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選在大時代裡編織時間的玉岡久肪

【名單之後】選在大時代裡編織時間的玉岡久肪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11-05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玉岡久肪《織物》,1943。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局部)

 

玉岡久肪      入選   府展   第六回              


漫畫/劉瓊文

這是1943年的秋天。10月26日火曜日(星期二),在台北公會堂揭開了第六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步入展廳,可以遇見玉岡久肪的作品《編物》陳列其中。其他的靜物畫、人像、山林,或是農村風景,一幅幅畫裡的靜謐,也許讓觀者得到了片刻安寧。同時,也可能讓人在離開展覽後,需要深吸一口氣,好好地調整心情。

1945年的台北市景與台北公會堂(圖片左側建物),來源:https://reurl.cc/eEkEvK

展廳外,世界戰雲密佈,越來越多戰爭訊息揭露在各類媒體裡,其中,還夾帶了台灣島內正籠罩在全島性登革熱的疫情消息。另外,距離公會堂僅數百公尺外的總督府,則在開展的前一週,正式發表了「決戰態勢強化方策要綱」(註1),明確感受到時代的血液正在奔馳,只是不知道何時、何處才是終點。不過,回到陳列展廳的《編物》,畫中女子的臉上,依然帶了若有似無的微笑,一針一針地編織著。

玉岡久肪《織物》,1943。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聯想在2021年受疫情影響而關閉的藝文活動,若是在人心惶惶的時局裡,仍能走進廳院之中,有幸遇到一件作品。這件作品,讓人聯想起日常的平靜,多半也會忍不住露出微笑吧。

擅長從編物的畫面裡找到靜謐的畫家,除了玉岡久肪以外,畫家李石樵、李梅樹也畫過相同主題。在他們同名為《織物》的作品裡,清一色是女子低眉而專注的神情,她們手裡是完成中的織物。然而,名為《織物》,除了手中正在完成的織物,四位女子身上穿著的「織物」同樣值得一看。從衣料花色、上衣、領口、袖子、下著,乃至於鞋子均屬講究,隱隱搭配著女子的性格和神情。

李梅樹,《織物》,1935 來源:https://reurl.cc/95G4OV(註2)

李石樵,《織物》,1935 來源:https://reurl.cc/xE97O4(註3)

編織,在廣意上是指將線狀或條狀的材料,經過重覆交疊過程,形成一個平面或立體的技術,透過編織製作出來的作品,稱作編織物或編織品(註4)。若曾手持棒針,一針針編著毛衣,會發現度過的時間密度有別於日常。直到作品完成後,會發現心意與時間皆被編入了經緯之中。因此,在同為《織物》之名的三幅畫裡,在畫中女子們的專注眼神裡,都可以看到被極度濃縮的漫長編織時間。

只是,在玉岡久肪的《織物》裡,畫面左後方的背景裡,有一個不同之處。先是有一座半身人像,在他的下方放置了一台腳踩式裁縫機。一台成為了日常背景的裁縫機,同時也能帶出近三十年間,女性在社會角色上的轉變。

《織物》入選的時代,裁縫機進入台灣已經近四十年(註5)。從一開始,需要花費三個月薪資才能買得起的高昂價位(註6),到了1930年後國產裁縫機逐漸普及後,價格變得平實。搭配當時在教育體系裡,女性所受過的裁縫課程,也在同樣發展近四十年後,越來越多元完善。這些接受過「洋裁」裁縫課程的女性,操作裁縫機自製完成各種服裝,不僅節省家用,亦有機會增加收入。西洋樣式的「洋裁」服裝製作,成為當時女性憑藉己身之力得到的社會地位。(註7)

然而,當國家投入總體戰爭,這些裁縫機與操作人員,同樣被視為了重要後勤。當他們專心一志地持續縫製送往前線的無數軍裝、軍需品,同樣在他們持續工作的時間裡,也讓過程織成了時代的樣子:裁縫機——操作者——軍裝——戰場。

協助縫製軍裝的女學生
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42年,7月19日,第2版

無論玉岡久肪完成作品時,是在有意或無意識間帶入了《織物》和世界的連結。當藝術作品在完成時,似乎就必然會與時代相連。但即使重新回到《織物》的作品裡面,看見女子臉上的微笑,眼神有點俏皮地看了一下遠方,手中拿著的,是花費時間完成的,間距孔隙縝密的半成品織物。女子講究的服裝或許也是自己做的,穿上自己喜歡的樣子。寬鬆的袖子、凹折有致的質料、精壯熟練的手臂和指尖、輕輕「ㄎㄨㄟˋ」在椅子把手上的手肘。在畫裡,時間仍然被濃縮在那最專注且愉悅的時間裡,而時代,成為了背景。

 

註釋

  1. 1943年臺灣,維基百科。https://reurl.cc/yEA1g6
  2.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nitting,_by_Li_Mei-shu.jpg
  3. 來源: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lishinchiao/lishinchiao-07x.jpg
  4. 維基百科「編織」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7%A8%E7%B9%94
  5. 1904年美國勝家裁縫機公司在台設立分店。來源:大木言葉,〈日治時期台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5年,台北。頁58。
  6.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台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5年,台北。頁61。
  7.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台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5年,台北。頁69- 76頁。

參考資料

  1. 大木言葉,〈日治時期台灣洋裁的移入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5年,台北。
  2. 王湘婷,日治時期女性圖像分析——以《台灣婦人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2011年,台北。
     

作者/黃博鈞

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陳植棋:那一刻,他遙遙地遠離了死神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洪允權—沙地上綻放的天星木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繁華熱鬧的祭典畫—施玉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南代表性東洋畫家 – 生於臺灣的秋山春水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溫暖的南方風景───張萬傳筆下的廈門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雅貴公子──李梅樹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灣生農學家的藝術夢──遠藤太郎與〈小茶館〉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抒情詩人的畫筆──萬波教與〈少女〉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課後的靜物排列──淵上末生的臺展作品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蘊藏畫家交誼的明信片:張昆麟與他的交友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