫中的服裝化為蘿莉塔洋裝與球體關節人偶的衣服,被暱稱為中村十字與中村奶茶。
芙蘿拉攝影沙龍提供

不只是穿衣風格:蘿莉塔與自我認同

蘿莉塔服裝的愛好者常被簡稱為「蘿娘(Lo娘)」,蘿娘們買下第一件裙子,便像是從普通的「地球人」搖身變成「Lo星人」。喜歡蘿莉塔服飾的理由不盡相同,有人喜歡裙子的繁複美麗,有人喜歡穿上後彷彿化身為公主的氛圍變化,而蘿莉塔與一般服飾最大的差異在於,愛好者透過這種充滿蕾絲、荷葉邊、蓬裙的服裝,形成認同社群。

所謂認同,簡言之,就是對於「我是誰」的定位。由於蘿莉塔至今仍然是小眾愛好,走在路上總能吸引目光,這便是社會學者Brekhus口中的「被標誌認同」(marked identity),與一般未被標誌(unmarked)的穿衣風格相對應。前者引人注目、略帶神祕;後者則被視為理所當然、再普遍不過。

蘿莉塔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進入門檻。無論是日本品牌或中國品牌的蘿莉塔服飾,在臺灣都無法像是逛UNIQLO一樣方便,得委請代購或是至品牌網站、平台賣場預約,不僅需要耗費額外的時間與金錢、甚至必須特別研究外語及付款流程。此外,蘿莉塔服飾配件十分繁複,愛好者必須有些經濟基礎,因為即使是價格較為親民的中國品牌,要買齊一整套也遠比快時尚成衣來得昂貴。

也正因為是小眾的穿衣風格,愛好者多半難以從生活圈內找到太多同好,只能透過網路特定社群或者專程參加聚會,來找到相關資訊乃至於歸屬感。蘿娘面對面的重要交流場合即是「茶會」,茶會顧名思義就是愛好者穿著蘿莉塔服裝一起享用下午茶,除了各式各樣的主題茶會外,還有品牌官方茶會,包含走秀、購買等環節,讓愛好者接觸最新款式的產品。

以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可以認為蘿娘將自身劃分為兩個自我,一個「神聖我」和一個「世俗我」,而兩者的區分有時只在穿上蘿莉塔服飾與否。有趣的是,由於蘿莉塔的繁複特性,在裝扮的過程中有充足的時間讓自己轉換成另一個自我。當蘿娘穿上蘿莉塔服裝時,常常展現出與一般穿著的自己截然不同的氣質和舉措,意味著進入某種「神聖狀態」。

蘿娘進入「神聖我」時,和平常的「世俗我」往往大相逕庭。一方面,穿著蘿莉塔服飾比起普通的服裝更不利行動,版型通常較為緊身並搭配高跟鞋,讓體態不知不覺改變。另一方面,為了扮演自身角色,蘿娘們穿上繁複美麗的洋裝後,總期許自己像個公主般優雅,更以此符合社群內與周圍的期待。畢竟蘿莉塔屬於小眾文化,又比一般服飾顯眼,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外界貼上標籤,蘿娘們的行為舉止也會更加謹慎,這種外在的規範和期待也就內化成約束自己行為舉止的規範。

 

蘿莉塔品牌所舉辦的走秀活動。
Figlia 提供/陳哥攝影

主流社會的目光:蘿娘常面對的類別混淆

如同動漫次文化的「宅經濟」逐漸被重視,卻也難以擺脫刻板印象和有色眼光,主流社會對於蘿莉塔文化也仍存在不理解與負面觀感。這類負面聲浪多數來自於對此文化的不瞭解,並且以既有的認知去看待。例如不少人因為蘿莉塔洋裝的高昂單價,認為愛好者都遊手好閒、喜愛揮霍,而忽視許多人為了獲得心愛洋裝付出莫大心血。

蘿莉塔文化的小眾特性經常遭受外界誤解。比方說「蘿莉塔」這個詞彙來自於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所寫的小說《蘿莉塔》,描述繼父和小女孩之間的不倫戀情,小說的蘿莉塔語意衍生出大眾所熟知的「蘿莉」(小女孩)一詞,而蘿莉塔文化則是不折不扣的穿衣風格,縱使截然不同,仍然因為共用相同的名詞而易被混淆,這兩者在本質上的極大差異,也導致蘿莉塔愛好者時常面臨異樣眼光。

同時,蘿莉塔服飾也時常被混淆為角色扮演(Cosplay)、女僕或情趣裝扮。角色扮演是以動漫、遊戲、小說或影視作品的角色為原型,在服裝、道具、髮妝與動作進行扮演,除了強調對角色「有愛」之外,還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蘿莉塔服裝則並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以自己為出發點,裝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即使很多動漫角色的確穿著蘿莉塔服裝,但是特意為了扮演而穿上與角色完全相同的衣服與配件,仍與蘿娘以「自己」為主體的裝扮截然不同。

不過,蘿莉塔品牌也與動漫、遊戲陸續推出聯名款服飾,如Baby和《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合作的神崎蘭子服裝,以及Metamorphose和《奇蹟暖暖》推出的合作款,完全還原角色服飾,也是蘿莉塔文化與角色扮演的界線趨於模糊的特例。

 

蘿莉塔愛好者透過茶會等活動交流。圖為臺灣品牌Figlia所舉辦之茶會合照。
Figlia提供

蓬裙之花沿路盛開:蘿莉塔在臺灣的發展

近年來,EXCENTRIQUE、PUTUMAYO等品牌陸續結束營業,h.NAOTO則關閉實體店面只餘網路販售;雜誌《KERA》和《Gothic & Lolita Bible》更於2017年休刊。蘿莉塔品牌的主力消費者逐漸轉移到海外族群,近年在日本街頭,穿著蘿莉塔服飾的也幾乎都是外國人。這似乎顯示出,日本的蘿莉塔文化與原宿穿搭文化在其發源地逐漸萎縮的同時,在海外反而蓬勃發展。

早期臺灣的蘿娘主要在臺灣論壇的蘿莉塔板進行交流,2012年臺灣論壇關閉,資訊重心轉移至其他社群網站。知名日本品牌Baby和Angelic Pretty也曾來臺拓展版圖,雖然目前都已結束經營,然而近年蘿莉塔文化在臺灣,卻有逐漸升溫的趨勢。

2013年Lolita衣物買賣交流市集舉辦「夏舞茶-lolita交流茶會」,為首次融合販售會及茶會的活動,此後舉辦交流活動的團體漸增。臺北的芙蘿拉造型攝影沙龍和臺南克莉絲汀小宮殿也提供蘿莉塔體驗服務,讓感興趣的大眾試穿整套蘿莉塔服飾並拍照。臺灣也有自己的蘿莉塔品牌,儘管數量不如發展極盛的中國品牌,但從2004年成立的Hanako衣衣城堡(現為Figlia)起,近年臺灣自創的蘿莉塔品牌也越來越多。

服飾不只具有保暖蔽體的功能,還具有社會性的功能,往往被視為階級或是品味的象徵,我們也常藉由穿著打扮來判斷人們的社經地位或即將從事的活動。而蘿莉塔愛好者屬於小眾服飾偏好所發展出的認同與社群,有人從獨特性中標示出自我的存在,有人從中找到歸屬感,也有人將其視為逃離現實生活和成人殘酷世界的途徑,進而為精緻、變化多端的蘿莉塔深深著迷:就像你我也必定曾經或正受到某些事物所吸引,並與之發展出羈絆一樣,蓬裙與蕾絲、荷葉邊的花朵今後也將在世界各地,不斷地盛開著。

參考書目

Jane, Mai & An, Nguyen. (2017). So Pretty / Very Rotten: Comics and Essays on Lolita Fashion and Cute Culture. Koyama Press.

Yeh, Hsin-Yi. (2014). Voice with Every Bite: Dietary Identity and Vegetarians’ ‘The-Second-Best’ Boundary Work. Food, Culture, and Society (17) 4: 591-613。

Zerubavel, Eviatar. (1996).Lumping and Splitting: Notes on Social Classification. Sociological Forum 11(3):421-433.

 

作者/陳亞筠
處女座,在論文海浮沉的菸酒生,鍾情於中華風蘿莉塔的 Lo 娘。喜歡布袋戲和動畫,近期沉迷於戀愛遊戲當中。

 

作者/葉欣怡
台北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是文化、記憶與認同。對於可愛的東西毫無抵抗力,所以投入蘿莉塔研究一點都不意外。


本文原刊載於2019年7月31日出版之《CCC創作集16號:次文化時尚》。

次文化時尚 專題

✔ 蓬裙與荷葉邊下的優雅世界

蘿莉塔文化小字典

可愛,絢麗而堅強!蘿莉塔協會會長青木美沙子的生存法則

魔女衣櫥擴大中!Lo娘漫畫家致怡+ZEI+的時尚魔法

蝴蝶結繫起少女愛戀:星期一回收日《粉紅緞帶》

蓬裙裡住著真實的自己:常喜寢太郎《有想穿的衣服》

第一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
蓬裙與荷葉邊下的優雅世界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蘿莉塔文化小字典

相關文章

次文化時尚

蘿莉塔文化小字典

次文化時尚

可愛,絢麗而堅強!蘿莉塔協會會長青木美沙子的生存法則

次文化時尚

魔女衣櫥擴大中!Lo娘漫畫家致怡+ZEI+的時尚魔法

次文化時尚

蝴蝶結繫起少女愛戀:星期一回收日《粉紅緞帶》

次文化時尚

蓬裙裡住著真實的自己:常喜寢太郎《有想穿的衣服》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