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錦繡下的畫筆:繡都朴子與在地畫家吳天敏

【名單之後】錦繡下的畫筆:繡都朴子與在地畫家吳天敏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12-02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孔雀》,1934,吳梅嶺畫稿、蔡免刺繡。 圖片來源:陳宏勉《百年.師表.吳梅嶺》,(台北市:雄獅2002),頁28。 (局部)

 

吳天敏 入選 臺展 第4、6、7回


漫畫/林嘎嘎

你想像的畫家是什麼樣貌?
鼻子尖尖,鬍子翹翹,帶著畫架到處寫生?
終日閒閒,四處晃晃,在咖啡廳與同好討論藝術?

但實際上,畫家的生活或許不是如此文青氛圍,為維持生活而發展出不同於繪畫謀生之道。如著名的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不是那位李奧納多.皮卡丘,不,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除了是畫家外,同時也是發明家與工程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在繪畫之外,也是知名的雕塑家與建築師。自古至今,畫家本身常常是其他藝術領域的能者,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也常從事相關工作來維持生計。以嘉義地區的畫家來說,林玉山早年在家中裱褙店幫忙,日後才遠赴日本正式學習繪畫;周雪峰在繪畫之外,長年從事神像製作、壁畫、廟柱書法雕刻等工作,現存神像仍有出自其手者;戰後,李秋禾曾為嘉義市「新臺灣餅舖」設計禮盒封面,至今仍為其伴手禮的包裝。這些例子提醒我們,畫家在現實生活仍需勤於工作以獲得溫飽。

同樣的狀況也可見於嘉義朴子在地畫家吳梅嶺(1897-2003)。吳梅嶺,本名吳天敏(註1),其父吳燦從事洋行貿易,兼職繪製廟宇壁畫與燈籠的繪師,因此他自幼即協助塗刷、寫字、製作藝閣等工作。公學校畢業後,1918年吳天敏獲樸仔腳公學校錄取為教員,經一年講習後,翌年8月正式成為該校教師。1921年考取臺北師範學校講習科,一年後獲得公學校准訓導的資格。回到嘉義,先後任職於六腳公學校、朴子公學校與朴子女子公學校。當時任職於朴子女子公學校道家政教師黃笑(1892-1970)請吳梅嶺繪製供學生刺繡的圖稿,自此求者甚眾,因此在擔任公學校教員之餘,他也繪製刺繡的底圖以補貼家用。

當時朴子地區正大力推廣刺繡,家庭婦女以刺繡為副業增加收入,相關產品如神衣、八仙彩、枕頭、被套等精美繡品,作為酬神、嫁妝之用,風靡一時。刺繡須於綢緞上繪製底圖,標明顏色。且底圖必須精密分色,以利繡工在其上一針一線繡出整個繽紛圖面。當時留下的刺繡作品,其底圖多有吳梅嶺的手筆。


圖一:《新岩路》,1930,第四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或許因這樣的經歷,吳梅嶺在臺展時期的作品有如刺繡般,在整體構圖下以精密的筆觸繪製細部。如1930年入選第4回臺展的作品《新岩路》即展現其精細的工筆畫藝。畫面上不僅可見壯闊的山勢起伏,在細微處樹林間的每棵樹木也躍然紙上。1932年入選第6回臺展的《靜秋》在構圖上以庭園景致與人物姿態建構庭園的空間感外,當中樹幹細緻的紋路彷彿就像刺繡絲線構成。翌年,第7回臺展入選作品《秋》,更是以細膩工筆描繪花草藤蔓的諸多姿態,甚至是枯萎向日葵葉上的細微紋路都一一呈現。最初,繪製刺繡底圖是吳梅嶺補貼家用所接的副業,然這項副業也奠定了他繪畫風格的基石。

圖二:《靜秋》,1932,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圖三:《秋》,1933,第七回台灣美術展覽會

1934年,繪製《庭園一隅》之作,計畫參加第8回臺展。畫作延續前幾屆的風格,以細緻的筆調描繪庭園花卉。圖面四邊以鳳凰木、扶桑花、茉莉與玉蒲等不同花木架構出遠近的空間感,中間以一對母女閒適姿態作為視覺中心,呈顯出悠閒的生命情調與溫馨的家庭氣氛。整個畫面有如精美的刺繡作品,欣賞整體畫面之餘,亦對其精密的筆觸嘆服。但可惜的是,這幅作品卻因裱褙店的疏失,未能及時送抵臺展評審處,因而錯失了參展的資格。此後,因工作與家庭因素不復參加臺展。

圖四:《庭園一隅》,1934,絹本設色,240×115公分,梅嶺美術館典藏。
圖片來源:陳宏勉《百年.師表.吳梅嶺》,(台北市:雄獅2002),頁45。

圖五:《孔雀》,1934,吳梅嶺畫稿、蔡免刺繡。
圖片來源:陳宏勉《百年.師表.吳梅嶺》,(台北市:雄獅2002),頁28。

戰後,吳梅嶺仍在教育崗位上教授美術,作育英才。1984年朴子當地人士成立財團法人梅嶺美術文教基金會,籌建「梅嶺美術館」。並在完成建設後捐贈嘉義縣政府,並於1995年吳梅嶺100歲時開館首展。吳梅嶺本身也創作不輟,縱使在103、104歲的高齡筆力猶勁,是台灣美術史上相當難得的長壽畫家。

 

註釋

  1. 一作「吳添敏」。

作者/李知灝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請問現在幾點?簡明春:「四時頃。」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萬朵燈花的臺南銀座:橫山文子的夏日夕夢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港都美術之花:柏尾鞠子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松本光治:臺中州之美的紀錄觀點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任教臺中高女,彩繪京都故鄉的學者畫家─白子修二郎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繁華熱鬧的祭典畫—施玉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吳松妹——「芝山巖合祀」中的台灣教師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雙棲才子趙雅祐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第一回臺展的「日式定食」——張秋海〈鰊〉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花顏一燦的女高教師——馬場ヤイ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