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洪允權—沙地上綻放的天星木

【名單之後】洪允權—沙地上綻放的天星木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11-05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洪允權致贈予許明山先生之《天星木》明信品。二林書法家許明山先生收藏。 (局部)

 

洪允權      入選   府展   第二回、第三回、第六回              


漫畫/林嘎嘎

北斗郡二林庄,一個因為濁水溪改道而逐漸沒落的所在,這裡是風頭水尾,水稻種植困難,每到東北季風來的時候,總是寒風颯颯,讓人感到渾身不快。在這塊滿是風沙的大地上,日人會社與臺資會社共同開發出了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然而當地農民卻因為甘蔗收購問題,最終在醫師李應章的領導下,在西元1925年組織「二林蔗農組合」,開臺灣農民運動之先河。(註1)

就在這麼個貧脊的小鎮上,誕生了一位入選三回府展的畫家暨攝影家──洪允權。根據洪允權於昭和至戰後初期開設的畫本照相館推測,他的家應該就在二林媽祖廟仁和宮附近。(註2)至今,洪允權親戚的照相館依然在廟旁的大街上營業著。


圖一:二林仁和宮正立面。李維漢攝。

大正11年(1922年)8月7日,洪允權誕生在臺中州北斗郡二林庄的一個平凡家庭中,(註3)然而其人生並不順遂,4歲時,洪允權喪父,但其家人仍然讓他進入二林公學校就讀,一直到14歲卒業。卒業後的洪允權,選擇到北斗的臺灣日日新報社當送報生,以此養活自己。就在當送報生的這段日子裡,洪允權遇到了恩師余德煌。(註4)余德煌當時在北斗地區已是受人尊敬的仕紳,當時的余家不但富甲一方,德煌本人在此之前亦多次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在呂靈石《臺灣人士鑑》中,把德煌的職業紀錄為「畫家」。(註5)洪允權與余德煌的相遇,開啟了師徒之間傳授繪畫、攝影寫真技法的旅程。(註6)

圖二:洪允權恩師余德煌在北斗鎮上開設之白光照相館照。余德煌長子余世雄先生提供,李維漢翻攝。

在余德煌的細心教導下,西元1939年,年僅18歲(註7)的洪允權就獲得了入選府展第二回的殊榮。這次他入選的作品名叫《天星木》,雖然原畫目前已不可尋,但從洪允權送給同住一條街上的香草吟社摯友──許明山先生的明信片可知,這幅《天星木》應該是洪允權自己非常鍾愛的作品。《天星木》是一幅構圖簡約、中規中矩,但是卻充滿活力的膠彩畫,畫中天星木的樹幹由右下往左上延伸,其上站立著一隻可愛的烏秋。

圖三:洪允權致贈予許明山先生之《天星木》明信品。二林書法家許明山先生收藏。

 

畫中的天星木即是緬梔,(註8)在臺府展作品中,曾3次出現題名《天星木》的作品,(註9)畫的全部都是緬梔。(註10)今緬梔多稱雞蛋花,原生於中南美洲,在大航海時代(16-17世紀)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且因其多變的花色,形成多個園藝種,並且在世界各地與當地文化結合,成為十足受歡迎的花卉。

圖四:盛開的緬梔。此緬梔位於臺中市大肚區瑞井社區。緬梔花因白裏透黃,因此有個更響亮的名稱:雞蛋花。李維漢攝。

日治時期,臺灣各地的校園、公園廣植緬梔。作為熱帶樹種,緬梔在臺灣生長狀況良好,因為它具有蜜香,每當白裡帶黃的花盛開時,總會吸引諸多雀鳥在枝條跳躍。平地常見的烏秋,自然也是常客。洪允權利用余德煌教導的寫生技法,認真地將這春夏之交,緬梔花開,烏秋的歡愉之情在畫裡表露無遺。

後來洪允權為了謀生,在二林媽祖廟前開起了畫本照相館,並且在戰後的業餘時間參與二林在地的詩社──香草吟社,與在同一條街上開裱畫店的許明山先生成為好友,在二林媽祖廟仁和宮於民國47-50年重修時,亦捐資相挺。(註11)

圖五:二林仁和宮重修碑記上曾記載洪允權捐資三百。李維漢攝。

或許洪允權的前半生是困苦且渺小的存在。但因為這幅《天星木》,使得洪允權得以在日治臺灣的美術史擁有一席之地,或許《天星木》還算不上非常成熟的膠彩作品,但對於一位初出茅蘆,實際年齡僅有17歲的少年來說,已經是光彩奪目,足以一生無憾的大作。機場的水泥塊下可以開出壓不扁的玫瑰,沙土之鄉二林也能綻放最美的天星木。

 

註釋

  1.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衛城出版社,2014),頁118-119。
  2. 經在仁和宮口多方訪問眾人,以及洪允權親戚、許明山先生,證明畫本照相館應該是位在今儒林路二段自廟口廣場到二林溪之間。許明山先生的畫室、洪允權親戚之照相館也同在儒林路二段。至於開設年代,由於時間不確定,但經口訪得知大概到民國60年代左右畫本照相館歇業,故在文中說明是昭和至戰後初期始開設。2021年1月31日二林仁和宮周圍居民口訪。
  3. 口訪自洪允權摯友許明山先生,資料提供:許明山收藏。2021年2月19日採訪。
  4. 〈天晴れ美術郡“北斗” 府展に師弟三名揃つて入選 洪君(十八歲)は本紙配達人〉,《臺灣日日新報(日文版)》(臺北),1939年10月28日,第5版。
  5. 呂靈石,《台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頁372。
  6. 口訪自余德煌長子余世雄先生。2021年1月31日採訪。
  7. 由於當時民間習慣用虛歲,獲得府展二回入選時,洪允權實歲17。
  8. 天星木今已非緬梔的稱呼,因此後文中使用緬梔代替天星木。日語稱緬梔為プルメリア,其片假名拼音來源於緬梔之屬名:plumeria。參考自維基百科<プルメリア>,網址: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7%E3%83%AB%E3%83%A1%E3%83%AA%E3%82%A2,2021年8月31日檢索。
  9. 李秋禾,《天星木》,臺展第七回;洪允權,《天星木》,府展第二回;楊樹,《天星木》,府展第六回。
  10. 筆者為彰師大生物系畢業,依自身對植物的觀察,判定此3幅均為緬梔。至於為何當時要稱緬梔為天星木,目前尚查無相關資料。
  11. 二林仁和宮重修碑記有其名姓。

參考資料

  1.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衛城出版社,2014)。
  2. 〈天晴れ美術郡“北斗” 府展に師弟三名揃つて入選 洪君(十八歲)は本紙配達人〉,《臺灣日日新報(日文版)》(臺北),1939年10月28日,第5版。
  3. 呂靈石,《台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4. 維基百科<プルメリア>,網址: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97%E3%83%AB%E3%83%A1%E3%83%AA%E3%82%A2,2021年8月31日檢索。

口述訪談

  1. 余德煌先生長子余世雄先生。
  2. 二林書法家許明山先生。

照片提供

  1. 余德煌先生長子余世雄先生。
  2. 二林書法家許明山先生。
     

作者/李維漢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選在大時代裡編織時間的玉岡久肪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謝木流 / 末屆府展的藝術過客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熱血是顏料,生命是畫紙:為藝術倒下的蔡朝枝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畫家的搖籃曲:盧雲生的藝文創作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伊藤谿水 / 斗六街的花鳥畫家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錦繡下的畫筆:繡都朴子與在地畫家吳天敏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太平山之旅—末延柳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杉岡上苑,現在你在〈阿里山〉嗎?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一棵深埋於南洋的榕樹種子──折翼畫家大河原光好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灣八景八仙山與本田日露史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