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上路囉~郭福壽帶你去郊外讀空氣

【名單之後】上路囉~郭福壽帶你去郊外讀空氣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08-02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鄭世璠,《裏町》,1941 (局部)

 

郭福壽 入選      台展第4回、第7回

漫畫/GAGA!

這是關於風、關於空氣的故事。

新竹的客雅溪繞了一彎,留下一塊尚能耕種的溪埔地,透著風。

走在風裡的郭家族人,經歷了漫長遷徙,八十三歲的婆婆,背著神像,牽著七歲孫子,一旁六、七十位族人,終能在此安居,這裡是新竹南勢。

溪埔地的稻米產量不多,但郭家族人善用米粉製作的技術。以八斤米做成七斤米粉,而五斤米粉可以換回八斤米。也換得了族人溫飽,逐漸累積財富。(註1)

新竹的地勢、風勢得天獨厚,每逢秋冬,大作的九降風,讓仰賴風乾的米粉品質優良。陣陣九降風,從北而南,越過山稜、樹林、草莽、田野,吹過一塊塊擺放整齊的米粉,吹進竹塹城。

除了米粉,郭家運用多角化經營,家族勢力逐漸進入多種產業,日治時期已為地方仕紳。一陣依風揚起的家族歷程,直到今日,九降風仍不間斷地吹過竹塹。

郭福壽(左一)與兄弟的合影(來源:〈新竹南勢郭家探源〉)

郭福壽,作為郭家成員,或許也走過透風的溪畔,看著親族成員在每個秋冬深夜、清晨,磨米成粉、搾米成條。郭福壽從公學校進入師範學校,因爲石川欽一郎指導接觸繪畫,至1933年入選第7回台展的《町はづれ(町外、郊外)》,也依稀透著風。吹過郊外、田野,吹進町內的風。

郭家從貧瘠的溪埔地,擠身熱鬧町內。仕紳之子的郭福壽,再因作畫寫生,從熱鬧街廓走向町外世界。或許正是當時代的城市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使得這種略帶閒適的郊外氣氛,讓畫家嚮往。造成的影響也不只郭福壽。與郭福壽同為「一廬會」成員,同為石川欽一郎學生的洪水塗,隔年也以《町はづれ》同名作品,入選了第8回台展。

郭福壽,《町はづれ》,1933

洪水塗,《町はづれ》,1934

屬於城市邊緣的中介、曖昧性格,讓畫作構圖疏鬆,留下許多想像空間。對比郭福壽與洪水塗的《町はづれ》,作品將一大部分的空間,留給了道路和空地,它們所欲描繪的對象,是難以具體表現的氣氛。為了讓觀畫的我們,得以透著畫去感受到空氣流動。

郭福壽的《町はづれ》,還多入了兩個不同的要素,使畫面更具故事性。其一是從畫框外進入,再延伸到畫中深處的電線桿,指明了從偏遠進到城市的方向。其二是寬廣的泥土地,似乎濕潤透著水透著倒影,旁邊水窪尚深,未能通行。在風裡,有了水氣。

空氣流動、路面積水的郊外,給了畫家寫生的欲望。讓他在畫作裡,留下了顯影技術未及的氣氛和模糊。

以「町」為主題的畫作,除了往外、往鄉野的方向。另個方向則走進「町」的深處。同樣位於模糊的中介地帶,另一類以「裏町」為題的作品,表現出平常不易見到,略顯私密的生活瑣碎,堆置雜物、水溝或洗衣的人,代表「町」的房子,此時變得巨大。風,靜悄悄地停了下來。

洪水塗,《町の裏 (後街)》,1938

鄭世璠,《裏町》,1941

《町はづれ》的主題所以迷人,或許正因為,他不似自然裡的眾山群嶺那般巨大遼闊,大到我們無法掌握萌生敬畏;也不像都市裡的縱橫巷弄那樣細膩有聲,細到貼近現實滋長情意。《町はづれ》,它剛剛好。它在文明的發展裡,留下某種生活形式。在這種生活形式裡,我們既在都市也在鄉野。一種有距離、有空間的鬆,讓空氣流動,讓風有機會輕觸臉頰。
 

註釋

  1. 陳百齡,〈新竹南勢郭家探源〉,《竹塹文獻》雜誌,第44期,2009。頁39、43。

參考資料

  1. 陳百齡,〈新竹南勢郭家探源〉,《竹塹文獻》雜誌,第44期,2009。頁39、43。
  2. 蔡棟雄,〈三重的藝術與藝術家們〉,新北市三重區公所,2014。頁70-71

作者/黃博鈞

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禮讚太魯閣─那須雅城對太魯閣的熱愛

✔ 上路囉~郭福壽帶你去郊外讀空>

從廈門到上野,從臺北到北斗,仕紳畫家余德煌的北斗紀事

伊藤谿水 / 斗六街的花鳥畫家

「名字寫錯罰寫三遍!」江海樹的活動軌跡大搜查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有馬周三的作品聯想——1940年是什麼顏色?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從廈門到上野,從臺北到北斗,仕紳畫家余德煌的北斗紀事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教我種樹薯,請你喝珍珠:從高銘村〈キャッサバ〉(樹薯)談起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田部蕉圃─重啟繪畫人生的女畫家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山際茂,堅持不剪裁不調色的個性好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婚姻、繪畫,請選擇——〈閨房〉中黃華仁之抉擇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攝氏30度的「南國之美」﹕南薰造日記中的臺灣二三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來趟芝山岩之旅!走進陳承潘〈芝山岩〉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以畫筆記錄臺灣建築——本橋彪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愛麗絲的惟一老公:滯歐畫家高橋惟一的臺灣淵源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