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筆鋒與干戈的交會:軍事漫史話

筆鋒與干戈的交會:軍事漫史話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瞄準!軍事漫 2021-04-17 朱國良

由郎世寧起稿的〈格登山斫營圖〉描繪清朝乾隆時期的大將阿玉錫騎著黑馬率領精銳突襲敵軍,一舉擊潰準噶爾部格登山大營。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把戰爭畫出來

現代漫畫以線條塑造形象,透過畫面布局將情緒和寓意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其藝術表現和繪製風格特徵,與傳統繪畫一脈相承。

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上,雕刻了記載軍隊攻戰事蹟的紋飾,士兵持著各式各樣的武器交鋒,並有水戰、攻城器具,描繪出戰鬥景象,已具備連環畫的基本特徵;漢代時期的畫像石刻壁畫也描繪出大規模的戰爭殺傷、車戰等軍事圖像。元代之後雕版印刷術發達,章回小說與劇本在市井格外興盛流行,搭配大量連續插圖來解說故事情節,一幅幅的線描插圖均具敘事性。

 

元代《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

元代《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以連環插圖講述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故事。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典藏

 

明清時期的朝廷官員也經常以繪畫來記錄戰事,像是明代《平番得勝圖卷》、《倭寇圖卷》,生動刻畫發兵過程與激烈戰況,便是描繪各地戰爭的歷史題材繪畫,為研究明朝軍事與民俗的珍貴寶物。還有清代乾隆時期,正是清朝國力的高峰,文治武功併盛,乾隆皇帝命西洋畫家郎世寧繪製功臣圖,如《阿玉錫持矛盪寇圖》、《瑪瑺斫陣圖》等,以寫實插畫手法突出功臣的武勇。

之後郎世寧又以平定西域的戰役為主題,繪製多幅紀念得勝圖稿,並運往歐洲蝕刻銅版、印製版畫。圖稿描繪歷次戰役情景,表現戰雲密布的肅殺氣氛與生死相搏的征戰。這些刻畫戰勛、彰顯文治武功的插畫,發揮了炫耀國威、褒獎戰功與懾服藩屬的作用。

 

《阿玉錫持矛盪寇圖》

身穿鎖子甲的勇士阿玉錫騎著駿馬衝刺,配有長矛、弓箭、鳥槍全副武裝。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漫畫化身戰爭利器

隨著晚清時期石版印刷技術傳入,近代報刊也在通商口岸興起,如《點石齋畫報》即刊載時事與諷刺畫作。1895年的臺灣大事件「乙未割臺」,民間便流傳許多清軍大破日軍的單幅圖繪,如〈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劉小姐大破倭奴圖〉,畫家於紙面上落筆開戰,內容雖未盡如史實,充滿杜撰與想像,卻反映身處時代現場的當事人,如何想像、理解與詮釋正在發生的歷史。

作為戰爭文宣,動人情節往往會比歷史事實還引人注目,應可視為漫畫的先驅。而從辛亥革命前後開始,報紙上頻頻刊載諷刺時政的漫畫,宣揚革命主張與愛國思想,漫畫家的畫筆遂變成了抗爭的武器。

 

劉小姐大破倭奴圖

在話本小說裡,劉永福的女兒帶著娘子軍和原住民,毅然遠征臺北大戰日軍。《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八年對日抗戰期間,漫畫界熱烈呼應保家衛國的號召,像是上海漫畫家們成立了上海漫畫救亡協會,發行《救亡漫畫》、《抗戰漫畫》等刊物;早期漫畫開拓者豐子愷,也提出藝術救國的理念:「漫畫是筆桿抗戰的先鋒」。而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亦出版一系列連環圖畫,宣傳軍民齊力抗戰的愛國故事;此外又運用漫畫來教育官兵軍訓、操作軍械與作戰觀念。

戰爭對於漫畫家帶來巨大的衝擊,而抗戰漫畫與之對應,成為有效的教育工具和灌輸理念的強大媒介,一面刻畫侵略者帶來的恐怖暴行,一面團結人民鼓舞軍心士氣,見證了那個具有毀滅性衝突的時代。戰後,漫畫家張樂平根據在抗戰的所見所聞,在上海《申報》發表長篇連環漫畫《三毛從軍記》,透過頑皮、天真的兒童眼光,呈現軍隊生活與種種經歷,主角並利用兒童所特有的機智和天真立下功勳成為英雄,意涵抗戰與國家民族相關的政治命題。

 

國軍擊敗日軍的宣傳年畫

國軍擊敗日軍的宣傳年畫。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

 

漫畫家以畫筆與木刻刀來創作漫畫鼓舞士氣,這幅作品由王寄舟創作。《抗戰漫畫》

 

 

美國觀點的戰爭漫畫

近年來,美國的超級英雄系列漫畫紛紛改編為電影上映,掀起熱潮、票房屢創新高,這些在螢幕上帥氣打鬥的英雄們,經常在世界大戰中對抗邪惡敵軍,而漫畫中的超級英雄與戰爭,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美國漫畫發展史上,許多獨特的漫畫都和戰爭息息相關。有著「美國漫畫之父」美譽的托馬斯•納斯特,早在1862年的南北戰爭時期,就以漫畫報導戰事,為聯邦政府宣傳、提振軍隊士氣,今日代表民主黨的驢子、代表共和黨的大象圖案,也隨著他的政治諷刺漫畫廣為人知。

 

克利福德•貝里曼的政治諷刺漫畫,描繪美國的擬人化形象「山姆大叔」投身美西戰爭。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典藏

 

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漫畫家則是置身戰場,透過畫筆捕捉跨海遠征的美國士兵們在戰壕中的心聲,或是畫出歐陸戰場上的戰爭暴行與世間苦難,他們的漫畫忠實而含蓄地描繪戰場上的生離死別,並幽默隱喻、嘲諷、質疑戰火帶來的浩劫。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漫畫英雄

1930年代後期,美國漫畫黃金年代裡登場的超級英雄們,也很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漫畫家們讓筆下的超人、美國隊長、蝙蝠俠、水行俠、神力女超人等數十名超級英雄挺身而出,在漫畫中痛擊希特勒、納粹軍隊與日本軍閥。

除了超級英雄之外,漫畫裡還出現了血肉之軀的戰鬥英雄,他們出身四面八方,個個驍勇善戰、身懷絕技,不僅是經驗豐富的格鬥專家、彈無虛發的神槍手,並精通各種武器與載具,能上天下海、化險為夷,一次又一次圓滿完成任務。戰鬥英雄們雖不具超能力,卻有著勇猛頑強的獨特魅力,更加展現出為國家奮戰的努力與決心。這些英雄漫畫不但深受前線官兵歡迎,兒童讀者也非常喜愛,至今在歐美國家仍長盛不衰。

由於二戰一夕爆發,美國政府希望加強民間社會的愛國意識,軍隊也困擾於如何將沒有經驗的平民盡快訓練成為戰士,能操作和維護日益複雜的飛機、坦克、艦艇。卡通大師華德•迪士尼於是幫助政府迎接挑戰,讓迪士尼傳統卡通人物包括米老鼠、唐老鴨都加入教育的行列,為政府和軍隊製作卡通影片,教導軍事知識,以及鼓舞美國民眾士氣,增加對戰爭的支持。

而迪士尼於一戰時,曾在法國擔任紅十字會救護車駕駛,在車身彩繪過卡通人物,因此他也為美軍部隊與盟軍設計漫畫造形的幽默徽飾,成為官兵們最驕傲的圖騰,其中有些徽飾,至今仍在美軍部隊使用。

 

迪士尼設計的美軍第496戰術戰鬥機中隊徽飾

迪士尼設計的美軍第496戰術戰鬥機中隊徽飾。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典藏

 

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在二戰時的機鼻藝術

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在二戰時的機鼻藝術(飛機機身的裝飾塗鴉)之一,此大隊為中國戰場上著名的「飛虎隊」。美國國防部典藏

 

美軍還運用漫畫製作軍事教學手冊,以通俗語言、視覺圖表、漫畫圖像來教導參戰官兵,手冊內容涵蓋武器使用方法、車輛飛機操縱、裝備維修保養等等,廣受官兵好評,例如美國陸軍的《PS,預防性維護月刊》發行六十餘年,甚至將武器、裝備擬人化,或技術人格化,藉由漫畫手法轉化為趣味易懂圖像,寓教於樂,成為有效的知識型漫畫雜誌。

 

《PS,預防性維護月刊》

《PS,預防性維護月刊》的女主角康妮士官經常指點士兵如何正確使用裝備。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圖書館典藏

 

 

反共救國的戰鬥文藝年代

回到戰後戒嚴時期的臺灣,從1950年代起,政府的文化政策強調民族主義,形成了反共文藝政策,文藝為政府服務。臺灣美術發展於是轉型,美術創作倡導「戰鬥文藝」思潮,漫畫也成為政府反攻復國的宣傳工具,湧現大量精美的漫畫作品。

許多漫畫家隨國民政府遷臺渡海而來,在各大報開闢漫畫專欄,著名的作者有梁又銘、梁中銘兄弟,分別創作《土包子下江南》、《空中六騎士》等多部連環漫畫,在報紙上掀起漫畫熱。筆名青禾的陳慶焅發表《妹妹日記》與連載《娃娃兵》,並主持國軍《勝利之光》雜誌擔任總編輯,繪製反共漫畫專欄。

廣受歡迎的牛哥在《中央日報》連載《牛伯伯打遊擊》,是臺灣漫畫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曾同時在八家報紙上刊載漫畫與小說。王小痴繪製了《黃萬金從軍記》、《三叔公投奔自由》、《兩矮親家》等漫畫,其中《三叔公》曾改編為電影。

 

《中銘漫畫集》

梁氏三兄弟--梁鼎銘、梁又銘、梁中銘均以畫筆報國,梁中銘大量繪製漫畫,集結為《中銘漫畫集》出版。

 

戰鬥文藝風格的漫畫創作非常蓬勃,延續了數十年之久,早期主軸是宣傳政府施政與反共抗俄漫畫,後來加入其他人性化的元素,或青春純樸、或教忠教孝。漫畫不需看懂文字,表現風格讓人親近易懂,在戰事一觸即發的緊張下,報紙上的漫畫發揮博君一笑的功能,是臺灣市井民眾的重要精神食糧。

 

 

漫畫國軍

國軍為了培訓戰鬥美術人才,很早就在政工幹部學校的美術系排入漫畫課程,並於1965年起舉辦「國軍文藝獎」,美術類分成宣傳畫、連環畫兩大徵選項目,設立初期獎額最高的金像獎高達十萬元,曾吸引許多知名漫畫家投稿,迄今已持續舉辦了五十三屆。

1980年代後期,隨著臺灣解嚴,國防政策轉變,國防部繼續以漫畫傳達「全民國防」理念,透過軍中報刊《青年日報》、《奮鬥月刊》與《勝利之光》月刊的漫畫專欄,傳播軍事觀點。而為了吸引年輕學子關注國防事務,同時吸納新血加入國軍,更從日本自衛隊汲取經驗,自2009年起配合《國防報告書》,推出淺顯易懂的漫畫版本。並積極將國軍建軍的艱辛歷程,和伴隨中華民國成長茁壯的足跡,轉化為生動易讀、忠於史實的《永恆的輝煌:國軍建軍史話》漫畫版,希望能讓讀者瞭解臺灣國防演進,進而熱愛國家、支持國防。

 

《永恆的輝煌:國軍建軍史話》漫畫版

《永恆的輝煌:國軍建軍史話》漫畫版由梁紹先擔任主筆,描繪百年家族參軍衛國的故事。梁紹先提供

 

 

軍事漫繼續前進

從古代刻畫戰勳的插圖、近代宣揚理念的報刊漫畫,到現今軍隊將漫畫用於宣傳教育,軍事漫畫一路走來風格多變、備嘗艱辛。雖然臺灣的軍事漫畫發展,對比歐美國家而言,起步稍微晚了一點,無論是風格還是表現形式,甚至是漫畫劇情,似乎都孱弱了一些。但是臺灣也有許多漫畫家曾以當兵經驗為背景創作漫畫,講述軍旅生活的血淚與歡笑,這樣的軍事漫畫是一種細水長流、歷久不衰的集體回憶。

 

《兵齊步 歡樂當兵日誌》

御村了的《兵齊步 歡樂當兵日誌》以動物擬人四格漫畫調侃當兵生活。
©御村了2012/台灣角川提供

 

 

作者/朱國良

一個喜歡看漫畫的宅宅大叔。陸軍1509梯次(陸一特),海軍備役中校。曾在大學教授「顧客關係管理」課程,高中擔任美術老師,並在雜誌報導美軍漫畫。第三本有關「軍旅漫畫」的碩士論文,獲文化部「109年文化藝術政策博碩士論文」獎勵。


本文原刊載於2019年8月28日出版之《CCC創作集17號:瞄準!軍事漫》。

瞄準!軍事漫 專題[2] 專題

注視戰爭的巨匠:小林源文

穿上軍服的漫畫家:梁紹先

真.莒光日誌:軍旅漫畫臺灣味!

✔ 筆鋒與干戈的交會:軍事漫史話

作者 / 朱國良
一個喜歡看漫畫的宅宅大叔。陸軍1509梯次(陸一特),海軍備役中校。曾在大學教授「顧客關係管理」課程,高中擔任美術老師,並在雜誌報導美軍漫畫。第三本有關「軍旅漫畫」的碩士論文,獲文化部「109年文化藝術政策博碩士論文」獎勵。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真.莒光日誌:軍旅漫畫臺灣味!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從《沉默的艦隊》到《空母伊吹》 ──軍事漫畫大師川口開治專訪

相關文章

瞄準!軍事漫

大男孩的沙場狂想

瞄準!軍事漫

達人推薦必看軍事漫!

瞄準!軍事漫

緬懷許嘉祥:軍事漫畫專業譯者

瞄準!軍事漫

要萌先要硬!A士與ZECO萌軍事對談

瞄準!軍事漫

注視戰爭的巨匠:小林源文

瞄準!軍事漫

穿上軍服的漫畫家:梁紹先

瞄準!軍事漫

真.莒光日誌:軍旅漫畫臺灣味!

瞄準!軍事漫

從《沉默的艦隊》到《空母伊吹》 ──軍事漫畫大師川口開治專訪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