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單單為你心有獨鍾~」熱愛臺南孔子廟的鄭烱南

【名單之後】「單單為你心有獨鍾~」熱愛臺南孔子廟的鄭烱南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2-01-07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鄭烱南,《臺南孔子廟》,1939。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局部)

 

鄭烱南 入選 府展第2、4、5回


漫畫/ 林嘎嘎

炎熱的南方天空,一抹赭色映照斑斕,散發著沈著古香之美的臺南孔子廟,是許多畫家熱愛挑戰的取景之一。除了著名台籍畫家廖繼春、郭柏川、方昭然、沈哲哉、張炳堂外,日籍的梅原龍三郎、石山定俊、藤島武二、御園生暢哉等人,也曾駐足捕捉孔廟風彩。

還有一位被歷史遺忘的畫家,也對臺南孔子廟情有獨鍾,這人便是鄭烱南。

目前我們對鄭烱南的其人其事知之甚少,僅在《臺灣美術奉公會規約竝名簿》(1943)臺南州畫家名單,及約在1943年舉辦的「美術總突擊獻納畫會」宣傳單見到其名。

《臺灣美術奉公會規約竝名簿》,1943。圖片來源:陳凱劭

「美術總突擊獻納畫會」宣傳單,c. 1943。圖片來源:陳凱劭

鄭烱南似乎故意地隱沒自身其他相關資訊與生平事蹟,要我們專注於他的畫作上,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試著理解他。

現存台、府展圖錄中,得知鄭烱南以《臺南孔子廟》(1939)、《文昌閣》(1941)、《禮門》(1942)三度叩關府展。三次皆以臺南孔廟為題材的作品,與廖繼春並列為台、府展史上,以臺南孔廟為題入選最多次的畫家。本文將以同時代畫家御園生暢哉1943年9月於《臺灣建築會誌》刊登〈孔子廟與畫家〉(註1)一文作為參照,了解當時臺南孔子廟之形貌與氛圍。

火雞

「庭園裡火雞叫著,冬陽柔軟的光線下芒果花散發出黃色的光輝,甜甜的香味四溢。陽光下穿著中國服裝及高跟鞋的女子一本正經地走著。季節風嘯嘯地吹,卻看不到落葉。」(註2)

鄭烱南,《臺南孔子廟》,1939。圖片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御園生文中所描述的景物,幾乎就在鄭烱南筆下完全地展現了出來。身穿長袖旗袍的女子,於綠意盎然的中庭緩緩往明倫堂前行。畫家視角採背對明倫堂左側穿透中間庭院,往入德之門望去作為取景,同樣角度的描摹,也在1942年第五回府展入選的張炳堂(玉堂)之作《朝の廟庭》(朝之廟庭)出現。

張炳堂(玉堂),《朝の廟庭》(朝之廟庭),1942。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臺南孔子廟》庭中有兩隻「火雞」正在啼叫找食,好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致!當然火雞或許是真實的存在,也可能僅是閒散的意象表現,抑或者是為契合孔廟題材,以雉雞圖像作為手取雉翟、跳八佾舞祭拜孔子的象徵。不管真相為何,成對火雞(或雞或雉),不僅在鄭烱南作品中出現,廖繼春1931年的《臺南孔廟》亦見蹤跡。

廖繼春,《臺南孔廟》,1931,畫布油彩,38×45公分,朱銘美術館。圖片來源:朱銘美術館官網

塔

「此作的構圖主題是塔為主題,在畫面中心畫得很大,前景可以看到明倫堂的一部分,樹木出現在右側。」(註3)

御園生提到的塔,指的其實是文昌閣,描述的畫作構圖為梅原龍三郎1933年首次來台寫生的創作《台灣風景》。1930年代起,梅原來台遊訪,多次由廖繼春相陪,《台灣風景》中文昌閣的取景角度,與廖繼春1931年《臺南孔廟》視角相似,或許是廖氏的好康道相報吧。如此構圖就這樣承襲了下去,多位畫家(註4)以同樣的視野,畫出不同風格與特色的文昌閣,鄭烱南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鄭氏的筆觸不似梅原的瀟灑奔放,線條規矩略帶生硬,的確在整個畫面的鋪陳上稍顯拘束了點。

梅原龍三郎,《台灣風景》,1933,油彩畫布,37.4×45.2公分,府中市美術館。圖片來源:林曼麗總編輯,《「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覽圖錄》(臺北:臺北教育大學MoNTUE北師美術館,2017),頁131。

鄭烱南,《文昌閣》,1941。圖片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禮門

「……有些地方綠色系調與朱色或粉紅色相接觸,充分利用互補色的新鮮色感,極為好看。尤其在畫塔或屋簷以及樹幹時,其輪廓線極為有力,而且沈重的感覺有如男性式的官感。像這樣描寫的孔子廟塔別具有男性式的官感氣勢迫人。」(註5)

鄭烱南,《禮門》,1942。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鄭烱南的《禮門》可見佔據畫面大半部分、頗具份量感的樹叢描繪,繁茂的枝葉將禮門環繞,充滿生命力。在粗壯樹幹的筆勢上,與御園生描寫梅原龍三郎的繪畫模式十分類似。或許鄭氏對於梅原龍三郎慣用的野獸派油彩筆法感到新鮮,或多或少曾試著學習、融合梅原風格在自身作品之中。

略覽至此,不免看出鄭烱南之於臺南孔子廟,著實富含深蘊情感,但原因為何?目前還不得而知。希望未來能在新史料中與鄭烱南再次邂逅,現在僅能算是未完待續。

註釋

  1.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一文,敘說他在臺南孔子廟看見日本畫家藤島武二於此地寫生,及其創作出的畫面景象。御園生也談及自己在偶然機遇下,見到梅原龍三郎畫臺南孔子廟塔(文昌閣)的彩色複製圖版,便對此作以文字描述之。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426-427。
  2.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6。
  3.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7。
  4. 如廖繼春、石山定俊、郭柏川等畫家皆有同樣的文昌閣取景視角。
  5. 御園生暢哉,〈孔子廟與畫家〉,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427。

 

作者/林晏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太平山之旅—末延柳萠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田部蕉圃─重啟繪畫人生的女畫家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土木技師的摩登試驗:夏秋克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雅貴公子──李梅樹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松井孝子的夢幻雜貨店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我也是看畫展才知道,林之助已經結婚生子了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穿梭「工場」與「戰場」的畫家──塚本芳章與他的府展東洋畫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在「臺展」的榮耀時刻——青年大迫多三郎的自信宣言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百年前地方創生的實踐者——陳庚金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課後的靜物排列──淵上末生的臺展作品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