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仁 入選 臺展第3回
圖/林嘎嘎
你看到什麼?
他們正看著一幅畫
你聽到什麼?
她說這畫面是以家裡的擺設、格局為本
還看到什麼?
她的老師指著畫作中心
1929年入選第三回臺展的東洋畫〈閨房〉(註1),一位女子在露臺側身低頭縫衣,右下方落款「華仁」,「華仁」即畢業於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中)的女性畫家——黃華仁。
黃華仁在校期間師從鄉原古統,同校的陳進在家人支持下赴日學習,黃華仁雖有繪畫天分,畢業後雖嚮往留學東京,但因家庭因素,1927年進入臺北州金瓜石公學校擔任教職(註2)。
圖1. 26歲的黃華仁。穿著短版衫、皮鞋,傳統帶點時髦裝扮,為當代臺灣女性的一顆明星。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0-06-08(夕刊2版)。
綜觀臺展中以女性為題材的東洋繪畫作品,大多將女性置於前景,細膩描繪服飾、動作,襯著閨房或庭園等寬廣空間為背景,如任瑞堯〈閒庭〉(1929,入選第三回臺展)、陳進〈芝蘭之香〉(1932,入選第六回臺展),讓觀者能細細觀賞畫中女子。
圖2. 任瑞堯,〈閒庭〉,1929年。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3. 陳進,〈芝蘭之香〉,1932年。圖片來源:《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而黃華仁繪製的〈閨房〉則是少數將女性置於層層的空間內,不僅添增私密,亦符合題名。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
圖4. 黃華仁,〈閨房〉,1929年,入選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閨房〉中,前景上方四字匾額,僅出現下半部字樣,目前多認為是「功高良相」(註3),但搭配旁邊「國手」二字,若是稱讚醫術精明的「功同良相」,或許也是一種解讀。
門框貼著門聯,上聯為「願持山作壽」。畫面右側的書畫署名「竢邨林則徐」,几案上放著花瓶,不難看出畫家對書道的費心安排。如同《臺灣日日新報》提到:「其書風在全臺灣廣為人知的本島女性畫家」(註4)。左方的嫁妝縫紉機,代表女性高貴的蘭花。廊道盡頭的女子,穿著傳統服飾,翹著腿,前腳腳背輕勾著拖鞋,側身縫衣,將女子置於隱密之中,不忘提醒觀者,置於消失點的女性才是重點。
畫中央多出了一位女子,原來當時他們談論的是這個
將女子放置在畫面中央,形成西方透視法的消失點
「消失點」
「消失?」
據學者賴明珠於1995年訪高齡91歲的黃華仁表示,本幅畫是以娘家為格局,將女性置於遠景的中央,出自於鄉原古統的建議(註5)。於臺展展出後,被擅長以漫畫方式調侃臺展畫作的國島水馬,抓到「哏」,以四層ㄇ字型線條,特別加強前方鞋子,並另起「蜘蛛網」為畫名。雖為諷刺,但確實點出此畫特色。
圖5. 國島水馬,〈蜘蛛網〉,「臺日漫畫」第九卷三百八十八號。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8(日刊4版)。
國島水馬的〈蜘蛛網〉,在女子身上也畫著一個大叉。
等等!
「打叉?」
「消失?」
難道女子……消失了?
入圍臺展同一年,黃華仁與時任總督府殖產局的康健時結婚。〈閨房〉是黃華仁第一幅臺展入圍的畫作,同時也是目前公眾所知的最後一幅,此畫似乎暗示待嫁之心,或初為人妻。對日治時期大部分女性畫家來說,女性結婚生子仍是傳統社會普遍重視的價值觀。即便受到現代教育的黃華仁,在家庭與才能之間,最終選擇家庭,消失於畫壇。
留下一幅畫與待解的謎題
註釋
- 原名〈內房より〉,亦有中文翻譯為〈內房〉、〈閨房外〉,本文翻譯為〈閨房〉。
- 〈臺灣文化を彩る 本島人女性(八) 畫壇に咲き出た花 どう實を結ぶか 矢張り彼の女も若い女性…… 長い獨身生活から家庭愛へ 基隆へ去つた黃氏華仁女史〉,《臺灣日日新報》,1930-06-08(夕刊2版)。
- 「臺灣美術圖像與文化解釋」網站:http://ultra.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3/F-theme3.htm。林竹君認為匾額為「功高良相」,目前學者引用也多以此為據。
- 原文:「書風を全臺灣に轟かした本島人女流畫家」,〈臺灣文化を彩る 本島人女性(八) 畫壇に咲き出た花 どう實を結ぶか 矢張り彼の女も若い女性…… 長い獨身生活から家庭愛へ 基隆へ去つた黃氏華仁女史〉,《臺灣日日新報》,1930-06-08(夕刊2版)。
- 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5月,頁125-126。
參考資料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 國家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Result?Keyword=黃華仁&SearchMode=Precise&LanguageMode=Transfer。
- 「臺灣美術圖像與文化解釋」網站:http://ultra.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3/F-theme3.htm。
- 賴明珠,《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5月。
撰文者/黃子恩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