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雄中美術教育的接棒者——皿谷嘉助

【名單之後】雄中美術教育的接棒者——皿谷嘉助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4-01-05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皿谷嘉助入選第九回臺展的〈船場〉(局部)。 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皿谷嘉助 入選 臺展第9回,府展第5、6回

翻開州立高雄中學校(今高雄中學)卒業記念寫真帖,能見到有位留著八字鬍的老師,髮型時而工整、時而隨興,看起來十分性格的皿谷嘉助,在一年一度的紀念冊中,姓氏多次被誤寫為皿屋、血屋或四谷,卻還能寫下「日々是好日」一類字句來期勉畢業生,反差的趣味感油然而生。

1935年《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第九回卒業記念》中皿谷嘉助的個人照片。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登錄號:2008.004.0128。

雄中資深的美術老師

來自山形縣的皿谷嘉助,在1930年進入高雄中學校擔任教職,(註1)正好接替離校的山田新吉,成為圖畫科老師。當時適逢高雄美術協會(白日會)與高雄州政府合作,策劃學校美術展覽會,展出小學校、公學校、中等學校師生的繪畫作品,(註2)皿谷嘉助應為中堅份子之一。不久畫家南薰造首次來臺,在高雄迎接的人員包含山田新吉、皿谷嘉助、鄭獲義、橫山精一、高橋清等,(註3)因此皿谷嘉助和高雄美術協會的密切互動可想而知。另外文獻上有更明確紀錄的,是1943年臺灣美術奉公會高雄州支部成立時,由皿谷嘉助擔任監事。(註4)

1930年間所見高雄中學校之校園景觀。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登錄號:2001.008.0592。

1935年皿谷嘉助之名首度出現於官展中,對自身美術教育工作應有不小的激勵。成為新入選者的他,在記者的訪問中提及已習畫七年多,且曾經師事石川欽一郎,這次報名時送出三件作品,也沒預料到會獲得肯定。(註5)或許能夠藉此報導猜測,皿谷嘉助是畢業於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才有受到石川欽一郎教導的機會。

其實同年比臺展稍早由臺陽美術協會舉辦第一回的展覽會中,已見皿谷嘉助入選,(註6)而從陳澄波所留下來的素描本中,曾看到一頁寫著皿谷嘉助的名字,旁邊並列的還有吉田吉、森島包光、蘇秋東、山田東洋、洪水塗、陳德旺等人,興許這些人皆為陳澄波認可實力的畫家,是考量獎賞或成為會友的人選,他們也都在第九回臺展嶄露頭角。1942年皿谷嘉助再次參加第八回臺陽展,竟被註明是新入選,(註7)可見已睽違許久。

1935年陳澄波在素描本〈SB20(35.10-11)〉中所註記的畫家名字。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集繪畫與音樂才華於一身

說起皿谷嘉助入選第九回臺展的〈船場〉,描繪的是旗後山下一處灣澳,有眾多舢舨停泊此地。畫面中前景小船錯落有致,傾斜的船桅與挺拔的樹木相映成趣,還有遠方搖曳的山頭與岸邊如鏡的水面對比,使作品隱約帶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旋律,說不定和他同時擔任雄中的音樂科老師(註8)有關,繪畫筆觸中似乎融入了音符躍動的生命感。

皿谷嘉助入選第九回臺展的〈船場〉。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在當回臺展中,還有不少刻畫高雄港區周邊風景的作品,包含松本光治的〈高雄風景〉、歲田亨的〈港の夕景〉、後藤俊〈風景〉等。其中范洪甲的〈旗後風景〉作畫位置和皿谷嘉助相近,只是兩人取景的角度不同;范洪甲以向南的岸邊道路為主角,而皿谷嘉助是反向往山腳眺望,令人不禁懷疑當年他們可能是攜伴同行寫生。

范洪甲入選第九回臺展的〈旗後風景〉。圖片來源:《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皿谷嘉助與范洪甲取景地點約略位於影像中突出堤岸處。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登錄號:2001.008.0593。

相隔七年後,皿谷嘉助才又於第五回、第六回府展中分別以〈池〉與〈初秋〉入選,題材皆為荷花,呈現卻有所不同。前者是生機盎然的景象,畫面滿溢的亮暗處理鮮明,飄出輕快動人的節奏;後者則同時描繪成熟、衰落與新生,畫面中央挺拔的荷葉有枯枝襯托,而背景逐漸凋零的花朵可見蓮蓬呼應,彷彿蘊含協奏曲高潮迭起的音調。

皿谷嘉助入選第五回府展的〈池〉。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皿谷嘉助入選第六回府展的〈初秋〉。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皿谷嘉助不僅在高雄中學校任教長達十四個年頭,1944年也受聘於州立高雄第一高等女學校(今高雄女中)成為兼課老師,(註9)曾經身為港都美術教育重要推手之一的他,搬離前金(註10)住處引揚回日本後,不知道是否還繼續創作出表現音感的繪畫呢?

#名單之後253

註釋

  1.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30,頁519。
  2. 〈美しい自然が生んだ 美しい使命と功績 躍進を續くる高雄美術協會〉,《臺灣日日新報》,1931-01-01(日刊25版)。
  3. 藤崎綾,〈南薫造の1930(昭和5)年の台湾日記と関連作品〉,《広島県立美術館研究紀要》,22(2019),頁13-28。
  4. 〈臺灣美術奉公會高雄州支部生る〉,《高雄新報》,1943-11-03(3版)。
  5. 〈臺展初入選の 人たちの喜び〉,《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2(日刊9版)。
  6. 〈臺陽美術協會展入選者〉,《臺灣日日新報》,1935-05-03(日刊7版)。
  7. 〈臺陽展入選發表〉,《臺灣日日新報》,1942-04-24(日刊3版)。
  8.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一覽表》,高雄: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1938,無頁碼。
  9.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4,頁332。
  10. 〈府展入選 高雄は三名〉,《高雄新報》,1942-10-18(3版)。

撰文者/陳坤毅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日治時期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雨後〉的風暴——從軍畫家岸田清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抒情詩人的畫筆──萬波教與〈少女〉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車站附近〉看臺中驛的前世今生:渡邊忠雄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陳隆春的馬拉松與繪畫人生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漫步新公園 重溫舊時光──小山不老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百年前地方創生的實踐者——陳庚金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高梨勝瀞──一位「灣通」畫家的臺灣風景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畫出島嶼的異彩──丸山福太眼中的臺灣四季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習畫的畫室──在林金鐘首次入選臺展之後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雨後〉的風暴——從軍畫家岸田清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