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銀塊案〉
在眾多日治時期的推理小說中,1910年刊出的〈銀塊案〉是筆者相當難以忘懷的一篇。它的特殊性不在於寫作,而在於隱藏在書寫後的跨國謎團。
〈銀塊案〉的開頭是這樣的:
西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九月二十五號。倫敦鐵道馬車載堅固之木箱數。平人視其箱之形式。甚為精巧。故其中所藏者。殆無異尋常鐵器。無何價值。絕不足引起其猜疑。故鐵道管理人亦未十分注意。留心防守。發寄此物者為銀商。時有貨物由此車運送。從未失些少。此次不知秘密如何洩漏。而此案乃出於吾閱者之前。
簡單來說,這段文字描述某銀器商人,在1895年9月25日以倫敦鐵路載運一批放在普通木箱裡的銀塊,卻因消息走漏,而在鐵路轉運到馬車後遭竊的事件。它的敘事不算精巧──甚至好像不太確定應該怎麼開始描述。然而細節卻相當豐富。事實上,整篇小說都維持著這樣詳盡描繪細節的風格。對於日治時期的淺近文言寫作風格來說,這可是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情。通常來講,我更習慣讀到言簡意賅、細節沒有那麼詳盡的小說。
繼續讀下去,則看到這句:「至十月尾。乃探得銀塊藏在倫敦東郊。」正是這句話,讓筆者開始懷疑這篇小說並非完全的虛構──還記得李逸濤與〈恨海〉裡,那些包著猶太裔羅馬人外皮的漢人主角嗎?當時的台灣人對世界並非完全無知,事實上,他們知道的或許遠超乎我們想像,但仔細到將小說裡的贓物放到當時仍以治安不佳聞名的東倫敦(順帶一提,開膛手傑克犯案的地點白教堂,就在東倫敦)?不太可能。更別提小說裡的人物行動,還真的挺像一回事的。
《台灣日日新報》連載的〈銀塊案〉第一篇,1910年5月12日。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
由於小說已經寫出時間和地點等細節,因此起了疑心的我,便去查了《泰晤士報》(”The Times”)的資料庫。沒想到1895年9月,倫敦鐵道上確實曾發生一起銀錠搶案。同年11月,該案也正如〈銀塊案〉所描繪的,在「倫敦北鄙」的達爾斯頓(Dalston)某宅花園中發現剩餘的銀錠。
這個案件在當時應該相當驚人,因為不只《泰晤士報》有著鉅細靡遺的報導,就連隔海的《紐約時報》也刊載了相關消息。透過報刊記載,可以得知此案由蘇格蘭場警探亨利•摩爾(Henry Moore)負責,他逮捕了以亨利•貝利(Henry Bailey)為首的竊賊集團。〈銀塊案〉的真身現形了,然而謎團才正要展開──寫出這篇小說的漢文人,是從哪裡得知這個案件的呢?他又是怎麼知道細節的?他訂了《泰晤士報》嗎?他會讀英文嗎?找了誰協助翻譯嗎?又或者是從中國或日本報刊轉載而來的?
當我想到最後一個可能性時,便順手查了《讀賣新聞》的資料庫。可惜並未找到相關報導。至於其他的報刊,由於當時資料庫建置未全,或許也只能有待來日了。
瘋狂理髮師的〈人肉香腸〉
除了新聞改寫外,日治時期也出現了譯寫後的都市傳奇。1928年12月,《台灣日日新報》上刊載了一篇名為〈人肉香腸〉的小說。故事描述柏林郊外時常有人失蹤,警察前去查案,卻什麼都查不到。有一天,偵探長陪朋友去那邊理髮,他的朋友卻就此失蹤。偵探長發現理髮店的椅子上有著血跡,最後發現,原來理髮店與隔壁的香腸店之間有秘密的孔洞互通,理髮店正是利用這個通道,將獨自前來的客人迷昏後殺害,再將屍體送到香腸店中。
《台灣日日新報》刊載的〈人肉香腸〉,1928年12月2日。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
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有點熟悉呢?沒錯,這個情節和名導提姆.波頓的電影《瘋狂理髮師》可說相當類似。《瘋狂理髮師》的故事原型,則來自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都市傳說「史威尼.陶德」(”Sweeney Todd”)。
我們熟知的「史威尼.陶德」故事,出現的可說相當早。根據考證,〈史威尼.陶德〉故事的原型來自於18世紀出版的〈紐蓋特記事〉(The Newgate Calendar)。它記載了一個強盜家族埋伏在郊外路旁,搶劫財物又吃人的恐怖故事,受害者高達百人。1800年,一本法官的回憶錄中,記載有個以剃刀殺人的法國理髮師,會將屍體交由肉店鄰居販售。1825年,這個故事以〈巴黎豎琴街的一個恐怖故事〉之名出版。1846年,「巴黎豎琴街」被改成「倫敦艦隊街」,篇名則變成〈珍珠項鍊:一個浪漫故事〉──至此,史威尼.陶德終於安定了下來,成了今日聞名世界的餡餅供應商。故事的基調也從強調「人肉餡餅」的恐怖,轉變為強調偵查者如何拯救愛人的浪漫故事。
1846年出版的〈珍珠項鏈〉中,陶德殺人的插畫。圖片來源。
那麼,台灣版的〈人肉香腸〉呢?有意思的是,從〈珍珠項鍊〉到〈人肉香腸〉,故事再度從一個浪漫故事,轉變為樸素的謀財害命。場景則從英國倫敦鬧區轉到了德國柏林郊區。然則,這些改變,都比不上犯罪動機與偵查主體的差異:〈珍珠項鍊〉中,犯罪動機被歸因於個人的貧窮與「交到壞朋友」。在〈人肉香腸〉中,卻認為犯罪的動機是因整體社會「生產力弱……致犯罪者層出不窮」。〈珍珠項鍊〉的偵查者是受害者的女友與好友,〈人肉香腸〉則發動了公權力。這些差異是由何而來?它們是否加入了譯/作者本身的觀點?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討論的有趣議題。
〈人肉香腸〉的故事,並未就此停歇。1936年,日本變格派推理小說家夢野久作也寫了一篇以〈人肉香腸〉為題名的短篇小說。故事描述日本工匠到美國販賣台灣茶葉時所遭遇的恐怖冒險。由於夢野久作係以日文寫作,而《台灣日日新報》上的〈人肉香腸〉則以漢文寫就,因此,或許當時的台灣讀者看到這篇小說時,也不會知道,十幾年前曾有另一個相似的版本刊登在報紙上吧!
克莉絲蒂的神祕失蹤案
儘管沒有確實的證據說明〈銀塊案〉與〈人肉香腸〉等作品的傳播途徑,但若從新聞著手,卻或許能看出一個輪廓。
1926年12月4日,一件撼動世界的新聞發生了──擁有「謀殺天后」美譽的推理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失蹤了。當時她剛出版了《羅傑.艾克洛命案》而聲名大噪。
儘管工作春風得意,但她的私人生活卻陷入困境。克莉絲蒂的母親剛過世,而她的丈夫卻在此時外遇,並要求離婚。克莉絲蒂的秘書說,她心情很差,留下了兩封信,分別給秘書和丈夫。給秘書的信中說,她要去約克郡,請祕書幫忙取消接下來的行程。
然而,4日早上,克莉絲蒂的黑色轎車被發現遭棄置在伯克郡,車上散落著毛皮大衣與女性衣物。鄰近有一個曾被寫入小說中、成為謀殺地點的「寧靜池」。由於遲遲找不到克莉絲蒂,這個案件很快地便成了備受矚目的大消息──想想J.K.羅琳如果突然失蹤?顯然全世界的粉絲都會急著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令人訝異的是,這個「全世界」甚至包括了台灣。1927年1月10日,《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了一則轉載自東京的日文報導:「英國偵探作家行蹤不明 如偵探小說的怪事」,內文詳細講述了案件發生的經過。
《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的阿嘉莎.克莉絲蒂失蹤事件。1927年1月10日。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
筆者讀到這則報導時,突然感到一種很特別的連結。一直以來,克莉絲蒂的失蹤案對我來說,只是推理史上遙遠而有趣的事件,但台灣的報紙竟曾幾乎是即時報導了這件事的事實,卻讓我有了某種與推理史產生關聯的感受。某個程度上,那就好像發現偶像和自己其實有著六度連結──是的,我知道台灣從未自外於世界,然而知道是一回事,體驗到又是另一回事。從〈銀塊案〉、〈人肉香腸〉再到克莉絲蒂失蹤案,台灣和世界之間,還有許多隱而未顯的聯繫,等待我們繼續挖掘!
©山米Sammixyz
插畫/山米Sammixyz
一直用創作療癒自己,近幾年逐漸嘗試展現與表達,心存感激欣賞的各位!
繪製經歷有小說封面、桌遊、主視覺插畫。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ammixyz/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