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評論家四方田犬彥在《漫畫的厲害思想》提到:「不是漫畫將新的思想表象化,而是漫畫本身就是一種厲害的思想」。這句話有兩層意涵,一是我們習慣將思想和思想的載體分開,而認為思想的載體本身並不算是厲害思想;第二是在眾多的載體中,漫畫的厲害思想其實就隱含在漫畫這種媒介形式中。意思就是從漫畫的分鏡、節奏、美術風格、對話框或效果線,無一不是厲害思想的內涵。四方田犬彥在這本書中提到1960年代後半到1980年代漫畫在日本社會中的地位起了劇烈變化,漫畫不再只是膚淺幼稚的兒童故事書,而是在思想或行動上帶給青年們莫大靈感的媒體。
如果說2023年的台灣漫畫也帶給青年莫大靈感,那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分析2023年台灣漫畫的厲害思想。也希望在這邊列舉的七本漫畫能帶動讀者朋友挖掘更多台灣漫畫中的厲害思想,甚至改變漫畫在台灣社會中的地位。
台漫的王道模式:約砲、性多元、寬容
首先要介紹的是這兩三年內台漫逐漸發展出來的王道模式。所謂王道模式,就是一個具有類似的元素、相近的套路,但透過不同的設定展現出這個主題不同面向的架構。像是在日本,我們很熟悉少年週刊Jump的王道模式:友情、努力、勝利——所構成的少年漫畫套路。而在韓國,我們也逐漸辨認出橫跨戲劇、小說、漫畫,由階級差異、霸凌和復仇所構成的王道模式。而在台灣,這個逐漸發展中的王道模式或許可被概括為「約砲」、「性多元」和「寬容」,我們姑且將這個王道模式稱為「性解放」模式,代表性的作品有穀子的《T子%%走2》,和由簡莉穎原作、廢廢子改編成漫畫的《直到夜色溫柔》,另外最後還會介紹在異色表達上非常精彩的盧卡斯作品《性星冒險記》。
《T子%%走2》/穀子/大塊文化
2021年《T子%%走1》出版,如同作者後記所說,她獲得很多友善或不友善的評論。2023出了第二集,用刻板印象來說,作者不但毫不收斂,甚至把地點拓往熱海、京都,其中還有一個關鍵詞:北海道——這邊就不破梗了,讓大家自己閱讀。這部作品是對國族的性別政治很巨大的挑戰,當我們想像台灣人「交陪世界萬國」,在國族政治的想像中,那個交陪的主體是男性,就算有女性參與,我們也會對裡面跟性有關的主題格外隱晦,但《T子%%走》光明正大的塑造這位來自台中、念藝術大學的台灣女生去日本進行約砲之旅。如果從國族中隱而未顯的父權預設來看,這部作品就像是「家醜外揚」,但是正是因為她光明正大的寫出其中的情慾流動,反而讓我們輕易的就跨過國族的界線,而進入漫畫的領域。
當然我們可以一笑置之地說,《T子%%走》不過就是個約砲的A漫,但如果我們要挖掘台漫的厲害思想,可以說作者穀子的策略或許是在這樣充滿日常搞笑梗的約砲漫畫中,置入許多性別解放的種子,也許可以包括1.為什麼女性不能主動約砲?2.約砲的對象為什麼不可以是外國人?3.在海外約砲也可以很有征服欲,可以當成正向積極的國民外交。從這個角度來看,《T子%%走》不愧是擁有厲害思想的台灣漫畫。
第二個要介紹的《直到夜色溫柔》,它替台漫新興「約砲、性多元、寬容」的王道模式開創了一個重要的面相,也就是「在非正統親密關係中沒有愛嗎?」英國社會學家A. Giddens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中,提到現代社會對理想的親密關係包含了以下預設:自主、真誠、平等、不涉及利益,當然也隱含著親密關係是一對一關係的預設。那麼Giddens所說的「親密關係」有可能用來詮釋那些非正統關係嗎?隨著多元性取向慢慢被社會承認,LGBTQ或更多的邊緣族群如果不只是一對一關係、甚至在他們的社交生態中約砲就是很重要的社會模式,難道這裡面就沒有愛、沒有親密關係了嗎?由性所構成的社會關係如果更傾向流動化(「液態之愛」),呈現「愛情的正常性混亂」,這樣子的不穩固,或許也重新建構了愛的可能,那個愛更存在於每個偶然相遇中的溫柔對待。
《直到夜色溫柔》/漫畫:廢廢子、編劇:簡莉穎/臉譜
溫柔不會是關係的預設,也不可能是人格特質,它可能只存在某一個交會的當下時刻。用劇本來捕捉這個溫柔的當下時刻,是劇作家簡莉穎的厲害之處。而當漫畫家廢廢子將這個作品漫畫化時,筆下的人物少有台灣社會主流的線條美感,引人思考如何在我們以往不認為美、不認為性感的男女線條中,重新構築情慾的可能、溫柔的可能、甚至愛的可能,這也是一種漫畫的厲害思想,不是嗎?
第三個我們要介紹的是從巴西來台的漫畫家盧卡斯的作品——《性星冒險記》,如果前兩部作品打開的模式是性主體和溫柔的話,那盧卡斯所代表的性解放潛力就是泛性化的想像。精神分析師佛洛伊德認為,性驅力是人類無意識中的重要存在,它所作用的範圍不光只是跟生育有關的性行為這麼一種,它還涉及到夢、日常生活中的口誤與白日夢、笑話、文明的進展、藝術以及各種與聯想有關的領域。當然20世紀初的佛洛伊德在那個年代就已經被批評是泛性論,那麼到21世紀的當代社會,我們要如何面對鋪天蓋地的性聯想與性想像娛樂文化呢?盧卡斯的作品並不是在擴大社會中已經過於浮濫的泛性論想像,而是從這些元素中找到黑色幽默的可能,但他也不只是一種當代創作的表達,而更是可以面向大眾的精彩漫畫文本。
盧卡斯在這部作品裡面努力創造出裸體的非色情表現可能,他在〈性星冒險記〉中誇張擬人化表達性徵;在〈美術系的交換學生不單純〉這篇,他反而賦予戀物癖的物品較為性感的線條;而〈橘子男孩〉中,大膽使用橘色這種很少被情慾化的顏色建構情慾流動的世界。在〈畢卡索強迫症〉中,盧卡斯反過來講當代藝術的純藝術表達,賦予肉身並且構思他的性表現可能。
《性星冒險記》/盧卡斯/大辣
末日科奇幻
漫畫的厲害思想也常常表現在故事的設定與世界觀中,這些設定與世界觀提供我們一個想像空間,讓我們可以藉由將當代社會的某些特質放大到極限的世界設定,來反觀這個世界的組構方式與問題所在。
有時候漫畫中的科奇幻作品不會解釋科技或超能力的技術原理或文化來源,這就成為詮釋者可以試著捕捉作品內涵的面向。有趣的是,在漫畫市場中科奇幻作品是消費的主流,和小說中偏小眾的狀態很不同。所以很開心的是,我們在2023年的台漫作品中,發現許多在科奇幻上表現亮眼的作品,這邊先挑選四部呈現很強末日感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末日並不代表人類社會就結束或毀滅,而是想像的某種毀滅性狀況「之後」的世界如何構成,例如核戰、汙染過度、大規模自然災害、隕石撞地球等等。當這些事情發生後,人類社會勢必得以不一樣的狀態組構自身,因而有一種重新開始但我們難免重蹈覆轍的悲觀與虛無主義感受。末日之後希望在哪裡?愛是什麼?人性尊嚴去哪尋找?都會是這些作品花很多力氣著墨的地方。
第一部要介紹的作品是貳號的《無光區》。在這部作品中,地球變成大型回收星,階級較為低下沒有資源出走太空的部分人類以回收掉入海洋的太空垃圾維生。如同在許多社會一樣,回收都是缺乏社會尊嚴的工作。而主角李具有高超的潛水能力,在太空已被充分探索的時代,吸引到在太空中另一個人類(當然李並不知道)用球形無人機的方式和他一起做海洋探勘的工作。在探索過程中有危機、戰鬥還有微妙的友誼,這個故事裡宇宙人對地球的興趣、李和外太空的客戶與深海本身都充滿謎團。也在深海探索以及與其他角色互動的過程中帶給人希望、找到人的韌性。
《無光區》/貳號
第二個作品《惑星與皓》是薪鹽的作品,這部作品設定有某個吞噬一切的神祕外星物質V17將地球團團圍住,斷絕了地球跟宇宙之間的可能聯繫。同時V17似乎擁有某種可以跟人類意識與心理特質聯繫的潛能。而在外太空上,一群為了避難離開地球的科學家發現了他們製造的克隆人惑星似乎有感應V17的能力。惑星和在地球上的網友(地球其實不允許和外太空聯繫)展開了冒險故事,裡面有友情、微微的情愫。這份情愫不來自於外貌或性別,而是來自可以溫暖互動的可能。在這部作品中,惑星與媽媽約定回到地球、與地球人皓約定相見,在末日用孩子之間的「約定」來重新想像人類文明的可能性,是這部作品值得細細玩味之處。
《惑星與皓》/薪鹽/原動力文化
第三部為大家介紹的是林奕辰的《二零七之骨》。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多國征戰衝突的世界,其中「奇獨」家族正憑藉壓倒性的武力佔上風。「『奇獨』一個受到詛咒及眷顧的姓氏。奇獨家的男人會讓妻子懷上比常人多一根骨頭的胎兒……而其子將成為強悍的『挾骨者』。」挾骨者能單挑無數重軍械,然而他們的出生必須劃破母親的身體,這些出世就必須弒母的孩子註定活在一個缺乏陰性特質的環境,使用武力、併吞、弱肉強食都是理所當然的。不存在平等互動、多元文化、和平的可能性。來自敵國的研究者橫波假借和親之名,懷上了奇獨的孩子,嘗試破解挾骨者的祕密,她最終只差一點點就找到了讓母親活著生下孩子的方法。這種母親能活下來、陰性力量可以傳遞下去的念頭也滲透了奇獨國。
這部作品的末日感其實來自母性的末日,這個母性的末日意味著某種包容、寬恕、依賴都不存在的世界。當然在極端惡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掠奪、戰爭、擴大自己文化舒適圈的範圍被奉為圭臬,所以二零七之骨的母性到底能不能復活,可能就是這部作品能讓人再多思索的厲害思想。
《二零七之骨》/林奕辰/CCC創作集
最後一個作品是一個由Barz作畫、改編自星子原著的《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這部作品的末日感不是整個世界或社會的末日,而是少數人身處的絕望環境。女主角葉芷玲血癌末期,男主角韓杰則欠三太子一條命,兩人雖然都還活著,但他們的時間是沒有流動的,於是建構出在停滯的世界中的末日感。作品中韓杰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我——還未到。」為口號代太子爺在人間行道。這其實是相信某種非王道、非霸道,而是「我道」的表現。
《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BARZ/原動力文化
相信「我道」的人活在社會底層、沒有希望、沒有目標、能奉獻的道德理想。他們不相信社會價值,但也不會在公共領域挑戰固有價值或是為改變這個結構做出行動。因為沒有目標、又對生活充滿不滿,所以經常處於某種憤懣(resentment)之中,這樣的環境本身就是種末日一樣。缺乏希望、有價值的東西會被消滅,在這種狀態中的人總在尋找憤怒可以發洩的地方,將改變的希望寄託在強者身上,讓自己不用改變。
然而韓杰和葉芷玲的相遇,讓兩人停滯、彷彿被終止的時間流動了起來。這段借來的時間能不能幫助兩人爭取到什麼轉機?能不能激起更多漣漪?都是乩身這部作品後續讓人期待的地方。
透過2023的出版的漫畫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創作者廣泛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漫畫家與作品,得到不同刺激,讓漫畫的典範從僅有的日本轉而邁向多元。相關科系發展、台灣漫畫數位刊載平台與漫輔金等對漫畫家的政策支持,使得整體產業改善。或許大環境的提升,讓台灣漫畫作品變得越發多樣化、有深度,也孕育出了屬於台漫的厲害思想!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