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Home
chevron_right
Articles
chevron_right
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嗎?——尼爾喝牛奶×《九號天鵝》書展座談直擊

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嗎?——尼爾喝牛奶×《九號天鵝》書展座談直擊

Share

Copy Link

Line

Facebook

創作透寫台 2023-02-14 CCC創作集

人類引以為豪的心智可以被複製嗎?被複製的生命又該如何自處?CCC最新連載作品《九號天鵝》以「複製人飛向太空」為主軸,探討科技倫理之餘,優美的筆觸、詩意的對白更刻劃了哀婉的命運詩篇。2023年國際書展,《九號天鵝》作者六牧與Podcast節目「尼爾喝牛奶」的兩位主持——尼爾與Woffy進行深度對談,與讀者分享這部作品的幕後秘辛。

《九號天鵝》作者/六牧
夢想當一個幽默的人。 喜歡童話故事、短篇故事,偶爾會看紀錄片,觀察我未能抵達的新生。
與談人/尼爾喝牛奶
2018年至今的雙人對談次文化 Podcast,每周不定期更新。希望成為次文化的引路人,讓大家看見世界角落的狂熱。

※ 本文含有《九號天鵝》些微劇透,建議看完《九號天鵝》漫畫後再往下閱讀 ※

由阿姆斯壯開啟的緣分

尼爾:據說《九號天鵝》這部作品原本只計畫做短篇。它的創作軌跡是如何,又為什麼想發展成長篇呢?

六牧:我本來只是想要把它當成一個40多頁的短篇練習的。

當時我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想要畫一個「迷戀遠方」的故事。那遠方在哪裡?可以是阿拉斯加,非洲大陸——我整天宅在家裡所能想到的「遠方」就是這些。

那時是2019年,因緣際會地,我去看了台北市立天文館為「阿姆斯壯登月50週年」所規劃的一系列展覽。的確,登月的概念本身非常的迷人,但我覺得更美的,是人們在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他們失去了多少東西,來抵達最終想像的樂園,甚至在那麼一瞬間,會感覺自己可以永遠待在那裡。

那些上太空的人們,多為物理、天文甚至是軍事的背景,但登上太空的那一刻,心中充滿著哲學性的詩意——不再希望與人產生衝突,不希望與人有著界線。

走出天文館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個模糊的公式成形,我要讓「遠方=太空=歸屬=故鄉」。

有了這個公式後,我畫出了最初版的48頁分鏡草稿,給我參與的漫畫社團「竹青學舍」的朋友們看。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小酒館裡,燈光很昏暗,我們交換著彼此的二氧化碳,看著我用A3紙張印出來的分鏡。

當時大家給我的回饋是:「喔,題材蠻有趣,結局也蠻感動的,但卻不知道在演什麼。」因為我想塞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虛構了一個世界觀,人物又那麼多。大家給我的建議是,要不刪減故事內容,要不把故事拉長。

2022年初,我投稿給CCC編輯部。在這裡要先好好感謝我的兩位編輯:許真跟任容,即使整個故事架構還很模糊,還是願意接下我的劇本。也多虧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專業經驗,才得以把故事完善到現在這個樣子。

機性戀的自我修養

尼爾:本作使用的hashtag是「人機戀」、「機性戀」。如果台下觀眾有看到《九號天鵝》第二回,會看到主角奇歐對於他的陪伴機器人安德,有著超乎常人的情感。當然我們也很難直接定義為戀愛,或許更接近依戀……?
這方面也想請問六牧老師,為什麼會想設計這樣的角色關係呢?

六牧:關於「機性戀」這個主題,我先來分享影響我最深的三部作品——士郎正宗 《攻殼機動隊》、賀東招二《驚爆危機》以及津田雅美《思鄉病》。

前兩部是年紀較小的時候看了動畫版。《攻殼機動隊》裡有個類似蜘蛛的多腳戰車,它有著能夠自主學習的AI智能,名為塔奇克馬,最終為了保護人類做出了犧牲。《驚爆危機》主角使用的武器是巨大的人形機器人,其中也搭載了一個名為R的AI。R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初始狀態,變得逐漸可以跟主角頂嘴。

到了高中,看了津田雅美的漫畫短篇集《思鄉病》,其中第一篇〈天狼星〉講述一位人類警察領養了一個機器人。很不幸地,後來警察被人惡意殺害,此時機器人才開始思索自己與這個人類警察的關係。

綜合這三部作品,我終於理解,自己之所以喜歡機器人的題材,是因為我非常喜歡「從0到1的變化」,像是經歷了某種歷史的節點一般,使我著迷。而機器人剛好就是能夠乘載這個隱喻的、一個具象的存在。

woffy:為各位觀眾解釋一下,「○性戀」是我們阿宅慣用的玩笑性說法。一般會說「異性戀」、「同性戀」,也有「智性戀」一詞來描述「喜歡有智慧的人」,那麼喜歡機器人的就是「機性戀」了。我自己作為機性戀的一員,真的要大力稱讚六牧老師對於角色關係的處理。

蠻多作品在描繪類似主題時,都會設計出「外表是個漂亮女孩子/帥氣男孩子,但其實是個機器人」的情節,而人類本來就很容易對「與自己相近的外觀」產生投射、進而陷入愛河……所以我真的很喜歡《九號天鵝》中的男主角奇歐所喜歡的對象,一眼就看得出是一個「非人」的機器,純化了機器的概念、機能。

尼爾:我想問兩位機性戀一個延伸問題。一般常見作品中的AI有兩大路線,「被完美地設計來執行指令,所有的行為都是預先寫定的」,以及「本來沒有那麼像真人,但透過自主學習能力、逐漸變得像真人」兩種類型。不知道兩位比較偏好哪一種呢?

六牧:我會選擇後者。有陪伴與相處的過程,還是會比較有投入感吧。如果是前者,還設計成人形,我就會在看到對方破綻的瞬間,感到非常地恐懼。

woffy:比起哪一種路線,我更偏好的命題是「機器人理解事物的方式就是和人類不一樣」。這可以同時如孩童般純真可愛,如六牧方才形容的「懵懂無知」,同時也可以藉由強調那思維差異,呈現出恐怖而危險的面向。這種一體兩面性也是機器人的迷人之處。

近未來的世界觀創建守則

尼爾:大家應該能發現《九號天鵝》中的機器人設計風格,不似賽博龐克作品中的帥氣,或強調科技感的人形機器人,而是偏向渾圓、比較 low-tech 的外型,更接近現在火鍋店裡那種會為各位端盤子的機器人(笑)。

六牧:機器人的機體設計,剛開始讓我頗為困擾。

在找尋參考的時候,所見大多數都是帥氣、有設計感,或是人形的模樣。我試著脫離「要把機械/機器人畫得很複雜」的思考,後來看了水上悟志的《魂環》,其中一個章節的場景在具有科技感的未來,登場的機器人竟然僅僅是圓形——這麼美、這麼好的作品,它的機器人也就畫一個圓形而已,我好欣賞它能夠拋棄複雜的邏輯,重新去構思一個簡單的形狀。

尼爾:我自己私心也很喜歡簡約的機體設計,因為類人的造型太容易讓人代入主觀的情緒想像。

六牧:我曾看過一個紀錄片《人造之愛》,裡面做了非常多的機器人實驗。其中有一個機構製作陪伴老人用的保母機器人,最初推出了貓咪機器人。本來評價非常高,但過了不久,許多人會拿來和真正的貓做比較,進而苛責地批評。

於是這個公司開始製作海豹型機器人。因為人們知道海豹,但不清楚海豹真正的行為模式,於是就會覺得它們非常可愛。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安德的設計決策,就是要盡量遠離真實的物件外型,然後讓它簡單一些,以避免太先入為主的投射和比較。

尼爾:漫畫第一回中,有一群代替老人上街抗議的機器人,既沒有完全取代人類,又在細節處為人類代勞,是蠻貼近當代的呈現。
不管是機器人的設計,還是近未來場景的呈現,都想請問六牧老師為什麼要選擇這種程度的科技發展呢?

代替老人上街抗議的機器人們。節錄自《九號天鵝》第一回。

六牧:剛才有說到,因為我很喜歡0到1的過程,所以就想要讓時代稍微後退一點就好,能夠更貼近我們所處的世界,最重要的是,這樣我才能畫到自己喜歡的要素:河流、鳥、橋。

尼爾:必須選在尚有自然元素被保留的時代對嗎?

六牧:沒錯。因為我想將河流的景觀對應到星河,再連結到鄉愁,所以這樣的鄉下景觀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也有一個比較誠實的原因,是自己的畫技不足。自己都無法掌控的場景還硬要畫,就會更難以說服讀者。最終我選擇讓城市擁有一個特殊的大樓來代表「未來都市」——類似飛碟形狀的大樓作為代表,其他建築都長得跟現代差不多,其實算是有點取巧的做法。

尼爾:說到畫技這個話題,大家從第一回應該就可以發現,六牧用了許多黑色。一般我們對漫畫的認知是「在空白的格子中作畫」,但本作有許多畫格是在全黑的格子中,彷彿用白色的光來作畫。
這是六牧本身偏好的畫法,還是專門為《九號天鵝》量身打造的作法呢?

以大量黑色為基底、使白色彷彿光暈般的作畫。節錄自《九號天鵝》第一回。

六牧: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自己為何如此珍惜讀者的評論——因為我真的沒有想太多,只是想在夜空中增加神秘的氛圍。再加上想以河流來隱喻星空,勢必用到大量的黑色。另外,我也想以黑色來襯托留白,讓畫面有更多呼吸的空間。

woffy:大面積留白或塗黑所營造的效果之一,是許多意象與象徵都變得更清晰。我記得第三回開頭,把在河面上休息的天鵝形容為天上的星星,就藉由黑與白的強烈對比營造得很好。又或者是機器人安德的造型,是在一個半橢圓的白色立方體中央加上一個黑色的圓球,確實也會令人聯想到太空人的圓形頭盔。這些意象都能透過「形狀」被很直覺地連結在一起。

漆黑河面上棲息著睡著的天鵝。節錄自《九號天鵝》第三回。

行星般緩慢凝聚成型的故事

尼爾:大家如果看到比較後面的劇情,會看到主角奇歐身邊圍繞的,似乎都是「養父型」的角色,例如在河邊釣魚的西傑羅,或太空計畫主持人查爾斯。奇歐作為實驗體被長期監視,卻依然被相對友善地照看。不知道六牧老師是如何建構主角周遭的人際關係?

六牧:這部漫畫的主角在我心中有一個原型,他是一個我應該理解,但來不及理解的人,已經過世了,而他生前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對這個人的離世有很多的疑惑,想說是不是透過創作可以想通什麼事情,於是我就開始很僭越地腦補這兩個人的關係。在這部作品中,對應的是複製人奇歐與安德的關係。

我將這個人離世的原因幾經變形,成為了這個故事的主體。主角是個「總是得不到愛」的人,自然他的身邊會有一些人,應該要給予他愛,卻都不是他真正需要的愛。

於是接下來要想:誰去複製這個主角、又是誰去幫助主角,有了這些概念後就像是拉粽子一樣,拉出了一堆人。開始創作後,我又想到會需要一個對比人物,作為他得不到愛的原因,也就是主角的複製基因提供者。這號人物在其他角色心目中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存在,主角儘管繼承了他的基因,卻也為此感到痛苦。

可以說主角以外的其他角色,都是為了促成主角的成長而設計的。本來這些角色誕生的目的,最初最初都是為了劇情而服務。某些機轉需要什麼樣的人幫忙,我就去創造那樣的人。但在我開始設定人的臉以後,圖面的資訊量蜂擁上來,我發現我沒辦法把它們只當成工具,必須將他們的背景補完才行,甚至為了他們的性格,我必須修改原先設定的、較為冷酷的大綱。

woffy:聽到這個回答還蠻意外的。我相信許多讀者在閱讀故事時都和我一樣,認為作者是個很溫柔、對角色很有愛的人。角色彼此的關係相當纖細,例如一些微小的情緒反應及細小的轉折,都有被妥善處理好。還真的沒想到六牧會用「冷酷」來評價自己。

尼爾:《九號天鵝》乍看是很哀傷嚴肅的故事,但我們事前略有耳聞,六牧有嘗試在故事中放入搞笑的元素,可以和我們聊聊這個部分嗎?

六牧:我實在不太會搞笑,但很喜歡荒川弘在《鋼之鍊金術師》用一邊戰鬥一邊搞笑的橋段來調劑節奏,所以我才總會一直想在漫畫裡挑戰搞笑橋段。寫大綱時,腦中想著許多「這個一定會中吧!」的時刻,但很顯然這些操作幾乎都失敗了。

現在休息時間我就會看一些單口喜劇,看他們怎麼做前言、過橋、punchline,想說以後一定要來畫一個搞笑漫畫。

尼爾:在這裡提醒大家,西傑羅在第一回初登場時在修船,修了半天後把水倒下去,竟然還是漏水了。這就是六牧老師苦心經營的搞笑橋段喔。

woffy:六牧揭曉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兩個人都很意外,完全沒有發現這是個搞笑橋段!

據說西傑羅修船這幕是六牧老師精心設計的搞笑橋段。節錄自《九號天鵝》第一回。

尼爾:剛剛也有講到,這部作品是從短篇擴展成長篇。我相信在場也有創作者相當好奇,為了商業連載所必經的打磨是什麼樣的過程。與編輯溝通的過程中,哪些部分有做更改,又有什麼比較大的取捨可以分享的嗎?

六牧:我要再次強調的是,我並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創作者,通常我的劇本會被修改都有兩個原因,要不是「我退得不夠遠」,不然就是「邏輯不通順」,所以沒有什麼叫做取捨,所有的修改都是必然而正確的(笑)。

唯一我一直堅持到最後的,是「遠方=太空=歸屬=故鄉」這個有點違反直覺的連結,我不想改變。因為前往太空跟回到故鄉,應該是一個相悖的概念。當時編輯們數次詢問,為什麼故事的結尾是這樣子寫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我要感謝編輯們的等待,他們可說是一直在等我想通。

當時我只是有模糊的感覺,覺得應該有機會找到兩者能夠溝通的契機。最後我在一堂哲學課堂中讀到了馬賽爾(Gabriel Marcel)的著作《臨在與不死》(Présence et Immortalité),所談論的正好就是在遠方與故鄉的關係。他認為人們對於遠方的追求,正是某種熱情所在——而那就像是我們的故鄉。彷彿紙張的邊緣被摺疊一般,這兩個概念就這麼被重疊起來。找到了這個論點後,我的大綱可說是終於完成了。

woffy:雖然六牧說「遠方」和「故鄉」看似是相悖的,但我想到許多科幻作品,其實都會以這主題作為核心,例如《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和《星際救援》(Ad Astra),將人類逼到一個孤絕的、真正的遠方時,隔離掉社會的聲音,才會回到原初的狀態,被迫面對自己深處的創傷。

我甚至還看過一個Youtube影片以「為何這些探險家/太空人都有Daddy Issue」作為主題,彷彿他們都是被這些情結驅動著上太空一樣。

尼爾:蠻有趣的是,雖然這些科幻作品都設定在遙遠的未來,驅動著角色們的動力卻往往相當原始。以下爆個《星際效應》的雷——即使是這麼考據嚴謹、格局宏大的作品,最終的結論還是「愛能夠穿越時間與空間」這般原始的動能。

標題引發的偶然與想像

隨著座談接近尾聲,進入QA問答環節,一位讀者舉手提問:「請問『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嗎?』這個活動標題作為菲利浦.狄克(Philip K.Dick)的小說致敬梗,在命名時有什麼目的呢?」

此時在一旁待命的編輯忍不住出聲自首,囿於書展報名時程,標題是早於一切就由編輯先訂下的。「不過,這位讀者也不用太失望,」尼爾隨即接話:「我想《九號天鵝》中反覆提及主角奇歐與其基因提供者之間的相似性,也能扣合到《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主角對於自己是否身為複製人的懷疑。儘管《九號天鵝》的主角在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複製人,卻仍不斷反覆確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不斷自問自己種種行為的意義,所以也不至於完全無關。」

woffy接著補充:「我也想提及一下《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這部續作明確地以一位複製人作為主角,討論其是否有作為個體的價值,確實和《九號天鵝》的男主角頗為類似。究竟被愛著的是『我』,還是那個『和我非常相像,但不是我的人』?」

儘管我們尚不知道《九號天鵝》的結局,但這個追尋的過程,本身就是意義之所在。woffy與尼爾對於活動標題的辯護,竟也成為本作的最佳註腳。

究竟複製人奇歐會溫和地走進那良夜,還是奮力掙脫命運的複製?此刻距離本作完結尚有兩回,就讓我們屏息以待。

座談活動圓滿落幕,感謝各位讀者的熱情支持!(攝於活動現場)

訪談、撰文 / 許真
喜歡畫漫畫的人。想要知道虛構有多少能耐。還愛著芳香的時間。

Author / CCC創作集
CCC創作集 官方帳號
#科幻#太空科幻#專訪#人機戀
Previous Article
Previous Article
充滿矛盾的我們也能好好生活──《無能戀愛諮商中心》穀子專訪
Next Article
Next Article
在大海中快樂迷航──《海巫事務所》哎呀呀專訪

Related Work

九號天鵝

飛向宇宙的夢想×被複製的命運——!

Related Articles

創作透寫台

翻頁發現全新世界:常勝談新作《閻鐵花》

創作透寫台

我們需要任正華:一位觀察人間近乎冷酷、描繪方式近乎殘忍的創作者

創作透寫台

倉鼠滾輪的終點在哪裡?──艾唯恩談《沒辦法,是人生啊!》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面對自己,一直創作一直畫就對了──漫畫家小黑炭與《帶我回家!》

創作透寫台

怪人筆下的異色科幻——《器官拼圖》作者藥島的創作變奏曲

創作透寫台

你的BL要幾分甜?——CHIKU與《虎虎觀察日記》

創作透寫台

青蛙王子的升變或蛙化——張嘉真×Hachiku《晦澀之門》完結專訪

創作透寫台

將受難的舞蹈編纂為圖鑑:《小屋人類圖鑑》怦然心動的改編整理魔法

Comment

標示為劇透

0 / 250

Post
LatestHot
違規帳號 2025-03-21

此留言已被刪除

Reply 00
標示為劇透

0 / 250

Post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s of this site may not be copied or distributed in any way.

Download the app now and enjoy reading!

About us
  • About CCC
  • Guides
  • Business Collaboration
  • CCC Announcement
CCC member
  • Join membership
  • My Account
  • Customer Service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Social media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Comics
  • Comic List
  • By Publisher
  •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 Rankings
Articles
  • Topic
  • Column
  • Special Coverage
  • Events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s of this site may not be copied or distributed in any way.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