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旺,入選臺展第9、10回,以及入選府展第2、3、4回,並獲得臺展第9回朝日賞。
漫畫/GAGA!
提到陳德旺(1910-1984),不免讚嘆他長年用功鑽研繪畫知識,以及他在單一主題反覆不斷嘗試的實驗精神。他將後印象派畫風的浮光溢彩加以內化於風景、靜物畫中,表現清新、頗具新意,是較為人所熟知的創作風格。但在1935年陳德旺初試啼聲參加第9回臺展,卻是以描繪女性圖像的作品——《裸女仰臥》參賽。《裸女仰臥》一鳴驚人地得到「朝日賞」,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巧妙之處?
陳德旺,《觀音山(四)》,1983-1984。油彩、畫布,60.5 x 92.5 公分。私人收藏。圖片來源:王偉光,《純粹‧精深‧陳德旺》(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128。
《裸女仰臥》中裸女面容簡單幾筆,樸實卻打破三維空間的既有概念,與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 1869-1954)《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中的女子面貌描繪手法相似。此作裸女身體、乳房、小腹肌肉呈現幾何塊狀,可能是受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新古典主義與立體派影響所致。
亨利‧馬蒂斯,《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1923。油彩畫布,60.5 x 81.1公分。私人收藏。圖片來源:佳士得
1930年,陳德旺參加「獨立美術協會」舉辦提倡野獸派畫風的演講會,1也許因此受到協會成員──兒島善三郎(1893-1962)畫風影響。兒島善三郎《紅色背景》一作與陳德旺《裸女仰臥》主題皆是裸女微凸小腹、右腿曲起的慵懶斜躺之姿,尤其頭墊著印有幾何圓形的枕頭,形式與風格十分相似。此外,深受協會主張感召的陳德旺,決意不進入正規美術學校就讀。《裸女仰臥》或許也是藝術家靠著家境優渥經濟支持,旅日十幾年間2得以自由拜師學藝,接收「日本式」的西畫藝術新知,加以研究的實驗之作。
陳德旺,《裸女仰臥》,1935。媒材、尺寸不明,第9回臺展「朝日賞」。圖片來源:第9回臺展圖錄
兒島善三郎,《紅色背景》,1928-1929。油畫,80.5 x 116.5 公分。兒嶋画廊,日本東京。圖片來源:兒嶋画廊
自1927至1935年共9回臺展中,共有9件裸體畫作品描繪臥姿裸女,其中第3回臺展古川義光《畫室的裸婦》、第4回臺展山田新吉《裸女》、第6回臺展竹中正義《裸婦》及第9回臺展陳德旺《裸體仰臥》等4件作品,描繪相對正面、毫無遮掩的裸女臥姿。3這些作品中僅有《裸體仰臥》為隨意翹腳的姿態,構圖相當大膽新潮,並透露一絲叛逆挑釁的意味。雖與上述幾幅裸女臥姿圖相比,陳德旺的裸女肢體略為僵硬,身形線條也不夠優美流暢,但卻展現人在真實生活中,那自然放鬆、不加刻意擺弄姿勢的身體表現。
古川義光,《畫室的裸婦》,1929。媒材、尺寸不明,第3回臺展。圖片來源:第3回臺展圖錄
山田新吉,《裸女》,1930。媒材、尺寸不明,第4回臺展。圖片來源:第4回臺展圖錄
竹中正義,《裸婦》,1932。媒材、尺寸不明,第6回臺展。圖片來源:第6回臺展圖錄
「朝日賞」選出《裸體仰臥》的動作也頗令人注意,從歷屆臺展特別獎:「台展賞」、「台日賞」、「朝日賞」獲獎名單來看,以成年女子裸身躺臥為描繪主題,陳德旺為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有趣的是,雖然此作裸女呈翹腳之姿,雙腿交疊下的陰影巧妙模糊了女性的陰部,遊走在法規尺度邊緣, 但在陳德旺巧筆拿捏下,《裸體仰臥》在當時官方風俗規範與藝術表現創意中達到一種平衡。
註釋
1 王偉光,《純粹‧精深‧陳德旺》(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158。
2 陳德旺於1929年赴日習畫,期間常於臺、日兩地往返,至1941年才回臺定居。王偉光,《陳德旺畫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頁312-314。
3 陳孟帆,〈日治時期裸體畫公開化的社會爭議——以第二回臺陽展(1936)李石樵〈橫臥裸婦〉撤回事件為例〉,《雕塑研究》15期(2016.03),頁30。
作者/林晏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 「不只裸身,還翹著腳呢!」陳德旺《裸女仰臥》之表現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