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ヤイ 入選臺展第3、4回
「老師,我將來也要像妳一樣,到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學畫!」
「也像陳進一樣!」臺中高等女子中學校的圖畫科教師馬場ヤイ,向即將畢業的同學這樣勉勵著。
華人社會中,對女子形象的理想是「賢妻良母」,這樣的社會觀念也傳播到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20世紀以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潮傳入東方,開始認為女子在作為妻或母之前,首先是一個女性、一個獨立的人。1900年,橫井玉子(1855-1903)為了改革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在東京設立了私立女子美術大學,便以「培養自身的藝術能力,創造豐富的精神生活,並為國家文化作出貢獻的女性」為創校宗旨及教育理念,(註1)長久以往培育出許多擁有專業技能的女性,讓女性不再只是「賢妻良母」的單一形象。
女子美術大學做為當時代女性研習藝術的殿堂,其畢業生不只在日本從事教職、傳播新知,也多有前往臺灣、中國等地任教者,使女性在社會上也和男性一樣得以擁有專業技能的社會觀念,透過教育而在各地傳播。其次,各地前往該校就讀的女性也逐漸增加,「臺展三少年」中的陳進(1907-1998),便是臺灣第一位考取該校日本畫師範科的學生,後續還有刺繡科的楊𤆬治、日本畫科的蔡品、黃荷華等,楊𤆬治和蔡品亦是當年度以優等成績畢業,(註2)而黃荷華更入選過第7回及第10回臺展。(註3)
馬場ヤイ出身長崎,1925年3月,自私立女子美術學校刺繡高師科畢業,(註4)隨後來到臺灣,於臺中高等女學校(今臺中市臺中女中)擔任教諭,教授圖畫科。同年4月,畢業於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今臺北市中山女中)的陳進,進入日本東京的私立女子美術學校日本畫師範科就讀。1929年3月,陳進從女子美術學校畢業,那年秋天,馬場ヤイ以〈向日葵〉一作首次入選臺展。
圖1. 1908年,私立女子美術學校菊坂校舍。女子美術大學,〈沿革〉,網址:https://www.joshibi.ac.jp/about/development(點閱日期:2023-05-30)。
圖2. 陳進於當年度畢業生中獲得優等成績。圖片來源:〈優等で卒業する女子美術學校の臺灣の乙女〉,《臺灣日日新報》,1929-03-29(夕刊1版)。
圖3. 正在製作畢業製作的女子美術學校手藝科學生。圖片來源:〈荒波へ送り出される女子美術生〉,《臺灣日日新報》,1929-03-04(5版)。
圖4. 臺灣學生楊𤆬治和蔡品兩人以優等成績畢業於女子美術學校。圖片來源:〈女子美術學校を優等で卒業する臺灣の二女性〉,《臺灣日日新報》,1931-03-06(7版)。
雖然馬場ヤイ和陳進因女子美術大學而有少許雷同的求學經歷,但在畫壇中頗負盛名的陳進,其社會履歷、交遊網絡等資訊相當豐富,現世留存的作品也不少。反觀馬場ヤイ自1925年來臺任職教諭,至1931年離職,後人未能獲知其他生活足跡,現存的畫作也僅有收錄於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中的兩件作品,此兩件作品主題皆為瓶花靜物,是臺府展中女性畫家常見的創作主題。(註5)
第三回臺展入選的〈向日葵〉中,以瓶花形式描繪盛開的向日葵,輕淺幾筆帶過的背景,凸顯出前景飽滿的花心與重層花瓣,營造出清晰的立體感。第四回臺展入選的〈壺の花 其の二〉同樣以瓶花為主題,畫面上則添加桌几以凸顯景深,可惜黑白畫面上難以辨認花種。再者,從畫題標記「其の二」來看,當時應有另一幅「其の一」之作參展,但因沒有收錄於圖錄,推測可能是未入選。
其次,瓶花靜物為臺展入選作品中的一大主題,常見以蘭花、雞冠花(雞頭の花)等花種為主,以向日葵為主角的作品較多為東洋畫。西洋畫部的入選作品中,以向日葵為主題的作品則有如素木洋一的〈あざみとひまはり〉、吉浦鈴子的〈晚夏〉等,素木的作品為薊花與向日葵的瓶花主題,薊花的花及葉較細小,以稀鬆的空白來襯托花心厚實的向日葵,而吉浦的作品則是描繪田地中的向日葵,大片的葉片和粗厚的莖枝佔據大半的畫面,呈現夏日葵花崢嶸之像,與馬場、素木的瓶花作品有著極為不同的風格表現。
1920年代,世界自由思潮帶動對女性形象塑造的反思,女性不再只是賢妻良母,擁有專業技能的馬場ヤイ在藝術文化上也能有所貢獻,如同她的作品一般,在此時代中綻放一抹盛世花顏。
圖5. 馬場ヤイ,〈向日葵〉,1929,第三回臺展入選。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6. 馬場ヤイ,〈壺の花 其の二〉,1930,第四回臺展入選。圖片來源:《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7. 素木洋一,〈あざみとひまはり〉,1928,第二回臺展入選。圖片來源:《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8. 吉浦鈴子,〈晚夏〉,1943,第六回府展入選。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名單之後259
註釋
- 女子美術大學,〈沿革〉,網址:https://www.joshibi.ac.jp/about/development(點閱日期:2023-05-30)。
- 〈女子美術學校を優等で卒業する臺灣の二女性〉,《臺灣日日新報》,1931-03-06(7版)。
- 林毓晴,〈【名單之後】日本女子美術學校的臺籍學生─黃荷華〉,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網址:https://taifuten.com/story/【名單之後】日本女子美術學校的臺籍學生─黃荷/(點閱日期:2023-05-30)。
- K.Y生,〈第三回臺展の盛況〉,《臺灣教育》,329(臺北:1929-12-01),頁95-100;參引自李淑珠譯,〈第三回臺展的盛況〉,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網址:https://taifuten.com/newspapers/第三回臺展的盛況/(點閱日期:2023-05-30)。
- 劉錡豫,〈壺花(其二)〉,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網址:https://taifuten.com/oblect/壺花(其二)/#squelch-taas-toggle-shortcode-content-1(點閱日期:2023-06-01)。
撰文者/余怡儒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