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孤獨的模樣:漫畫詩人夏布特的《孤獨TOUT SEUL》

孤獨的模樣:漫畫詩人夏布特的《孤獨TOUT SEUL》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特別報導 2021-03-04 翁稷安

 

以法國和比利時為主要核心的「法語漫畫」(bande dessinée)有著淵源流長的歷史,可上溯至十八、十九世紀諷刺畫(caricature)的傳統,並以日內瓦作家托普菲(Rodolphe Töpffer, 1799-1846)所創作的一系列「版畫文學」為始祖。兩者都說明法語漫畫最初的精神和樣貌,諸如批判現實政治的傳統,政治漫畫始終是其中堅實的先鋒軍,2015年遭受恐怖攻擊,依舊發行不輟、不改辛辣的《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就是最好的代表。另外,則是和文學高度的融合,在托普菲的代表作《雅伯先生》(Histoire de M. Jabot)裡,首次將圖像作為訴說故事的方式,賦予了圖像敘事某種文學的韻味。

不論何者,在法語漫畫的原初,和今日人們對漫畫刻版印象完全相反的,它從來就不是針對兒童而發,而是以成年人為導向的圖像創作。會轉向兒童、青少年讀物,是受到1950、1960年代美國、日本等地漫畫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產出如《藍色小精靈》(Les Schtroumpfs)許多知名的卡通人物。但法語漫畫那屬於成年讀者的特性,則在上世紀末,藉由將漫畫圖像拉升至藝術表現的種種實驗手法,得以保留,不斷地挑戰或刺激著圖像敘事的邊界。

從1970年代開始醞釀,到1990年代以日後「圖像小說」之名開始大放異彩,從想像力無限馳騁的墨必斯(Moebius),到以嚴肅主題卻能在商業市場上大獲異彩的莎塔碧(Marjane Satrapi)《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法語漫畫以自己獨特的另類風格,在美、日漫畫的商業主流之外,另闢一條以藝術為宗的蹊徑,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註1)美、日漫畫也許奠定了全球動漫世界的樣貌,開發出各種賣座保證的公式模版或章法,但法語漫畫廿世紀末依舊昂然而立,揭示了漫畫創作主流之外的可能,也讓動漫產業的「後進國」,除了在炮製美、日漫畫的勝利之外,能夠嘗試更自由、更倚重創作者美感的圖像小說模式。

如同上世紀50、60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影響了後來臺灣80、90的電影新浪潮,近來臺灣漫畫在仿效日本漫畫的主調之外,也開始出現了類似法語漫畫「圖像小說」的路線,出現許多好評的佳作,也逐漸為消費者所重視,歷史似乎正在以某種巧合的方式重覆著。

然而,當法語漫畫特別是圖像小說的概念,成為臺灣漫畫未來發展的他山之石,那麼無論對於創作者或讀者來說,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空泛的理解,甚或望文生義的想像。過去由於臺灣漫畫市場對於日本商業漫畫的過於偏重,對於法語漫畫的接觸十分有限,僅有大辣出版社長期經營,近年來才陸續有其他出版社積極投入,有些引進單一作品,有些則開闢了專門的書系。當實際一頁一頁翻閱這些圖像小說的代表作品成為可能,體驗其中無拘無束的創作能量時,臺灣圖像小說才有可能在這樣的基點上,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眾多引入臺灣的法語漫畫作品裡,克里斯多福・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的《孤獨》是其中值得注意的一本,呈現了圖像小說可以同時作為藝術和文學載體的媒介可能。


夏布特於1967年出生於法國亞爾薩斯地區,曾短暫求學於奧爾良、安古蘭、斯特拉斯堡等地美術學院,之後則從事平面設計相關的工作。1998年,按他自己說法,出於「想完成些什麼」的一時興起,自行繪製了48頁的漫畫《女巫》,毛遂自薦投稿至出版社,雖然因為簽約出版社的營運問題,《女巫》的單行本要到2001才面世,但也從此開啟了他的漫畫之路。

初生之犢的他,展現了驚人的創作力,和《女巫》差不多時間發想和作畫的《夏日紀事》,獲得1999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阿爾法藝術大獎」,也成為他揚名立萬的出道作。在這部略帶有自傳意味的作品中,夏布特呈現了日後他作品中一貫的風格,以某種如同淡雅詩句一般的節奏,以不加誇飾或矯作的內斂筆調捕捉生活的風貌,傳遞出在平凡日常之下,潛藏於人們內心的情感。這樣獨特的風格,讓他成為法語區各大漫畫獎項的常客,《幸福小島》(Un îlot de bonheur,1998)、《死囚犯亨利》(Henri Désiré Landru,2006)、《捕鱈船》(Terre-Neuvas,2009),都是他的獲獎作品。在原創作品之外,他也嘗試改編文學作品,如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生火》(Construire un feu,2007)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Moby Dick,2014)。

無論原創或改編,他的圖像敘事都帶有濃郁的文學意味,他的作品處處充滿著「減法」的凝鍊,多以黑白構圖創作,僅有非常少數的作品才有彩稿;刻意減少文字框的使用,不作無謂的說明,純粹以圖像導出氛圍和意境。不同於漫畫常見的,以展示創作者的想像力為目的,在夏布特的作品裡,可說反其道而行,留下大量的空白,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和感受,這種獨特的閱讀體驗,讓他贏得了「漫畫家詩人」的美譽。

 

《孤獨》一書,可以說具體體現了夏布特獨有的魅力,故事十分簡單,主角因為先天的外貌畸形,一出生就被父母關閉在一座小島燈塔內,以大海隔離人間五十多年,從未有機會與外界接觸,只能夠以想像力去猜測世界的樣貌。這樣的題材並非創見,與世隔絕的畸零之人,某種意義上,可以一路上溯自《鐘樓怪人》,以燈塔象徵孤獨,更是十分常見的意象。然而,在這麼簡約的情節之上,夏布特將敘事的焦點,由「人」抽離,移轉到「物」之上,一方面去描繪主角獨居空間裡的各種細節,一點一滴細細交待這僅有一人生存的世界。另一方面,與之相對地,則是不時大量運用類似電影長鏡頭的手法,以不同視角的大景刻畫那獨自豎立於汪洋之上的燈塔樣貌。不管是細節或是大景,皆以近乎文學「白描」的筆法,用細膩的分鏡,傳達了獨處的寂寥。

整部漫畫的情緒,都藉由「物」所帶出,即使其中最豐沛的,主角對於外界世界的幻想,也是由「字典」作為開展。主角任意的翻開字典,以進入眼簾的字彙為對象,自行在腦海詮釋該字彙的樣貌。這樣帶有符號學意味的安排,是將許多人兒時幻想朋友的擴大,主角不只虛構了陪伴,更創造了整個世界。在這部幾乎沒有對話的作品,文字就以字典上的印刷形式,發揮了巨大的牽引作用,每一則詞條,都讓我們一窺主角的內心,布滿著豐沛的奇想,又不時受到外貌所煎熬與折磨,對外在的世界既渴望又懼怕。

隨著劇情的推進,當「圖像」不管是經由雜誌或明信片,進入這個僅有文字的牢籠,那穩定運行的秩序開始鬆動,圖片將現實世界帶到了主角面前。當主角知道那個他不敢觸及的世界,和幻想全然不同,超越了他想像力的極限。殘酷地面對,那些經由文字所得到的聯想,只是麻痺自己、禁錮自己的毒藥,然而,這美麗的世間又有容得下我的一席之地嗎?這樣的矛盾與掙扎,不只引領著讀者走向結局,另一方面,又像是在闡述文字和圖像之間的衝突與張力,可以當作者對於圖像的頌歌,甚至是夏布特自身創作論的隱喻。

無論如何,這本書或夏布特吸引人之處,絕非在於理性的文本解讀,而是感性的共鳴和共通。孤獨是每一個人存在的根本樣態,雖然不是那關在燈塔內的畸零之人,但每個人都不時得要面對獨處時的糾結。我們也許能行走於紛擾的塵世,在一天之中和不同的人接觸,沒有被孤立在汪洋大海之中,但內心卻像是一座燈塔,既是隔離又是保護。在那座燈塔裡,我們不時會感到孤單,但又害怕將自己心底最脆弱與柔軟的部分,攤在他人面前。我們只知道一段美好的關係需要踏出的那一步,但又恐懼著那一步會不會只是換來失足墜落,承受著比孤獨的寂寞更深沉的痛。在台版書腰的宣傳上寫著「這本書,讓小島秀夫反覆讀了三遍,不知不覺中落下眼淚。」因這本書流淚的絕對不只電玩世界的宗師小島,每個流下眼淚的讀者,或許都該自我追問:因這本書所留下的眼淚,究竟是因為書中的主角,還是因為《孤獨》這本書,所折射出自己?

能夠由理性或感性等不同層次討論,都說明法語漫畫或圖像小說,在論述或情感上的深度。像夏布特這樣一位在法語漫畫世界可說呼風喚雨的人物,臺灣讀者對他卻十分陌生,華語世界過去只有簡體中譯。這次《孤獨》台版的發行,重新由法文版直譯,並將簡體版的書名《燈塔》重新正名,不僅是出版社的用心,也似乎宣示著某種重新奪回文化詮釋權的氣魄。如前所述,倘若法語漫畫是臺灣漫畫發展的重要參考,或許臺灣出版市場需要更多這樣的用心和氣魄,才能令更多讀者知曉屬於漫畫的另一種可能與美好。

 

註1:當然法語漫畫也有自身發展的挑戰和難題,關於法語漫畫的種種演變,可參考陳榮泰,〈等待下一次的「黃金年代」?當代法語漫畫的創作與生存〉,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47178。

 

 

※此篇文章、圖片皆由木馬文化授權。

作者/翁稷安

歷史學博士。理論上應該是要努力在學院裡討生活的人,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雜事,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近年來,撰寫多篇漫畫類型書評文章,發表於OPENBOOK書評網站,廣受讀者好評。

 

 

作者 / 翁稷安
歷史學學徒,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理論上應該是要努力在學院裡討生活的人,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事務裡,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無以名狀的恐怖:H.P.洛夫克拉夫特x田邊剛《瘋狂山脈》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漫畫×音樂 迸出文化新火花!《無能戀愛諮商中心》跨界特別企畫

相關文章

特別報導

漫畫的頭號讀者:集英社編輯工作大揭密!

特別報導

特殊印刷0距離!RETRO印刷JAM

特別報導

把臺灣元素穿上身!Ely╳蚩尤談朱雀服飾設計與製作祕辛

特別報導

無以名狀的恐怖:H.P.洛夫克拉夫特x田邊剛《瘋狂山脈》

特別報導

漫畫×音樂 迸出文化新火花!《無能戀愛諮商中心》跨界特別企畫

特別報導

銘刻於基因中的幽默諷刺——報紙連環漫畫

特別報導

時代下的小人物──阮光民× 陳萬益〈一桿秤仔〉的跨界對話

特別報導

原作者講評——楊双子的文學改編漫畫經驗分享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半融 2021-03-05

好厲害的導讀!

回覆 01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貓咪碰碰拳 2021-03-05

看了這篇導讀也太棒了立刻去網路書店訂了一本

回覆 01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