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灣報紙漫畫的出現
在幾乎所有漫畫都需透過數位化才能讓大家看見的今日,就算是有紙本漫畫出版,仍要透過網路平台進行行銷,甚至直接在網路上連載,才能讓習慣數位閱讀的讀者們認識新作品。科技發展雖便利,但仍不禁讓老派讀者們更加執著於紙本閱讀媒介的物質性與時代感!正因為了解漫畫閱讀載體的變化對漫畫形式的影響,因此想以此文細數過去那些靠不同媒介而被看見的漫畫,特別是19、20世紀間大眾最容易取得的媒介—報紙—上面的連環漫畫(comic strips)!
若要追溯漫畫早期的發展歷史,可從不同國家視覺文化傳統來切入。以日本為例,日本平安時期留下的繪卷《鳥獸人物戲畫》常被稱為日本最早的漫畫,江戶時期木版和銅版印刷技術造就了大眾化的浮世繪,還有被稱為漫畫前身的黃表紙(Schodt, 1983)(註1),到了幕末、明治初期,報紙則成了重要的大眾閱讀和資訊來源,甚至為了啟蒙人民,日本知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創辦《時事新報》,並首次在日本報紙上刊載漫畫,1902年甚至開啟「彩色印刷的週日版漫畫專欄」:《時事漫畫》,由漫畫家北澤樂天主筆。
在這漫畫專欄中,除了承襲西方諷刺畫—cartoon(英)、caricature(法)的傳統,以圖文針貶時事之外,北澤樂天還連載了許多連環漫畫(コマ漫画),其中包括1928年開始連載的《羽音子小姐》(とんだはね子嬢)(圖1),以六格漫畫(2欄3列)為一個單元的彩色連環漫畫格式,描述著一名活潑好動的女孩羽音子所做出的一些淘氣小故事,這作品甚至被稱為日本第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漫畫。
圖1:《羽音子小姐》(とんだはね子嬢)「時事漫画」381号(昭和3年12月16日),圖片來源:さいたま市役所網站。
《時事新報》只是其中一例,事實上,近代日本的報紙刊物深受西方影響,從法國諷刺畫和報刊,以及英國的《PUNCH》到美國的《PUCK》,日本在地的報刊亦出現相似名稱,例如北澤樂天創辦《東京パック》(東京PUCK)、英國人在橫濱發行《Japan Punch》,台灣在日治時期,亦曾發行過《台灣パック》和《高砂パック》,在這些報刊中,除了有時事報導、幽默插圖、諷刺圖畫之外,也多少會出現簡單數格的單元連環漫畫。今年10月到11月間,台史博的「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在台中帝國糖廠的漫畫展,就特別介紹了日治時期台灣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當中的漫畫元素,其中當然也有單元連環漫畫的連載(圖2)。
圖2:《台灣日日新報》的台日漫畫專欄中第一部長期連載的連環漫畫作品。 圖片來源:臺史博漫博籌備小隊111年台中「報紙漫畫的百變形象-『線』在畫圖」漫畫特展。王佩廸提供。
西方連環漫畫-主角多淘氣的小孩?!
前面提到《羽音子小姐》女主角的人設是個頑皮搗蛋的小孩,據說北澤創造這角色時,曾受德國圖文作品《馬克斯與莫里茨》(Max und Moritz)的影響。《馬》是1865年由德國藝術家Wilhelm Busch所繪,描寫數則Max和Moritz這兩個小屁孩處心積慮的惡作劇,這部作品被視為現代漫畫的先驅之一,它簡單的敘事形式也符合comic strips格式,以一頁3~4格的圖文(但並沒有分格框線)來講述單元故事(圖3)。
圖3:德國經典圖畫書《馬克斯與莫里茨》(Max und Moritz),韋伯,2017。韋伯文化提供。
繼續回溯到更早歐美報紙漫畫的脈絡。談西方的漫畫發展史往往會談到這本《The Adventures of Mr. Obadiah Oldbuck》,由「漫畫之父」瑞士人Rodolphe Töpffer出版的這本作品被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被視為是美國最早的漫畫書(1842),但漫畫書這種媒介或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仍未普遍。到了19世紀後半,歐陸諷刺畫隨著大量歐洲移民流傳到了美國,再加上報社愛用彩色諷刺圖文來吸睛,因此報紙上的連環漫畫越來越受歡迎(註2),有些是報紙會在星期日發行彩色漫畫刊物作為附錄,有些則是將受歡迎的連環漫畫裝訂成完整的一本漫畫書!美國早期的漫畫書幾乎都是這種將報紙連環漫畫(Comic Strips)裝訂成冊而來的,後來才逐漸發展為連載特定主題的漫畫雜誌(像DC或Marvel長期連載的超級英雄系列)。
以漫畫家Richard Outcault的《Yellow Kid》為例,這部連環漫畫從1895到1898年間在Joseph Pulitzer創辦的《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上連載,之後又在William Randolph Hearst創辦的《New York Journal》上連載。Joseph Pulitzer就是新聞報導卓越知名獎項「普立茲獎」的創辦人,而William R. Hearst則是與之競爭的美國報業大王,作為在報業上非常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幾乎同時了解到,富有圖像敘事性的連環漫畫是如何能吸引到大量的報紙讀者。
圖4:《Yellow Kid》by Richard F. Outcault for January 9, 1898. 刊載於《New York Journal》週日版。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作為美國最早在報紙上連載的連環漫畫之一,《Yellow Kid》描寫在紐約市井小民日常,而穿著黃色睡袍的赤腳光頭主角,很快地透過報紙固定出現在週日的彩色版,成為美國人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Yellow Kid》在漫畫形式上的創舉則是首次出現所謂的「對話框」—你沒看錯!黃色睡袍就是主角的對話框。這作品不僅深受紐約民眾的歡迎,同時還讓廣大的報紙讀者知道了什麼叫做Comic Strips,而它後來被集結成冊,成為大量出版的最早Comic Books之一。
Comic Strips v.s. Comic Books
在英語世界,跟漫畫相關的字彙常見有四種:Cartoon, Comic Book, Comic Strips,和Graphic Novel。Cartoon可能是很多台灣人會誤解的英文字,雖然說迪士尼或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都讓人以為Cartoon指的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卡通),但事實上,Cartoon更早以前的字義,指的是幽默諷刺風格的漫畫;至於Graphic Novel(圖像小說)則是近年來台灣最常被提及的漫畫類別,從美國的發展脈絡來看,Graphic Novel用詞的出現,主要是出版社希望能與長期連載的超級英雄漫畫雜誌做出市場區隔(註3),將更具廣大市場(給成人看、非連載、有完整故事、更具文學性)的漫畫作品推展到一般書店的流通市場、學術圈與圖書館等。
至於Comic strips和Comic books的區別:Comic Strips 通常就翻譯成「連環漫畫」,是由少數幾個畫格組成的單元連環漫畫,排版固定、構圖較簡單,因為在報紙上連載,是面向更普遍的一般讀者,不分年齡、種族、性別,當然為了老少咸宜,內容比較簡單、速食。而Comic Books指的是裝訂成冊的漫畫書,通常只會在特定店面販售,是以粉絲為取向,因有長篇敘事的可能而在排版和構圖上更有創意或更複雜。不過許多Comic Strips也都會被集結成為Comic Books,因此兩者的定義並沒有那麼僵化(註4)。
美國報紙常有許多連載的連環漫畫,像是華德迪士尼在1928年上映早期動畫片《Steamboat Willie》讓Mickey Mouse見世之後,1930年即推出《Mickey Mouse Comics》,結合報業大亨Hearts的「King Features Sydicate」影像集團,在美國各大報紙上刊登連載。「King Features Sydicate」正是一家歷史悠久、擁有數百部連環漫畫及圖像的公司,旗下收納許多知名連環漫畫,在全球數百份報紙上連載,其中台灣人比較熟悉的作品有《大力水手》(POPEYE)、《白朗黛》(Blondie)(圖5)、《淘氣阿丹》(Dennis the Menace),以及《小亨利》(Henry)。
圖5:《白朗黛》第1集,林白出版社,1973。《白朗黛》是美國作者Chic Young自1930年起連載的連環漫畫,內容描寫金髮女主角白朗黛與丈夫、小孩的美國中產家庭生活。在台灣則是於《中央日報》的「中央副刊」連載。 圖片來源:臺史博漫博籌備小隊111年「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台灣」特展。王佩廸提供。
充滿政治性、批判性的連環漫畫
上述這些作品是台灣報紙和出版社曾引進的海外連環漫畫。例如《白朗黛》在《中央日報》上連載,《淘氣阿丹》和《小亨利》則是許多世代的《國語日報》讀者們所熟悉的。有些出版社以「看漫畫學英文」為號召,引進更多連環漫畫。當然,翻譯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份專業,然而很不幸地,在那個箝制人民思想的白色恐怖時期,就有翻譯因使用敏感字句而遭入罪,此即1968年柏楊翻譯的《大力水手》事件:《大力水手》中卜派跟他的兒子兩人想在一座島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卜派對兒子說:「我要寫一篇告全國同胞書。」這樣的中文翻譯被情治人員認為是在影射兩蔣父子,因此被移送偵辦並迫承認為匪工作而入獄。
報紙連環漫畫過去傳統的確充滿著批評時政的諷刺性質,但20世紀之後,美國連環漫畫發展出大量以娛樂為主的作品與角色,例如《花生漫畫》(Peanuts)、《加菲貓》(Garfield)或《呆伯特》(Dilbert),這些漫畫或許還有著幽默諷刺,然社會批判的力道未必還在。柏楊所翻譯的《大力水手》本身即是如此,頂多就是一個小人物擊退橫行霸道的壞蛋、伸張正義的故事,也因此更能說明台灣在那個時代之下、對任何文字都能產生政治敏感的言論迫害氛圍。
另外還有一個在台灣至今仍非常受歡迎的海外連環漫畫作品,就是由知名作家三毛所翻譯引進的《娃娃看天下:瑪法達的世界》(Mafalda),是阿根廷漫畫家季諾(Quino)於1964年至1973年間連載的作品,台灣最早由遠流文化於1976年出版,目前常見的則是皇冠出版社的版本。《娃》的畫風跟Charles M. Schulz的《花生漫畫》很相似,故事也都圍繞著小男孩小女孩的日常,不過季諾筆下這位6歲小女孩瑪法達,不僅世故還甚至厭世,比起身邊對世事默不關心的大人,瑪法達和她的小夥伴們總是不斷討論著種族歧視、核武威脅、戰爭、通貨膨脹、貧窮、勞工權益、市場壟斷、環保、人權、性別和階級等社會議題,「這世界到處亂七八糟!」、「通貨膨脹弄得人人倒楣。」,瑪法達常講出犀利言論來諷刺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圖6)。
三毛在序中指出:「作者季諾藉著『瑪法達』和她的一群小朋友,說出了他個人對這個世界、社會,甚而特別針對他居住的國家阿根廷的喜笑怒罵」。其實季諾在創作《娃》的期間(1964-1973)阿根廷的政治局勢動盪不安,除了左右派意識形態之爭,還有軍政府限制人民言論思想,對媒體進行審查,當時阿根廷比季諾更具代表性的漫畫家Héctor Germán Oesterheld(註5)就在恐怖的軍事獨裁期間(1976-1983)遭迫害「被消失」。季諾雖然對於社會多有批評,但都是以幽默諷刺的方式透過角色講出來(中文翻譯版本更讓人看不太出原本滿滿的政治批判性),幸而季諾早早結束了《娃》的連載,並且於1976年移居到歐洲,從此也沒再重新開啟《娃》的連載。
圖6:《娃娃看天下》第一集,皇冠出版社,1984。翻攝自書籍,王佩廸提供。
從世界各國的早期漫畫來看,儘管有很多樣的呈現方式和題材,但幽默諷刺應該就是漫畫自古以來的基因了。台灣早期從日本時代的報紙漫畫、到戰後初期反共抗俄的政宣漫畫(如梁又銘的《土包子下江南》)、1980年代黨外雜誌的單格政治諷刺漫畫,都同樣地表現出漫畫這種誇張、幽默又易於運用隱喻、諷刺的方式來表達想法的媒介特色。在樣樣都數位化的今日,網路平台的貼圖,也常看到簡單數格的單元漫畫(或許也稱為圖文創作),內容講述著職場怪現狀、不講道理的愛情關係,或者剖析人生百態、官場文化、惡搞政治人物等等,而這些作品之所以受人喜愛,正是因透過漫畫圖像輕鬆幽默的方式,與讀者生活的世界產生了共鳴。
連環漫畫在數位世界中,更不受國界、語言、政治、文化或經濟成本的侷限,可以自由地創作、自由地發表,等待各位讀者們去發掘那些可能具時代意義、可能具批判性,亦或是能讓人產生共鳴、會心一笑的Comic Strips!
註釋
- Frederik L. Schodt,Manga! Manga! The World of Japanese Comics.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83.
- Gabilliet, Jean-Paul. (Bart Beaty and Nick Nguyen translated). Of Comics and Men: A Cultural History of American Comic Book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13. p5.
- 像是Marvel、DC Comics發行的漫畫雜誌,通常就是我們常稱的「美漫」,美國隊長、雷神索爾、鋼鐵人,或是超人、神力女超人等這些超級英雄的故事都是以長期連載的方式出現,連載期數動輒數百期,而早期美漫的銷售管道僅限於訂閱、書報攤、藥局,以及漫畫專賣店,很少觸及一般大眾,現今則逐漸出現在一般書店。另一方面,Graphic Novel則希望能以更加成熟的讀者需求為理由,並用更精緻的印刷裝訂,進入書店、圖書館等大眾市場。
- Duncan, Randy. The Power of Comics: History, Form and Culture, Bloomsbury Academic. 2009. p6-7.
- Héctor Germán Oesterheld,是阿根廷史上最重要的漫畫編劇,也是新聞記者。他與不同的漫畫家一同創作許多知名漫畫作品,包括科幻作品《永生之人》(El Eternauta)、戰地紀實《Ernie Pike》,以及共產主義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傳記故事《切的一生》(Vida del Che),不幸地,在1976年軍政府極權獨裁統治時期被迫失蹤,1977年他的四個女兒以及她們的丈夫也同樣被軍方帶走後被消失。
我真的非常喜歡報紙連環漫畫,最早是在國語日報(小亨利、阿丹)和乾爸乾媽家看的(史努比)
遺憾的是這些中文漫畫版在台灣幾乎可說是絕版了,變得只能在圖書館和二手書店看的到,還搞得好像三麗鷗那種只能出週邊的樣子,要是換成現在的讀者還能接受這樣子的漫畫嗎?
0 /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