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採訪進行時,茜還在與《CCC追漫台》企劃《台灣特有種》第二季劇情,如今漫畫已經完成,正於《CCC追漫台》連載中。)
「聽說新竹人都騎貢丸上學?」一句網友討論區的玩笑話,成了漫畫家茜創作《台灣特有種》的靈感發想――在她的故事裡,每個新竹孩子年滿十二歲,就會得到一顆屬於自己的貢丸作為夥伴。畫有十字劃痕的貢丸,既能大幅彈跳、也能入水游泳,儘管既非動物也非植物,但根據種類不同,也各有脾性。由於是雜食性生物,貢丸會跟著主人一起吃睡、生活,體型也會漸漸成長,最長可達直徑兩公尺;而「在貢丸長得夠大時,還能騎著上下學」。
不只騎貢丸,在《台灣特有種》裡,新竹人家裡也可能飼養會散發淡淡果香、喜歡日光浴的柿餅,在野外的樹幹上、或雨天後的水窪裡容易發現吸食樹汁維生、喜愛群聚的湯圓,或是以碗作為保護殼、有著雄雌之分的水粄。在學校,老師會讓學生們飼養生命只有一個月期的蘋果麵包,作為自然課的觀察作業,平日則能常見棲息在樹枝上的米粉,偶爾也能目睹它們在九降風吹起的時節進行大遷徙。
《台灣特有種》(茜Cian提供)
這部在文策院《CCC追漫台》數位平台上連載的臺灣原創漫畫,是以貢丸陪伴青少年成長為軸線,巧妙地取材各種新竹在地風物,為各種食物、氣候、時令與客家文化賦予擬人化的想像,以溫暖的筆調勾勒出從日常生活出發的超現實風物生態系。
漫畫家茜是土生土長的新竹小孩。聊起喜歡的漫畫,她笑說自己從小喜歡看少年漫畫,跟大家一樣喜歡《One Piece航海王》、《火影忍者》等日本漫畫;基本上什麼類型的漫畫都看,「硬要說的話,在少女漫畫中比較感受不到悸動,可能我沒有戀愛腦。」未滿三十歲的她自小就喜歡畫畫,一直都是動漫迷,在大學也選擇了動畫作為主修,但是限於動畫創作需要技術團隊,茜選擇以漫畫作為自己創作的基地。
她筆下的《台灣特有種》不管在色調或筆法上都帶有細膩輕盈的質感,線條雖然簡約,總是帶著清爽而溫柔的質氣,讓人感覺像秋天的風吹過一樣。
《台灣特有種》(茜Cian提供)
「若要用漫畫對世界說一句話,那會是什麼?」
選擇日常生活為創作題材,是來自動畫訓練影響:大學進入動畫系後,大大地拓展了她認知的動畫世界──不只是空想的故事或商業取向創作,動漫也是能表達自己想法與世界觀的媒介。「過去喜歡打鬥、空想類型的少年漫畫,但大學後就開始思考,創作應該要從自己比較熟悉的事物出發。」茜在大學時期就開始投稿各種漫畫比賽,2015年以短篇漫畫《頂樓的死神君》獲得了韓國NHN comic開發的手機閱讀應用程式comico舉辦的「COMICO第一屆原創漫畫大賞」的潛力賞,也陸續在東立、尖端等出版獲得競賽獎項。
得獎後,受到comico平台看好,也安排了責任編輯來協助她繼續發展新作品。「或許因為缺乏生活歷練,當時雖然試圖發展探討生死的題材,卻發現自己想的提案都很空泛。」茜說,當時平台責編對她的一個提問,讓她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如果要用漫畫對世界說一句話,妳想說什麼?」問題如雷貫耳,她卻發現自己答不出來,於是決定先回到大學專心念書,接受各種知識性、創造性的刺激。
幾乎同時,她也到尖端接受「漫畫之星」的培訓,接觸到了臺灣漫畫家曾建華的課程與創作經驗分享。「由一個有經驗的人來告訴妳,分鏡、技巧該怎麼使用、如何思考,對新手菜鳥創作者來說非常有幫助。」
「以前可能只是想畫一個可愛的角色,畫完自己很開心,就結束了。但慢慢的,我會開始想,若故事繼續下去,到底要表達什麼?」茜一邊懷著這樣的疑問,一邊尋找生命經驗中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創作出的故事能讓讀者產生共感,大家的回饋共鳴不只會讓創作者很有成就感,有時也會成為新的題材來源。」
細膩觀察結合空想,創作擬人化的風物生態系
作為《CCC追漫台》在2020年全面數位化後的第一批網路平台作者,茜分享了《台灣特有種》目前在平台上架的本篇24集漫長創作過程:前置階段的資料蒐集、創作提案發想到劇本大綱就花了近半年,而劇本定稿後再畫分鏡、修改到完稿的階段,則在同時兼顧動畫接案工作的情況下,歷時長達一年才完成。她笑稱自己喜歡一口氣全都完成,才進入下一階段,因此初期劇本階段把24集定稿後,才進入分鏡與完稿,這點與日本在漫畫刊物上長期連載的作品,常是邊畫邊進行情節創作不同。進入繪製階段後,從分鏡到完稿仍相當花時間,「完稿上架還是像趕火車一樣,被截稿日追著跑。」茜笑說。
《CCC追漫台》編輯部不僅是作品的第一批讀者,提供回饋,也協助蒐集題材相關資料,成為創作者的資料庫後盾。「因為畫的是自己熟悉的新竹事物,很多東西對我來說就像常識一樣,編輯們能幫我揪出不清楚、欠缺合理性,或者需要多加解釋、描寫的地方。他們會一直對我提問,生態系的概念是這樣一個一個角色素材添加上去而成形的。」茜說。
不管是在沙地裡會把自己埋起來的豬血糕、或者頂著殼爬行宛如寄居蟹的水粄,茜的故事中,這些獨特的小生物們不只充滿天馬行空的鮮活想像,也讓人感到似曾相識、某種「好像在哪裡看過這種生物」的既視感。問起茜怎麼為這些非生物的食品、時令、氣候賦予生物習性,茜爽朗地說:「看它原本的樣子呀!像是水粄在市場裡就是裝在碗裡頭,於是我就想像他會背著碗走。豬血糕要沾花生粉的時候,不是很像埋進沙土裡的樣子嗎?」
《台灣特有種》(茜Cian提供)
追求空想中的合理性,讓《台灣特有種》中的超現實有著貼近現實的觸感。漸漸地,不只是食物、食材像生物一樣生活在人們日常裡,就連新竹特有的九降風、過去的玻璃工藝產業歷史,也都成為素材之一。將在地風物擬人化的生態系世界觀不僅獲得許多共鳴,其自身也具有延展性與包容力――2022年的桃園漫畫節「OPEN!台漫多重宇宙」就邀請茜以《台灣特有種》的概念與筆觸,將桃園特產米干與涼蝦,繪製成「桃園特有種」。
雖然想將生態系擴大,茜也謙虛地說,因為目前個人創作都以新竹生活經驗為底,跨出生活圈就擔心選材上可能不夠準確。「我對於是否符合生活習慣與經驗非常在意,也怕選出來的東西不夠具有在地代表性。」茜說,因此儘管《台灣特有種》是個空想性很高的世界,對於要如何拓展地域,仍然處在多所琢磨的階段。
頁漫與條漫――閱讀經驗的世代差異
以「條漫」(長條漫畫)形式發表《台灣特有種》,是來自《CCC追漫台》平台編輯建議。盛行於韓國超過十五年的條漫,是在紙本衰退下,以網路為載體發展出的漫畫形式,以不用翻頁、以下拉滑動作為視覺動線,不管是閱讀節奏感或分鏡鋪陳,都與傳統頁漫(翻頁式漫畫)有著截然不同的思維。
茜坦言自己小時候也是頁漫世代,一頁一頁地翻,空間鋪陳能夠創造高度流動感與驚喜的頁漫,在服務閱讀習性上與條漫的目的截然不同。「條漫就是很單純地吸收故事,滑一滑就讀完了,很輕鬆。它埋哏的方式也會跟頁漫不一樣,比較適合生活感強的戀愛系故事,或是驚悚類。」茜分析,「頁漫會讓人在頁間停留、慢慢感受,分鏡上也複雜得多。」不過她也不諱言,條漫的優勢在以手機為載體的便利性能帶來更高度的流通,相較於紙本頁漫,或許更符合目前網路世代的閱讀習慣。
創作上,條漫與頁漫分配頁面空間的原則亦不盡相同:「比如我想畫一個『拋接』,頁漫可以用一個跨頁來創造空間感,但條漫從左邊拋到右邊,就只有一個手機螢幕寬度的距離,感覺很短,表現不出距離的空間性,必須改成垂直的視角才行。這樣的形式就不容易去畫運動系、或打鬥類的題材。」
作為條漫創作者,茜笑說,自己也常被說「背景畫得太細」,條漫讀者經常是一、兩秒就滑過去了,因此目前仍然在學習最適合條漫的創作形式。
而作為頁漫原生讀者,儘管現在的閱讀習慣也加入條漫,茜對頁漫仍懷有不同的情感,亦曾經嘗試將自己的條漫作品轉化成頁漫。「紙本書還是有它的需求,目前漫畫閱讀還沒有完全電子化,所以若遇到海外版權銷售的推展,紙本頁漫的形式仍然有其必要性。」但聊起兩種形式之間如何轉換?她也苦笑道:「其實很困難。如果沒有在創作一開始就想好包括格數、空間與分鏡的話,要將條漫作品轉換成頁漫,幾乎要全部重畫。」目前對她來說,比起將條漫作品重繪成頁漫,她更期待自己在新作品中,有意識地在創作初期就考量到形式問題。
《台灣特有種》中的米粉(茜Cian提供)
自媒體時代:原創台漫創作者的未來
臨近日、韓兩個漫畫文化強勢輸出國,臺灣原創漫畫的創作者們目前面臨到的環境,在茜看來,不僅在跨域異業合作上機會有限,海外版權輸出也不甚容易。「我覺得大家都很努力,但是周邊IP化的案例並不多,好像有點打不出去,打不贏人家。」她坦言,單單是在作品生產數量上,可能就與日本難以匹敵,要逆襲強勢市場,挑戰度非常高。
曾在《CCC追漫台》擔任負責人的陳宏睿過去曾在報導中提過,臺灣原創漫畫家的困境在於「產能」:「因為大環境關係,臺灣漫畫家很少能專職創作,產製速度較難跟上數位步調」(註)。針對這點,茜也深有同感。「目前創作者都是個人居多,有團隊的工作室多半以知識取向、兒童取向的作品為主,因為這類型創作需求量夠大才能養團隊。」她觀察,個人創作者多半自己經營自媒體,透過IG、粉絲頁或網站來匯集粉絲人氣,「但要經營平台、同時又要創作,我自己目前做不太到。」她苦笑。
無法單以創作維生、必須兼職接案,往往也擠壓到創作的空間與時間。茜談到,在政府政策上,現在金漫獎也為入圍者提供獎金,相較於過去僅有得獎者才有獎金的情況,新制對創作者來說是一大福音;文化部也提供如「文化部獎勵漫畫創作及出版行銷獎勵」這類補助,希望能成為創作者與出版社的奧援。
但茜直言,這類補助往往採取獎勵制,必須作品完成、核銷後才能取得補助金的作法,其實無法支援創作者專心進行創作――「很容易出現創作者不得不在應該創作階段反而進行創作外的營生,甚至導致作品無法完成的窘境。」她建議,未來若這類補助能採取分階段核銷,或許對創作者來說,才可能成為真正有效的奧援。
與《CCC追漫台》編輯部進行《台灣特有種》第二季故事企劃的茜,也仍維持斜槓的創作人生。面對一半時間接案、一半繼續創作的生活,她期望未來能增加創作時間,進而經營自己的創作平台。「我希望成為讓人偶爾想起時會關心『欸這個人最近是不是出了新作品?』的作者,」她笑說,「如果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會這樣想起我,也就會有動力讓自己繼續畫下去。」
註:楊政勳,〈台灣漫畫家在數位平台連載 「產能」是最大挑戰〉,《鏡週刊》2021.02.04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