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漫畫自七○年代以來最代表性的創作,當是連載至今的科幻漫畫選集《2000AD》與收錄其中的《判官爵德》。我們重看它在七○到八○年代的歷史,需要同時注意它的光暗面;明面上,它是英倫入侵創作者公認的精神原鄉,但在暗角處,《2000AD》因為出版商IPC的僱員待遇與創作所有權問題飽受爭議;在許多案例中,正是後者使得美國漫畫公司在八○年代前來英國向人才招手時,它全然無力維繫員工的忠誠度。
今日,大眾對《2000AD》的印象大約離不開旗艦刊物《判官爵德》(Judge Dredd),故事主角是與連載同名的骯髒哈利(Dirty Harry)式無情判官,在未來的無際大城中鐵腕維繫搖搖欲墜的社會秩序;在英國以外許多地區,爵德的名聲可能更超越了《2000AD》本身。直觀上,《判官爵德》高科技+低生活(High Tech + Low Life)的賽博龐克世界、反烏托邦的科幻主題,極容易被詮釋為七○年代英國社會面貌的鏡像,但這種外在現實平行對照於漫畫內容的圖像過度樸素,也忽略了產業與消費者因素。本期文章會先聚焦在《2000AD》誕生的背景,以及《2000AD》如何在這種背景下以《判官爵德》的魆黑(grimdark,此處為我自譯)(註1)科幻世界觀發展出獨特的「英國化的美國世界」;下一期,我會再聊聊此時期的《2000AD》如何挖掘出一批又一批的漫畫工作者,卻成為美國漫畫的人才跳板,更要談談艾倫.摩爾此中扮演的角色。
七○年代的英國漫畫與美國同為兩大公司寡占市場的局面,美國有DC與Marvel,英國則是DC湯姆森(DC Thomson,與美國的DC漫畫無關)與IPC(The youth group of publishing house IPC),而《2000AD》的誕生,與之最密切相連的三個主題是外在道德審查、青年世代的品味轉換,以及市場困境中低落的創作者權益。
《2000AD》的原點,是IPC為對抗閱讀市場老化的困境,找上年輕的自由接案人派特米爾斯(Pat Mills)和約翰韋格納(John Wagner)創作新刊物。米爾斯是《2000AD》初期的總工程師,後來更成為《2000AD》第一代編輯與長期寫手,但韋格納,這位日後近乎與《判官爵德》綁在一塊的傳奇漫畫家,根據《刺激超載》一書收錄的訪談(註2),最初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工作便留下米爾斯一人,原因是IPC只願意按編寫頁數支付兩人創作《2000AD》的酬勞,更不願意釋出作品與人物版權。米爾斯在書中的說法與韋格納一致,更進一步提到維格納的離開讓他也想跟著跑路,這才逼得IPC管理層付錢挽留米爾斯。韋格納深感遭IPC與同事背叛,要到日後《2000AD》刊行才因為財務困境不得不回歸《2000AD》創作。
相較於美國市場以單集形式(single issue,又稱floppy)的超級英雄漫畫為主,IPC與DC湯姆森不重視超級英雄,而且是力主發行選集(anthology)型態的刊物,又針對不同客層衍生出幽默漫畫(humour comics) 、男孩漫畫(boys’ comics)與女孩漫畫(girls’ comics)三大類型。七○年代的男孩漫畫多以刺激的動作場面與簡明敘事為號召;在《2000AD》問世前,米爾斯已為IPC編寫過另外兩套男孩漫畫,其中之一是1976年開始連載的《動作》(Action);《動作》收錄的故事皆以四到三頁的篇幅為一回,題材混雜了間諜、運動、戰爭以及生態恐怖故事,每個故事固定會以一場風格化的動作戲為高潮收尾,其實十分接近我們熟悉的商業類型片。以《勾鯊》(Hook Jaw)為例,與標題同名的主角是一隻巨型白鯊,每段故事近乎沒有人物發展,只是在不同場景中,聚焦一次復一次不同套路的人鯊惡鬥再點綴以惡鯊食人的血腥畫面,極容易讓人想到問世年份與《動作》近乎重疊的生態恐怖片《大白鯊》(Jaws, 1975)。
《勾鯊》(Hook Jaw)局部內頁。©Titan Comics
《動作》(Action)作為《2000AD》的雛形,會讓日後讀者訝異的一點或許是,收錄的故事不帶科幻色彩,甚至也無浮誇嘲謔,而是透過俗而有力的敘事、細緻的明暗對比與物件細節,達到近似傳統類型影像的「詩意或浮誇的現實」。我甚至認為,當代讀者重新閱讀《動作》時大可不看台詞,仍能摸索出畫格中發生什麼事。根據米爾斯的說法(註3),以及他與夥伴編寫的成果來看,這些創意都在當年全球市場受歡迎的類型影像中有跡可循,理由不外乎是在漫畫與非漫畫的媒體間搭建起移情橋梁,尤其要同步於七○年代美國影視市場的暴力元素解放。
為什麼《2000AD》會跨刀到科幻漫畫的領域?重看《2000AD》早期的故事,都是進一步將《動作》處理過的題材與科幻混搭,但以科幻與奇幻去做類型延伸的原因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回答是,這只是延續《動作》在影視與漫畫市場兩端搭橋的路線——當時科幻電影正在成為潮流(鄰近的1977,正是《星際大戰》上映改變娛樂市場的年份),而IPC正是看上這點才請米爾斯出山(註4)。
但從創作者自我反省的角度,米爾斯等人往往提到科幻/奇幻是作為規避外在道德審查、又能附庸於新世代觀眾對影視類型好奇心的一種手段。米爾斯編寫《動作》時不過27歲,環繞他的這批創作者亦多是新一代身兼漫畫迷身分的自由接案人;刊物讀者與《動作》和《2000AD》建立聯繫的方式,亦多屬於這些創作者的自我投射:視覺暴力將反威權的態度表徵於漫畫。艾倫摩爾對此有個更淺顯易懂的說法:「若要我簡潔歸納創造一個經典的《2000AD》故事的方法,那就是三個字:槍,漢子與血(guns, guys, and gore)。」(註5)
這些創作者的觀點,或許也能類比於美國電影業為因應海斯法典而將諸多「說不出的事情」投射於黑色電影和言情劇、漫畫業為應付漫畫規制局(CCA)而得由超級英雄扮演門面。《動作》與《2000AD》當年皆曾因為其暴力內容受公共媒體批判;《2000AD》誕生前,《動作》(Action)因暴力內容收到媒體投訴,最終遭IPC暫時停刊,日後才又推出「修正過的」《動作》(註6);《2000AD》出版後,英國左媒大本營衛報(Guardian)在1977年2月21號與2月23號連續刊登文章兩篇,前者是標題【冷戰有了喜劇性轉向】的頭版文章,後者是標題【熱核效應漫畫】的讀者投書(註7),內容皆針對《2000AD》創刊號收錄的第一篇漫畫《入侵》,批判《2000AD》煽動讀者與挑撥國際關係、有利用英國時下對左派偏見之嫌。
衛報(Guardian)於1977年2月21號刊登標題為【冷戰有了喜劇性轉向】的頭版文章。
衛報(Guardian)在1977年2月23號刊登標題為【熱核效應漫畫】的讀者投書。
如今重看《入侵》,事情顯得很曖昧,因為,《入侵》設想英國本島遭到名為亞洲沃爾根共和(Volgan Republic of Asia)的外敵入侵,而從沃爾根共和國的裝束與地理位置,讀者幾乎一眼就能辨識出這是明喻著蘇聯:漫畫開篇即是傘兵空投英國本土攻擊的單頁大畫面,隨後簡明交代北約圍堵沃爾根共和失敗、沃爾根共和發射核武器重創英國中部、英國全島隨即淪陷……。視覺技法上,《入侵》的第一回並無偏離當時英國市場流行的寫實戰爭漫畫,但故事更貼合冷戰局勢,也有意識地利用這些元素去煽惑讀者。
《入侵》(Invasion!)局部內頁。©Rebellion
這個煽動策略的高潮,便是在表現沃爾根共和軍首領宣判英國女領導者「雪莉布朗」死刑時,浮誇地將面部表情特寫與分鏡破格法結合,並且,透過「雪莉布朗」的外貌以及「北約圍堵失敗」等眾多線索,讓英國讀者幾乎不可能不聯想到時任保守黨揆的柴契爾夫人,與她一年前批判北約的「鐵娘子演說」。
《2000AD》問世兩年後,柴契爾當真成了英國首相,並在就職期間大力打擊工會與傳統產業。若衛報能預測這點,或許它當年不會對《2000AD》那麼嚴苛。
針對《動作》遭砍與《2000AD》的旗艦刊物《判官爵德》間的關係,編輯總監約翰桑德斯(John Sanders)有句大白話:「判官爵德會對那些針對《動作》的批評開回馬槍。他會暴力到不行但沒人能抱怨半句話,因為他的受害者都是不值得活著的爛人。」(註8)但桑德斯這句話,我們若考慮漫畫的內容,只能算對一半,另一半則得由約翰韋格納補上:「……我認為他只有一部分是英雄,但更多是壞人。設計爵德時的初衷便是他不該是好人,他不該是英雄。」(註9)
該怎麼將桑德斯與韋格納的話統合呢?《2000AD》收錄的作品,其世界與宇宙觀大都契合於科幻潮流中所謂的魆黑體科幻:黑上加黑,渺茫無望的幻想世界。換句話說,米爾斯與他的夥伴編寫《2000AD》所展現出的思路正是,視覺暴力的悖德感可以因為故事背景被挪到比《動作》的世界還更遙遠、更反事實的未來而被解消掉;例如《判官爵德》作為《2000AD》的旗艦漫畫,背景設在因核戰而變成荒土的美洲大陸,人類社群困居於倖存的大城,發現未來都會是對居住者充滿無限敵意的瘋狂世界。
這與敘事間的聯繫,我認為極精準地被漫畫研究者艾克(Jochen Ecke, 2019)理解為「世界觀製造」(註10):不斷反覆以台詞或畫面提示判官爵德所在的超巨市一號惡劣的生存環境如超高失業率、超高犯罪率、逼仄居住空間、誇張的人口數字(註11)。雜蕪的社會景觀、龐大的數字亂流讓犯罪成因持續複雜化,讀者幾乎不會懷疑司掌社會秩序的判官系統已然過時且失能,卻只能看著爵德以清官酷吏之姿無憐憫心的當場處決與逮捕違法者(註12)。維格納更在執筆生涯內設計大量的長篇故事,將前述的敘事手法推到極端;這些故事常常一環扣一環堆疊起巨大災難,逐步為讀者排除和平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再讓爵德冷面冷血地做決策,無差別屠殺大量居民。正是此種將「未來世界不可理解之複雜」與「執法系統無可救藥之單純」並置的策略,往往讓讀者在閱讀《判官爵德》以極端道德情境主導的故事時,又得半自虐地強迫自己的共情能力短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針對極端道德情境的「共情之無法」,只是《2000AD》閱讀經驗中更普遍的異漠情感的一個個例;它是創作者有意識地將「超量」當作可利用的眾多美國印象之一所召喚出的東西,而當這些美國印象聚集在一塊,其總體便生產更巨大的浮誇與失實感,讓《2000AD》的反威權感更傾向於譏嘲(satire)而非嚴肅;這是其與《動作》的重大區隔處,也是當年衛報對《2000AD》的批判所沒理解到的。米爾斯和他的團隊延續《動作》的創作路線,將《判官爵德》的故事背景擺在美國、以受英國大眾歡迎的美式電影符號設計人物,卻又進一步混入各式英國俚語與政壇笑料,達致故事既美不美、要英不英的似是而非狀況,這可能甚至不適合稱為混合文化,而是近似於賈克大帝(Jacques Tati)電影如《遊戲時間》(Playtime, 1967)、《車車車》(Trafic, 1971)中的franglais(註13)世界觀——以一種情緒抽離的在地人視角,展現美式消費文化如何與在地世界互動的「英式美語世界觀」(請原諒我使用如此怪異的說法)。
這種世界觀的有名實例是1978年開始刊載的判官爵德超長篇故事《詛咒之地》(The Cursed Earth)。故事中,爵德為維護城市的藥物運輸發起冒險出城的公路旅,沿路見證災變後的廢土奇觀。這些奇觀大都以扭曲的美式文化構築而成,作者們甚至為此不惜祭上眾多知名的美式「商標人」,如麥當勞叔叔、漢堡王、綠巨人玉米和米其林人,並賦以極猥瑣的形象。在故事第十一章《漢堡男爵之戰》,爵德一行人路經堪薩斯州,卻被捲入「麥當勞幫」對抗「漢堡王幫」的真人速食戰爭之間……或許,對見證過《名人生死鬥》(Celebrity Deathmatch)、各式藍藍路衍生創作的新世代人,「麥當勞叔叔揮鞭驅策血汗勞工大戰漢堡王和他的走狗」已不大新奇,但回首當年英國,創作環境仍在解放半路;《詛咒之地》刊載後,諸多章節隨即遭大型連鎖企業投訴,多年來無法完整重印,直到日後英國修法才在2015年(註14)獲得解決。這個乍看荒誕的故事,終究曖曖藏匿著一代漫畫浪子們對「他們的英國,彼岸的美國」的瞟視。
《漢堡男爵之戰》(Burger Wars)局部內頁。©Rebellion
註釋
- 2000AD很有可能是最早的一批魆黑科幻。該詞常被認為是因為另一個英國的科幻系列,也就是桌上遊戲戰鎚40K(Warhammer 40,000)而出名。在1987出版的第一版規則書中便出現了底下這段話:" Forget the promise of progress and understanding, for in the grim dark future there is only war. "。戰鎚40K的世界觀在許多方面都與早了它十年誕生的2000AD極為類似。
- Thrill-Power Overload, p.13.
- Thrill-Power Overload (2017), p13.
- 可參考British Comics: A Cultural History (2011), p134-135.
- 這段話來自摩爾為他在2000AD上連載的The Ballad Of Halo Jones寫的介紹,被收錄進The Ballad Of Halo Jones Book 1, Titan Books, 1986中。諷刺的是,The Ballad Of Halo Jones在2000AD是個異數,因為它是未來世界的女性成長故事;這讓摩爾所說的「槍,漢子與血」乍然酸味滿溢。
- 這段歷史,可參考Thrill-Power Overload (2017), p.18-22。
- ‘Cold war takes a comic turn’, Guardian (21 February 1977), p. 1. ‘Comic with a thermonuclear impact’, Guardian (23 February 1977), p. 10. 兩篇報紙的電子檔皆可在收集英國舊報的網站https://www.newspapers.com/ 找到。
- Thrill-Power Overload (2017), p22-23.
- Thrill-Power Overload (2017), p72.
- 艾克的這段說法可以參考The British Comic Book Invasion (2019), p116-126。
- 艾克甚至主張,單一取樣式的解讀IPC這一系列作品的意義不大,任何個例都需要放到系列形式的整體下被理解。以《判官爵德》來說,這是因為它的早期連載有大量趣味來自聚沙成塔式的世界觀建造(world building):不同的故事會在刻劃超巨市的細節上反覆沿用或推翻先前的一些情節;爵德雖然是名義上的主角,但爵德所處環境的變化往往才是敘事快感的由來。
- 在較早期的連載中,風格尚在浮動,米爾斯偶爾會嘗試讓爵德以較正面的形象出現,但這很快隨韋格納開始全面主筆《判官爵德》而中止。
- 指二戰後美式消費文化來到法國所生出的眾多「法式美語」。美國影評人強納森羅森堡對此有一篇評論值得參考。
- 英國在2014年對版權例外(exceptions to copyright)中的戲仿(parody)使用有了新說明,2000AD隨後在2015年宣布會重印當年因版權官司多年來無法復刻的這些故事。
延伸閱讀
- Wagner, John, Pat Mills, Robert Flynn, Kelvin Gosnell, Carlos Ezquerra, Mike McMahon. 2008 [1977/1978]. Judge Dredd: The Complete Case Files 01. Oxford: Rebellion.
- Chapman, J. (2011). British comics: A cultural history. Reaktion Books.
- Bishop, D. (2017). Thrill Power-Overload: 2000 Ad - the first forty years. Rebellion.
- Ecke, J. (2019). The British comic book invasion: Alan Moore, Warren Ellis, Grant Morris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style. McFarland et Company, Inc., Publishers.
想建議段落可以適當分段,用15.6吋筆電螢幕讀文章,認為有些段落的編排讀起來有點擠。但理解原文補充和注釋的必要。
例如開頭第二段「今日,大眾對《2000AD》的印象大約離不開……本期文章會先聚焦在《2000AD》誕生的背景……」承接前段敘述的後段說明「本期文章會先聚焦」可以分段。其他像是簡述《2000AD》的原點,派特米爾斯和約翰韋格納加入並離開IPC,此類直接關聯,並一體成形的段落就沒問題。
0 /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