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杉岡上苑,現在你在〈阿里山〉嗎?

【名單之後】杉岡上苑,現在你在〈阿里山〉嗎?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2-07-26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杉岡上苑,〈阿里山〉(局部),1943。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杉岡上苑 入選 府展第6回

圖/B. Tea

如果他們的作品,是一則則好友限定的限時動態

杉岡上苑,〈阿里山〉,1943。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在1943年,杉岡上苑留下了〈阿里山〉,一幅足以指標時代的精彩作品。

若曾到過阿里山,也許能辨識出作品裡的風景;未曾去過的話,在畫作人物後方流動般的物體,又使人產生「那究竟是什麼?」的好奇。在橫跨十七年的臺府展歷程裡,杉岡上苑的〈阿里山〉於最後一回出現,出現得如一則限時動態讓人眼睛一亮。但是,想期待後續更多風景,卻又僅此一幅、吊人胃口。

佔有〈阿里山〉大部分篇幅的,是阿里山著名的塔山斷崖,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大塊且粗獷的裸露岩塊,讓人忍不住驚嘆於造化自然的力量。同樣的主題,在常久常春1934年入選第八回臺展的〈塔山〉以及陳澄波1935年入選第九回臺展的〈阿里山之春〉也能看到。

陳澄波,〈阿里山之春〉,1935。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阿里山營林所。出自陳澄波收藏之老照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常久常春,〈塔山〉,1934。圖片來源:《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然而,雖然岩塊堅硬、銳利,杉岡上苑選擇的表現方法,創造了新一層的驚喜。透過膠彩的細膩層次,讓岩塊呈現出柔軟、流動的感覺,如同日光折射在岩壁變幻萬千的波紋。另外,紋理流動也有種神秘旋律感,彷彿看見Suede(麂皮合唱團)1999年發行的《Head Music(頭號酷樂)》的專輯封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ad_Music)。在距今近80年前,杉岡上苑留下了他對塔山斷崖的詮釋,讓我們到現在依然能看見相同景物,對照自己的見解。

塔山斷崖。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阿里山,有條由平地通往山林的森林鐵道,不僅用來經營林業、伐木,同時在1920年後開放載客後,遊人數量便逐漸上升。搭配著諸多因素,例如倡議成立國家公園的宣傳、日益興盛的登山風氣、政府展現番地治理成果、學校規劃的修學旅行等,都可以藉由森林鐵道,讓許多人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抵達阿里山一覽新高山的壯闊山勢和周遭山谷裡的美麗雲海。杉岡以及〈阿里山〉畫裡人物,或許也身在遊人之中,搭上火車抵達阿里山,成就了畫裡的美麗一景。

金子常光〈國立公園候補地新高阿里山〉1934。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山風氣興起,社會各界均開始登山運動。圖片為張春鐘與友人登玉山,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名〈阿里山〉的畫中人物,應也是乘著登山風氣而來。一襲舒適打扮,淺色短袖上衣配深色寬褲,小腿或許纏上綁腿,頭上頂著圓型遮陽帽。似乎有點沉的雙肩背包,放著途中所需的物品,而一只及腰高度的登山手杖,讓行走時能更加輕鬆,也讓人聯想到現今登上日本富士山途中可購買的登山手杖。從人物的姿態看來,似乎正在休息,眺望遠處及後方的塔山風景。髮型沒有一絲紊亂,神情看來游刃有餘。杉岡上苑讓〈阿里山〉有種內斂深度,成熟而不張揚,一如曾在千百年時光裡所孕育的臺灣山林。

杉岡上苑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或許就像是那種稱不上親近,但始終在持續關注的有才華好友,很偶而才會看到他發一則有些意味深遠的動態。若有機會聊天,他總能提出些不曾想過的觀點。〈阿里山〉畫面中央,他刻意安排了一棵細瘦而筆直的枯木,從天至地徹底將畫面分為兩半。不僅帶出臺灣中高海拔森林所特有的蒼涼,也帶出一種美學裡遺缺而未完全的詩意。

在1943年,杉岡上苑留下了〈阿里山〉,一幅足以指標時代的精彩作品。之所以這麼說,來自於他唯一一次的入選,就是官辦美展的最後一回。這其中的故事性,能讓人產生許多聯想。特別在於,〈阿里山〉作畫的「現在」,當時的社會從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各個層面的力量都須為國家服務。藝術創作者已演變至有需要回應官方政策的壓力。除了飯田實雄等意志鮮明的畫家(註1),多數畫家畫作的主題則更顯低調。杉岡上苑的〈阿里山〉,並未能看見任何直涉戰爭的相關內容。但是要能夠在那樣時代裡,秉持意志完成一幅足夠獨特的作品,也已經是一種選擇了。

後續的世界,一切都將被捲入戰爭的煙塵之中。即使是撰寫本文的2022年3月初,烏克蘭國境中的戰火也未止歇。現在的我們,80年前的杉岡上苑,我們都是時代裡的人,持續用自身力量做些什麼。〈阿里山〉裡,這名凝望遠方的登山者,透過清澈的空氣所看見的,或許便是在濃厚雲霧之上的美麗雲海。

無盡時間裡,我們的相處是限時動態,稍縱即逝卻生猛有力。限時動態,現行社群交流的一種應用,張貼具時效的影音圖文,當時限一到(通常為二十四小時),系統會即刻撤下訊息,再也不見。不以留存為目標的訊息更像當面對話,直接且隨性,(看來)不刻意地表達當下的想法。

限時動態的細節不會被記住,但會化為人們對發表者的印象,諸如可愛、悠閒、忙碌等形容。如若畫家的作品是則限時動態,會在我們心裡留下什麼?

2022年,選取【名單之後】計畫中的山際茂、鄭安、杉岡上苑、楊啟東、宮坂良輔、林之助等六位畫家,以「如果他們的作品,是一則則好友限定的限時動態」的觀點切入,解讀畫家們入選臺府展的作品及他們的故事。

 

註釋

  1. 可參考鄭妤惀,〈【名單之後】戰爭.繪畫.理念──飯田實雄與「聖戰美術」〉,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fan-tien-shih-hsiung。

 

撰文者/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日治時期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溫暖的南方風景───張萬傳筆下的廈門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西東重義的繪畫與考古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車站附近〉看臺中驛的前世今生:渡邊忠雄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婚姻、繪畫,請選擇——〈閨房〉中黃華仁之抉擇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凝視─地方感:盧春元繪畫中的淡水印記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攝氏30度的「南國之美」﹕南薰造日記中的臺灣二三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花枝草蔓眼中開:呂孟津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菲律賓群島戰役中歸來的士兵:石原紫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 感知音律與色彩的邦樂畫家──關段敏男

特別報導

原作者講評——楊双子的文學改編漫畫經驗分享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