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西東重義的繪畫與考古

【名單之後】西東重義的繪畫與考古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2-07-26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西東重義 〈淡水風景〉(局部) 1933,第七回臺展。圖版提供: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西東重義 入選 臺展第6、7回

圖/B. Tea

參與「名單之後─臺灣近代美術史的Missing Pieces」計劃,研究日治時期被遺忘的臺府展畫家,是件艱鉅卻有意義的工作。很多畫家早已被歷史遺忘,能取得的資料往往片段而零散,難以窺見畫家全貌。筆者在搜尋「西東重義」時,可取得「畫家」、「考古人員」雙線資訊,初始不敢斷定兩者是否為同一人,經過資訊、年代的交錯對照,才有了較明晰的「西東重義」年表輪廓。

根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西東重義出生於臺灣,1924年臺北州立商業學校畢業。之後前往東京,曾入選「赤人社洋畫展」,並獲得會友推薦入社。1927年,他和同樣出身臺灣的畫友新野歡一,一同返臺避寒及準備帝展參賽作品,當年12月並於博物館舉行聯展三天,兩人各展出約20件作品。(註1)

查詢「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西東重義曾於1925、1926年擔任交通局遞信部監理課雇員,復於1930、1931年擔任臺東廳都鑾公學校教員心得(代用教師)。參照《臺灣日日新報》資訊,西東重義應是於1926年前往東京發展,1927年底短暫回臺展覽,1930年才再度返臺任職都鑾公學校(今都蘭國小)。

1932年,西東重義首次以作品〈蕃社少女〉(圖1)入選第六回臺展。同年的臺展舞臺,另有一件以原住民為題的爭議作品,是審查員鹽月桃甫的〈母〉(圖2),該作控訴1931年發生的霧社事件,日軍以強大軍力並施放瓦斯彈鎮壓泰雅族。西東重義因任職於臺東,以原住民為繪畫題材不足為奇,但〈蕃社少女〉畫面用筆頗為粗放狂野,是否也因霧社事件而啟發其創作意圖?可惜該作僅存黑白圖檔,若有色彩或可更見其情緒表現。

圖1. 西東重義 〈蕃社少女〉 1932 第六回臺展。圖版提供: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圖2. 鹽月桃甫 〈母〉 1932 第六回臺展。圖版提供: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1933年,西東重義再以〈淡水風景〉(圖3)入選第七回臺展。該作雖以廣受歡迎的淡水為題,不過取景位置卻非廣為人知的標誌景點,畫家以數株曲線高聳的樹木為前景,遠處配置井然有序、直線構成的房舍,房舍東西並存,頗有造型、空間與歷史對比的實驗意圖。

圖3. 西東重義 〈淡水風景〉 1933 第七回臺展。圖版提供: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在任職都鑾公學校期間,西東重義對文物考古似乎有了接觸。1933年,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的宮本延人等,搶救宜蘭蘇澳新城道路工程發現的石棺遺址,並發表〈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文章提及該文之圖片(圖4-5)皆由研究室的西東重義所繪,可窺見其寫實繪畫之基礎能力。(註2)1934年,西東重義再發表〈臺東廳都鑾區八里芒アトゴラン石器時代遺蹟〉(圖6)(註3),乃針對他曾任職的臺東都鑾區「麒麟文化遺址」進行挖掘與報導。

圖4. 〈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石器、土器插圖

圖5. 〈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石器、土器插圖

圖6. 〈臺東廳都鑾區八里芒アトゴラン石器時代遺蹟〉一文。圖版引自「臺大數位典藏館─特藏臺灣期刊文獻」

1934年後,西東重義再度前往東京,直至1940年因父親過世返臺奔喪,並於臺北教育會館舉行個展,展出36件作品。當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提及西東重義在臺北商校畢業後,至東京川端畫學校習畫,作品曾入選白日會、旺玄社、府展(應為臺展),畫作題材常出現本島風光,畫面充滿生氣盎然的力量,是一位備受期待的新進畫家。(註4)戰後,西東重義仍活躍於東京畫壇,與畫友於1947年共同成立「創造美術會」(註5),該畫會團體至今仍持續運作中。

 

註釋

  1. 〈洋畫家二氏來臺 近く個人展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27-12-13(2版);〈兩畫家展覽會 三日間博物館て〉,《臺灣日日新報》,1927-12-17(2版)。
  2.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南方土俗》,第2卷第3號,1933年,頁19-28。
  3. 西東重義,〈臺東廳都鑾區八里芒アトゴラン石器時代遺蹟〉,《南方土俗》,第3卷第2號,1934 年,頁61-74。
  4. 〈西東重義氏の個展〉,《臺灣日日新報》,1940-07-19(2版);〈西東重義氏個展〉,《臺灣日日新報》,1940-07-21(7版)。
  5. 〈創造美術會小史〉,網址:http://www.mm21railway.jp/SGM_Files/pdfs/128.pdf。

 

撰文者/王德合(臺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兼任講師,藝術創作者)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日治時期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杉岡上苑,現在你在〈阿里山〉嗎?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短訪港都的南畫家——腰塚靄岳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溫暖的南方風景───張萬傳筆下的廈門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妙筆繪鄉土的小學校長──葉火城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克兒?光博?誰是誰?——教師畫家水落久次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結城素明與歷史畫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流星一瞬的小林俊介與東光社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愛校俱樂部:校友會就需要甲斐文二這樣的人!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鬼才」陳永森:一生致力在膠彩畫中不斷精進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獨行的下坡路──在陳慧坤畫下〈無題〉之後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