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侵襲,2021年是體感上憋悶又匆促的一年,不過臺漫也在堅毅蓬勃地發展中,除了百花齊放的出版品,也有更多品質不輸海外作品的臺漫與線上平台推出,對讀者來說是一大利多。
CCC編輯部也特別邀請喜歡閱讀的公眾人物,以及在臺漫業界拼搏多年的專家,為大家推薦2021年100多部臺漫出版品中的心頭好。
快來看看著有《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號稱「藏書界的竹野內豐」的活水來冊房主人黃震南,深度分析今年推薦的臺漫吧!
推薦人/黃震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藏書人、說書人、拿著藏書說書之人。與黃哲永合編教材《讀冊識臺灣》、與吳福助教授合編《臺灣傳統漢語文學書目新編》,著有論文《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散文《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散文《藏書之家:我與我爸,有時還有我媽》等。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
©遠足文化提供
我在書寫《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這部作品時,有一個小地方,雖然不像臺北、臺中、高雄那樣繁華富裕,也沒有臺南、鹿港、大稻埕那麼發思古幽情,但卻在我的書裡出現了三次,這個地方就是三峽。
這個地方,不只有豐富的歷史故事,還有大片的自然資源:山林佔了此區十分之八九,溪流、岩壁、雨林、蟲魚鳥獸等,處處可見。而在人文特色上,「李梅樹」這個名字,則獨自撐起了三峽一片天。
著重描寫李梅樹生平的傳記,最具代表性的應是雄獅美術出版的《三峽‧寫實‧李梅樹》。而咖哩東的《漫畫李梅樹》,不僅是傳記,更是漫畫傳記,無論是對李梅樹而言、對臺灣美術史而言、對臺灣漫畫史而言,都是罕見的先行示範。
警告:以下有大量劇透,不想影響漫畫閱讀過程的朋友,敬請斟酌觀賞。
《漫畫李梅樹:清水祖師廟緣起》是這系列的第一集,並非從人物的出生、童年開始講起,而是從1947年,李梅樹接下主導重修祖師廟的任務開始。會使用這樣的編排,或許是想以跳敘法改變平鋪直敘的敘事線,以增加變化;也可能是以觀光勝地三峽祖師廟作為切入點,吸引曾經到此一遊的讀者,勾起閱讀動機;抑或作者想爭取多一點時間,蒐集日治時代的各種建築、服飾、常民日用等圖樣,因此決定到第二集再回頭描繪日治時代的李梅樹。總之,在第一集的開頭,便點出時代是戰後初期,李梅樹受託重修祖師廟的任務。第二集則從李梅樹去掃兄長的墓地,帶出日治時期他受到兄長鼓勵,負笈日本的情況。
為求論述方便,我將《漫畫李梅樹》目前已出版的兩冊內容,分成「地點」、「時代」、「人物」三項來討論。
三峽,永遠是李梅樹賴以成長、魂牽夢縈之地。在他一生的畫作裡,〈寧靜的村落〉、〈三峽風景〉、〈清溪浣衣〉……故鄉的風景、建築和居民,屢次出現在畫作裡。在咖哩東的筆下,三峽老街、祖師廟、三峽鎮公所(今三峽歷史文物館)、三峽拱橋、三峽河等著名景點,也一一成為故事舞臺。不過,目前漫畫裡出現的這些場景,雖然是李梅樹當年主要活動之處,但有點太「觀光客行程」,都聚集在今日三峽中山路、民權街、清水街數百公尺路段上;未來或可將舞臺拓展至鳶山或者更山區之處,甚至履及現在滿是高樓華廈的北大特區,介紹三峽生態及重現田園之美。第一集所繪的三峽老街,出現了當時還沒發明的「金牛角」,雖不符史實,但為了吸引小讀者的興趣,可能是作者刻意為之。不過當時的三峽老街(而且當時老街也不「老」,只被稱作「街仔」,以現今三峽派出所往鳶山方向,又依序分為頂街仔、中街仔、街仔尾),路上有輕便車軌道,在漫畫裡並未繪出,是小小疏漏。
《漫畫李梅樹》呈現大量三峽風光。©遠足文化提供
《漫畫李梅樹》一、二集,分別對應了戰後初期與日治兩個時代,作者相當用心地安排了該時代的場景和氛圍。例如戰後初期的氣氛,從「畢竟這個時局還不太穩定」、「就算物資缺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虛」、「修廟也是希望落成後有助安定最近浮動的人心」等對話便點了出來,一股不安、壓抑的局勢便順勢鋪展,恰好貼近李梅樹同時期的畫作〈郊遊〉——畫中的一家人雖然外出郊遊,卻無一帶有笑容,反而眉頭深鎖,表現出了抑鬱的調性,只不過《漫畫李梅樹》作為兒童向漫畫,大環境的無奈僅僅點到為止,連國軍上門買畫的肅殺之氣也只是虛驚一場。然而買畫的史實是:蔣中正伉儷在全省美展中相當欣賞〈星期天〉這幅畫作,交由行政長官公署祕書與畫家楊三郎洽談,楊三郎替李梅樹開了二十萬的價錢,並無漫畫裡一觸即發的緊張感,更無稚童撞破畫作之事。
而第二集日治時代的氛圍,反而多了一點自由的氣息:內地美術雜誌的豐富知識、美術老師的開導、東京美術學校的薰陶……雖然主角不免陷入婚姻、家庭、求學、教書、從政等路線抉擇的掙扎,但這也代表了主角的前途並未被綁死,是無可限量的。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兩集都出現的角色「藤枝」。由於史實上的李梅樹較為嚴肅,因此作者安排了這樣一個丑角來調劑。藤枝的設定是「雖然二十六歲,但外表和心智表現只有十歲」的女性,包辦了跌倒、耍笨、愛錢、貪吃、衝動、畫技差等任務,類似於手塚治虫《怪醫黑傑克》中皮諾可的人設,但在第一集裡卻巧妙讓她以「華生看福爾摩斯」的視角來鋪陳情節,以及在關鍵時刻引導故事發展的功能。第二集出現的「藤枝」,則是在日本客串出現的女子,名字和長相與第一集的藤枝完全相同,也算是給這個角色多一點發揮,「借殼上場」。作者在第一集曾說,當初將她取名做「藤枝」時,只是想與「梅樹」作個映襯,卻意外發現這名字不但有臺灣味,也有日本味;想不到在第二集,果然把這名字的屬性作了最大利用呢。
《漫畫李梅樹》第一集登場的虛構角色藤枝。©遠足文化提供
除了虛構角色藤枝之外,前兩集也各有一個重要角色,分別是陳炳俊鎮長與劉清港兄長,這些人皆有強烈的個性與作為,對主角的人生決策都有巨大的影響;然而相較之下,主角便顯得個人特色較弱,這是稍微可惜之處。
筆者在行文之時,臺劇《斯卡羅》播完未久,《茶金》正熱門上映,兩齣以本土歷史為背景的戲劇,都引發了史實與虛構如何拿捏的爭議。《漫畫李梅樹》也不能迴避這樣的討論:究竟「七分史實,三分虛構」中,哪些地方可以虛構?虛構之處是否應該向讀者明白解釋,以免讀者以訛傳訛,將虛構的部份渲染誇大,誤以為真——尤其是這類改編作品中,「虛構」的情節往往是最精彩之處,反而令讀者印象深刻。例如,讀者讀了本書,可能誤以為李梅樹當年果真英雄式出場,現場補救破損的畫作,消弭了一場臨頭大難,或許若干年後這故事越傳越盛,令李家後人澄清也不是、不澄清也不是。但是我詢問了讀過本書的小讀者(就讀國一),她對這兩冊印象最深的一幕,恰是李梅樹帥氣說出「被刮掉顏料的意外,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的發言,只能讚嘆咖哩東改編得神來一筆!但是,避免虛構情節誤導大眾,依然是這類作品必須謹慎處理的細節。雖然兩冊書末皆附錄作者訪談或史實介紹,但內容與編排都與兒童屬性不合,看完前半漫畫的小讀者,大多懶得讀後面敘述文字。因此書末說明是要定位為「親子共讀」,或者改變文字深淺度,或許是編輯可以思考的方向。
《漫畫李梅樹》第一集李梅樹修復畫作的帥氣場景。©遠足文化提供
綜述前論,《漫畫李梅樹》作為一個兒童取向的傳記、教育類型漫畫,能夠兼顧到史實、情節與趣味性,在地點描繪、時代氛圍、人物塑造,大致是成功的,令人不禁神往未來的故事發展:李梅樹如何與畫友創立「臺陽美術協會」?在三峽哪些地方寫生?晚年參與政治的立場?我期待咖哩東能夠繼續爬梳挖掘,繼續將精彩故事呈現給讀者們。也期待以本作為契機,未來有更多臺灣人物傳記在漫畫家筆下描繪出版——洪福田來畫立石鐵臣?常勝來畫黃土水?柯宥希來畫林海音?
願咖哩東的《漫畫李梅樹》,會是臺灣傳記漫畫的一記信號槍。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