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明日朝陽照逝水:南山公墓長眠的青年畫家高均鑑

【名單之後】明日朝陽照逝水:南山公墓長眠的青年畫家高均鑑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10-07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高均鑑,《朝之臺南運河》,1929。圖片來源:第三回臺展圖錄 (局部)

高均鑑       入選 臺展 第3、4回


漫畫/林嘎嘎

「時間是一條河,生命在河中載沉載浮……面對滾滾東去的逝水,我們不能令河水洄流,但永遠可以期盼朝陽。」——張香華《明日朝陽照逝水》(註1)

昭和七年(1932)四月,畫家高均鑑的人生戛然而止。從此長眠於家鄉臺南的南郊墳場,也就是現今的南山公墓。

自2018年起「南山公墓遷葬」爭議事件發酵,(註2)在多方人士努力踏查下,「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提報多座墳塚為古蹟,希望藉此彰顯保存南山公墓的歷史價值與特殊意義,其中便包含「霽江高均鑑君佳塋」。(註3)如此因緣巧合,使我們發現這位畫家存留於世上的一絲紀錄,也確定了他的卒年。

高均鑑學籍記載其出生日期為明治四十二年(1909)一月一日,加上墓碑卒年,可推斷他約於23歲左右過世。英年早逝使其現存藝文活動資訊並不多,目前僅知他就讀臺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期間(1923-1927),受到圖畫教師山本磯一的藝術教育薰陶。(註4)同為南師校友的畫家黃叔鄹,回憶山本老師在教學上「比較重視寫生精神與自由創作,材質的使用以水彩為主。」(註5)這或許也影響了高均鑑,其入選第3回臺展的作品《朝之臺南運河》(1929),從畫面的暈染痕跡與水漬色塊判斷,此畫使用水彩作為創作媒材。《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記者評論讚賞此作前、後景構圖層次分明,呈現和諧之美。高均鑑善用畫面中兩方河岸線條與前方的戎克船船桅與彎曲船身,交錯而成的動感畫面營造,(註6)從其入選第4回臺展的《朝》(1930)一作可見,畫家再次以靈巧、清新的俐落筆觸描繪臺南市郊運河的早晨風光,博得評審好評。

 

 

高均鑑,《朝之臺南運河》,1929。圖片來源:第三回臺展圖錄

高均鑑,《朝》,1930。圖片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有趣的是《朝之臺南運河》與《朝》取景相似,河對岸上皆聳立一高樓建築,比對日治時期老照片推測是當時大日本製冰株式會社臺南第二工場。以畫面來看,高均鑑應是在製冰廠對面的碼頭進行取景。英雄所見略同,居住於臺南的日籍畫家桑野龍吉,其第4回臺展入選的作品《碼頭》(1930),與高氏的取景十分相似,畫面皆有明顯的製冰廠作為遠景標的。1920年代末期運河剛完工不久,畫家們踴躍將此景納入筆下,或許是臺南居民對市貌革新感到一股驕傲、興奮之情吧。

桑野龍吉,《碼頭》,1930。圖片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臺南運河碼頭老照片,遠處兩棟大型建築物分別是(左)大日本製冰株式會社臺南第二工場及(右)台灣糖化工業株式會社。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不僅在水彩繪畫上的造詣,高均鑑還有一項隱藏版技能,畫漫畫!在1931年《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2、3月的「臺日漫畫」專欄中,可見高均鑑饒富趣味的投稿。他筆下的漫畫人物各個表情生動,肢體豐富,令人驚喜。內容除了符合當期徵稿主題外,或許還與當時時事相關。

高均鑑投稿至《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臺日漫畫」專欄的漫畫。《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第四版,1931/03/09

高均鑑投稿至《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臺日漫畫」專欄的漫畫。《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第四版,1931/03/30

高均鑑投稿至《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臺日漫畫」專欄的漫畫。《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第四版,1931/03/16

誰能想到,創作出如此具有生命活力漫畫人物的高均鑑,會在隔年離開人間。我們並不清楚他過世原因,但學籍健康檢查記錄中,高均鑑長期營養不良、肺部疾病與貧血等狀況,或許已是上蒼給予的預告。站在高均鑑的墓前,是我們與畫家最靠近、卻也遙遠的距離。他就在此地長眠,我們卻對他所知甚少。但藉由一塊墓碑,我們能在高均鑑畫家藝術研究資料補上一筆。還有多少發生在臺南土地上珍貴豐富的文史故事,存在南山公墓等待被挖掘,我們指日可待。
 

註釋

  1. 張香華,《明日朝陽照逝水》(新北:遠景出版社,2015),序文。
  2. 南山公墓歷史悠久,溯源最早可至明清時期。2018年1月臺南市政府辦理南山公墓遷葬,若家屬或墓主相關人期限內未自主遷葬,市府會強制代為處理。一群關心臺南在地文化的市民與學者組成「地上臺南」、「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團體,爭取保存這塊存有先人文化與歷史的土地。「南山公墓議題專區」:https://bca.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22304&s=7608470 (2021/05/15 瀏覽)
  3. 中華日報,〈11墳塚年代 從明朝到民國〉:http://cdns.com.tw/news.php?n_id=23&nc_id=294378(2021/05/15 瀏覽)
  4. 黃冬富,《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南在地藝術家(含臺、日籍)研究》結案報告書,臺南市美術館,2019年10月7日,頁138。
  5. 張國華,〈黃叔鄹先生簡介〉,《黃叔鄹九十回顧展專輯》(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11。
  6. 劉錡豫,《朝之臺南運河》,「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https://taifuten.com/oblect/%e6%9c%9d%e4%b9%8b%e8%87%ba%e5%8d%97%e9%81%8b%e6%b2%b3/#squelch-taas-toggle-shortcode-content-2(2021/05/20 瀏覽)

作者/林晏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裱具店見習的畫家—楊萬枝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陳植棋:那一刻,他遙遙地遠離了死神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喜愛山林的記者及南畫家──喜多收一郎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男子高校生的日常:素木洋一與他的臺高生活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未看先猜!宮坂良輔又畫蘭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第一回臺展的「日式定食」——張秋海〈鰊〉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 順藤摸瓜——謝寶治〈淡味〉、〈涼味〉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蘊藏畫家交誼的明信片:張昆麟與他的交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往返紀念照解謎——追憶府城畫家黃連登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