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原作者講評——楊双子的文學改編漫畫經驗分享

原作者講評——楊双子的文學改編漫畫經驗分享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特別報導 2024-12-16 楊双子

由臺灣漫畫基地主辦的《2024 原創漫畫創作營【改編實戰班】》成果終於發表!文學改編漫畫有什麼眉角要注意?CCC追漫台邀請提供改編文本的兩位作者之一:楊双子老師,分享自己作為漫改原作者的經驗與視角!

關於自己的作品過往被改編的經驗

Q:想請楊双子老師簡單分享自己過往的小說改編漫畫作品。

楊双子:《綺譚花物語》是我與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以下簡稱星期一)老師合作的作品,2020年由東販出版時以套書形式同步推出小說與漫畫。回顧能夠成書的淵源,是2017年時開始在文化部重啟的《CCC創作集》紙本雜誌上連載,而且並不是第一時間就有了「綺譚花物語」的標題。

由東販出版的《綺譚花物語》最初在CCC創作集上連載。

稍微爬梳一下那時的細節。我提供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地上的天國〉,星期一老師將其改編為上下兩回完結的短篇漫畫;第二篇單回完結的短篇漫畫〈昨夜閑潭夢落花〉,我的原作卻並不是完整的短篇小說,而是比較接近「文字分鏡」的稿件——這個部分我想特別著墨,星期一老師的漫畫分鏡能力比我強太多了,後來我深切反省小說家的「文字分鏡稿」反而是對優秀漫畫家的限制與掣肘。〈昨夜閑潭夢落花〉或許是整本《綺譚花物語》當中,最無法讓星期一老師發揮實力的一篇漫畫,反過來說,當我們要推出小說與漫畫套書的時候,我參照星期一老師的漫畫,額外加筆寫成短篇小說〈昨夜閑潭夢落花〉,到了這個地步,到底算是誰改編誰呢?

有些細節我記不清楚,但大約是在這個時間點,編輯譚順心小姐提議給這一系列漫畫擬定一個主標,經過討論定案的「綺譚花物語」,順理成章地在日後成為書名。在這之後我們繼續連載了篇幅長達三回的〈庭院深深華麗島〉,以及最後一篇單回完結的〈無可名狀之物〉,迎來連載的圓滿落幕。

這四篇原作故事各有來由。〈地上的天國〉是跟「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合作的成果,我們大約在2016-2017年間推出以冥婚主題的原創同人誌合同本。〈昨夜閑潭夢落花〉與〈無可名狀之物〉的開端都是出版社企劃,是合作未成的遺留之物。〈庭院深深華麗島〉則出自我與四名小說家的「小說接龍」短篇小說集《華麗島軼聞:鍵》,我所負責的第二棒作品〈庭院深深〉,由於單獨成篇也沒有問題,因此收錄進來。乍看之下簡直有點東拼西湊,實際上這四篇小說內在的核心一致,正是我2016年至2017年間的書寫主題:百合、奇幻、靈異、民俗、歷史。

 

Q:作為原作者,會注重與合作改編的漫畫家進行什麼樣的共識與溝通?

楊双子:基於尊重專業,改編漫畫的過程裡,我盡可能交付所有的信任。合作過程中,通常是星期一老師消化原作故事之後提供人物設定、分鏡草稿,而我大部分情況下只針對歷史的物件細節提供修改意見(這種狀況其實也並不多),印象中唯有一次是對於橋段的刪減提出調整需求。

這個合作過程裡的默契,如今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我們正式進入長期合作前就有過一番長談。那是2018年我出版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赴台南新書分享,台南人星期一老師特地到場,會後我們在咖啡店裡漫無邊際地聊了許多話題。現在我並不記得當時閒聊的細節,但是那天的會晤,或許就是奠定我們日後溝通風格與工作共識的關鍵。

就這樣說來,關於這一題的精確回答,我想我注重的事情是「原作小說家和改編漫畫家雙方必須存有正向的溝通意願與暢通的溝通管道」。

 

Q:除了文本本身,還會提供漫畫家多細的額外資訊?過往漫畫家會否反過來詢問超出原作想像的資料需求?

楊双子:《綺譚花物語》有三則故事以日本時代為背景,關於歷史舞台的圖像細節如建築、傢俱、服裝、髮型等,相當需要小說文本以外的圖像資料。我曾提供少部分的相關資料,更多時候是由責任編輯譚順心小姐協助提供。

在我們的合作過程中,星期一老師詢問我超出原作想像的事情,並不是資料方面的提問,而是對於故事的解讀。舉例來說,〈庭院深深華麗島〉不但篇幅較長,文字風格也比較雕琢,強調氛圍渲染,有些故事解讀上的模糊地帶,因此星期一老師曾經問我故事裡的雁聲與蘭鶯在床笫之事時,雁聲先後兩次落淚的差異是什麼?這太超出我的預期,整個把我羞飛到天邊滾了好幾圈再飛回來討論。

 

Q:會傾向漫畫家自由發揮的比重高,還是希望漫畫能忠實呈現原作的一切呢?

楊双子:我個人的偏好是「以原作故事的核心關懷為原則,在不違反這個原則的前提下由漫畫家自由發揮」。以《綺譚花物語》來說,因為我書寫小說時經常刻意隱匿不寫女性角色的體態、外貌細節,漫畫版的人物設計基本上由星期一老師全權處理(只有〈地上的天國〉兩位角色的髮型涉及時代背景的文化表現,我為此提出調整的建議)。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我相當仰賴星期一老師對故事的理解與她的美學品味。

 

Q:如果和作畫意見相左,或是漫畫家詮釋出來的畫面和原作想像的不一樣時,最後是如何解決的呢?

楊双子:《綺譚花物語》合作過程裡幾乎沒有意見相左的狀況。可以一提的是人物設計方面,如同前面所述,我寫小說時並不太描寫角色的具體外型,但其實我內心裡確實存有某個輪廓想像甚至明確的角色藍本(通常是動漫畫人物或演員),所以當星期一老師的人物設計出爐時我都像是開箱似的充滿驚喜,覺得哇原來這個角色可以是這個模樣!CP這樣組起來太香了,讚!我完全笑納,非常感恩。

關於本次課程的講評經驗

Q:想請楊双子老師對這次學員改編《四維街一號》的作品發表綜合感想。

楊双子:從分鏡稿到完稿,以及課程現場的提問,我都充分感受到學員對漫畫創作技術上的探索與追求。整體來說,每個學員都有各自突出的獨特之處,固然絕對都存在著進步空間,但繳出的作品都已經展現歷經思考而積極進取的特徵,我認為這是相當珍貴的。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成為小說家,我認為我當時的回答,也可以作為本次作品的綜合感想,因為如何成為職業小說家與如何成為職業漫畫家有本質上的相同之處,所以請容我在這裡盡力扼要地說明這件事。

成為職業創作者,我認為核心的三個要素是:「先天的天分」、「後天的努力」、「不可預測的運氣」。三者缺一不可。「天分」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走上這條路,能走多遠多高取決於「努力」,能走到多大的舞台被多少人看見則全靠「運氣」。

天分如果可以量化,那麼能夠當漫畫家的人必須抵達某個水準線以上,但是在這個水準線以上,天分的高低就沒有任何比較的意義,並不是天分越高就越有機會成功。甚至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天分並不保證成功。首先必須要有天分,但接下來需要靠努力積累(包括長期且大量的閱讀、思考、建立論述、田野蹲點、維持紀律不一而足)以支持自己能夠不斷創作,最後就看運氣。

總結來說我個人目前的觀點。三者的比重來講,「運氣」經常具有加權作用,一樣優秀的作品,非常可能因為運氣優劣而得到天壤之別的際遇。然而運氣發威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作品的誕生。持續用功、產出作品是一切的基礎。「天分」既定,漫畫家唯一操之在己的事情是「努力」。

在本次的學員作品當中都可以看見水準線以上的「天分」,我想祝福有志持續走在職業道路的每一位,願各位在「努力」層面上痛並快樂著,並且因此獲得技術上的進益。

 

Q:在課程中看到同一份文本在不同學員筆下呈現各種面貌,有什麼樣的感想?

楊双子:每位漫畫家都有自己最拿手的創作技藝,也有各自聚焦關注的故事細節。雖然只是應課程要求而進行的創作,然而創作本身就是創作者內在的切片,可以窺見包括但不限於創作過程裡的享受、痛苦、迷惘、快樂、躊躇、疑惑、探究、質疑、取捨⋯⋯我看見十位漫畫家的心靈剖面,感到相當有趣。

 

Q:老師認為什麼樣的文本適合改編為漫畫呢?

楊双子:漫畫作為藝術表現的載體,根本上來說我認為從普魯斯特的意識流小說到好萊塢冒險電影都可以改編為漫畫。

如果限縮到2024年的台灣漫畫現場,在我有限條件的觀察裡,比較適合改編為漫畫的文本或許有幾個特徵:具有強烈「角色性」的主角/群(比如輕小說的主角群通常都有強烈的角色性,白話一點說就是性格鮮明具有魅力的角色)、具有明確「角色動機」以便情節推進的故事(「角色動機」越強,戲劇性就越強,JUMP系通常是這一類)、具有深刻「議題性」而可以跟特定族群的讀者對話(比如時事、文學、歷史等類型多屬於此類)、針對既有主流類型的擴充(愛情、奇幻、科幻、推理、恐怖等類型固然主流,仍永遠必須與時俱進,走在類型的最前沿)。上述特徵可以單一存在,但可讀性與娛樂性恐怕是當前台漫創作的優先前提。

作者 / 楊双子
楊双子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台灣民俗愛好者。近作為《台灣漫遊錄》、《花開時節》,以及漫畫合作《綺譚花物語》、合著小說《華麗島軼聞:鍵》。 facebook:楊双子(www.facebook.com/maopintwins/)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maopintwins.blogspot.tw/)
#日治時期#文學改編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穿越時代的「躺平物語」──阮光民×廖振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幕後對談
已經是最新文章
已經是最新文章
原作者講評——楊双子的文學改編漫畫經驗分享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男子高校生的日常:素木洋一與他的臺高生活

日治臺灣偵探檔案室

非虛構犯罪小說:日治時期台灣偵探實錄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松井孝子的夢幻雜貨店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成為「棟材」之前──和煦微光吳棟材的學生時期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灣八景八仙山與本田日露史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 畫過淡水的日本哲學家──上山春平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摩登」的逆襲──許聲基(呂基正)〈商品陳列窗〉的時代意義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北海道、西雅圖、夏威夷、臺灣到滿洲國:追尋渡部星陵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