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泉月 入選 臺展第1、3、4、7、9、10回;府展第1-6回
特選 府展第2、4回
總督賞 府展第4回
推薦 府展第5、6回
1941年7月4日下午兩點半,東洋畫家野村泉月(又名野村誠月)(圖1)用無鑑查身分出品前一年府展的作品〈聖道昭昭〉,運抵了長谷川清(1883-1970)總督的官邸,就此成為總督的收藏(圖2)。這件榮獲總督青睞的〈聖道昭昭〉,描繪大稻埕孔子廟的門廊下,兩名前往參拜、剛走上庭臺的臺灣人女性(圖3)。(註1)畫中的女性與真人等身大小,立於畫面正中,她們的姿態和造型被細緻地刻畫,仿若暗示她們就是畫家力圖展演的核心。
圖1. 野村泉月照片肖像。 圖片來源:〈野村泉月畫伯臺展入選〉,《華光》,第1期,1938-10,頁57。
圖2. 野村泉月(左)與協助作品寄贈業務的安住義一秘書官(右),立於〈聖道昭昭〉之前。 圖片來源:〈總督官邸に“聖道昭昭”〉,《臺灣日日新報》,1941-07-05(3版)。
圖3. 野村泉月,〈聖道昭昭〉,1940。 圖片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靠近觀者的女子以四分之三側面示人,左手勾著圓形藤編包,眼神一如剛邁開的步伐,堅定得望向前方。她身旁的女子眼簾低垂,右手持拿的方包,近乎一半隱沒在身後,裙擺還微微遮住了踏出的前腳,顯得嚴謹內斂許多。女子們的服裝配飾,彷彿呼應著二人的神態。前者旗袍及高跟鞋上的直線條紋,強化了她洗鍊大方的氣質;後者衣鞋上帶著曲線的紋飾及髮梢上的小花,予人一股柔和的印象。畫家的巧手下,手牽著手的二人,各不相同的氣性,呼之欲出。
野村泉月入選臺府展的創作,清一色是美人畫。畫中美人猶如〈聖道昭昭〉裡的女子,各各被精心雕琢。她們或低頭凝視手中輕捧的蠟燭(圖4),或跪地虔誠祝禱(圖5),或專注得摘下樹梢上的南國之花(圖6)。藉著恰當的人物衣著、髮型、配件,畫家又將場面烘托得越加到位。野村善於描寫美人的優秀畫技,或許牽連長年停留京都,學習人物畫的經歷。1935年5月《臺灣日日新報》的一篇報導指出,畫家於「舊臘」(即1934年12月)完成學業返臺。(註2)可惜的是,目前只能依憑這則簡短的記述,稍微窺知他的畫藝部分承襲自京都。關於出身與生平,亦僅知歷年有關臺府展的報導、圖錄,大多登錄野村來自臺北。(註3)畫家曾於1930年加入嘉南地區的春萌畫會,於1936年之後是旃檀社和臺灣日本畫協會的一員。(註4)
圖4. 野村泉月,〈夕暮〉,1929。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5. 野村泉月,〈祈禱的婦女〉,1938。 圖片來源:《第一回府展圖錄》。
圖6. 野村泉月,〈南國之花〉,1942。 圖片來源:《第五回府展圖錄》。
即使對畫家其人所知甚少,野村泉月屢屢入選臺府展,是臺灣官展中頗具代表性的美人畫家,應無庸置疑。在美術展覽會上表現亮眼外,畫家更借助繪畫的長才營生,他接觸過的相關工作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替出版品繪製插畫。1938年他擔任全島花街同盟報社所辦的《華光》雜誌社囑託,為文章配起圖來。(註5)《臺灣婦人界》登載的小說中,偶爾也能見到畫家的筆蹤。(註6)其二,他全力經營著「泉月衣裳揮毫部」。1935年前後,不時在各個展覽會揮毫、創作美人畫的野村,已經頗負盛名。各界女士、小姐們的期待下,畫家認真發展出針對「衣裳類」的揮毫事業。他在壽小學校(今臺北市萬華區西門國民小學)前的巴士終點站附近,開設全臺唯一的「泉月衣裳揮毫部」事務所,一時間大受歡迎。所謂衣裳揮毫,有親筆替顧客設計衣著之意。畫家描畫、構思的物件,涵蓋高級婚服、外出訪問服,也觸及「袱紗」、手提包等小物。
「泉月衣裳揮毫部」的顧客不只能請野村設計單一物件,還可以指定特定紋樣的衣裳,或告知個人的好惡後,借重畫家的美感經驗,透過畫紙搭配出一身裝束。(註7)1937年《臺灣婦人界》專訪野村的文章中,刊登過畫家替一位新娘設計的造型線稿。(圖7)。上至髮型,下至足底,畫家一邊考慮新娘的喜好,一邊繪製出與之契合的穿搭。(註8)野村不只一次公開敘說,他的造型美學首重「調和」。畫家認為衣裳唯有映襯了穿衣人的年齡、身分、姿態及先天性格,方能完整地展現它的美感,反之亦然。(註9)野村泉月就像畫紙上的穿搭魔法師,回應流行產業的需求之餘,工作上設計服飾的閱歷與對「衣裳美」的追求,多少被他畫入美術作品,保留下1930、40年代的時尚趣味。
圖7. 野村泉月,〈新娘造型設計圖稿〉,1937。 資料來源:作者不詳,〈床しい調和美を生かす野村泉月氏のお仕事〉,《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6期,1937-06,頁144。
#名單之後232
註釋
- 〈總督官邸に“聖道昭昭”〉,《臺灣日日新報》,1941-07-05(3版)。
- 〈野村誠月氏の衣裳揮毫展 近く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35-05-03(夕刊3版)。
- 臺灣日本畫協會,《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1928),頁2。〈第四回臺展入選者 經二十朝發表〉,《臺灣日日新報》,1930-10-21(夕刊4版)。〈本島美術の豪華版 臺展の入選畫發表 東洋畫五五、西洋畫七○ 新入選は合せて三十九人〉,《臺灣日日新報》,1933-10-05(夕刊2版)。〈臺展の入選者/東洋畫〉,《臺灣日日新報》,1935-10-22(11版)。〈榮えある入選者/東洋畫〉,《臺灣日日新報》,1936-10-19(7版)。〈臺展の第一回入選 時局を反映した軍國色濃厚 東洋畫廿七、洋畫七十三/東洋畫の部〉,《臺灣日日新報》,1938-10-18(3版)。〈第二回府展の審查終了 目につく興亞色に滿ちた畫題 東洋畫三四點西洋畫七十點入選〉,《臺灣日日新報》,1939-10-25(7版)。〈第三回府展入選發表 新入選は僅かに十五名〉,《臺灣日日新報》,1940-10-22(7版)。
- 參考網路流傳之〈春萌會第二回試作展覽會出品目錄〉局部掃描圖版,出自「嘉義金龍文史遊誌」,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64505957255367/posts/711430292562928/(點閱日期:2022-09-15)。〈栴檀社同人の小品畫展〉,《臺灣日日新報》,1936-02-26(7版)。黃冬富,《「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南在地藝術家(含臺、日籍)研究」結案報告書》(臺南:臺南市美術館,2019),頁160-163。
- 作者不詳,〈野村泉月畫伯臺展入選〉,《華光》,第1期,1938-10,頁57。黃冬富,《「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南在地藝術家(含臺、日籍)研究」結案報告書》,頁160。
- 柴田杜夜子,〈泥靴[一囘]〉,《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4期,1937-04,頁2-13。柴田杜夜子,〈泥靴[三囘]〉,《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7期,1937-07,頁94-106。柴田杜夜子,〈泥靴[四囘]〉,《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8期,1937-08,頁100-116。柴田杜夜子,〈泥靴[五囘]〉,《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10期,1937-10,頁68-81。
- 〈かき絵の魅力 泉月衣裳揮毫部〉,《臺灣公論》,第1卷第10期,1936-10,頁17。
- 作者不詳,〈床しい調和美を生かす野村泉月氏のお仕事〉,《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6期,1937-06,頁144-145。
- 作者不詳,〈床しい調和美を生かす野村泉月氏のお仕事〉,《臺灣婦人界》,第4卷第6期,1937-06,頁144-145。野村泉月,〈衣裳と意匠〉,《臺灣婦人界》,1936-12,頁118-119。
撰文者/陳瑋婷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