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國畫?不是國畫?許深州與兩個世代的官展中的膠彩畫

【名單之後】國畫?不是國畫?許深州與兩個世代的官展中的膠彩畫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04-23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柯深州,《閑日》,1942。(局部)

 

許深州,入選臺展第10回,以及入選府展第1~5回。

 

漫畫/KC

 

國畫是什麼?

對於20世紀初的臺灣人,經歷日本殖民政府到來自中國的國民政府,所謂的「國家」好像都跟自己有關係,卻又沒什麼關係。與政權高度相關的美展,在這樣的脈絡下,呈現著不同的面貌以及官方標準。相對於西畫(水彩、油彩),國畫的定義更具政治性,隨政權而有所不同,這也預示了在權力互構的1950-70年代,戒嚴時期正統國畫之爭的發生。

許深州(1918-2005),是臺灣美術史上重要的膠彩畫家,他的一生約略見證膠彩畫從日治時期到20世紀末期的轉變。許深州出身於桃園埔子,家中原從事農耕,後兼營糧榖的買賣,家境堪稱小康。其本名為「許進」,日治時期一度改姓柯,因此有些文件記錄為「柯進」。而深州,則是於1936年進入呂鐵州之南溟繪畫研究所後,老師為學有所成的弟子都以「州」取了名,因此在臺府展中,亦可見到「柯深州」的紀錄。二戰以後,他改回許姓,並以深州之名縱橫畫壇。1

 

 

臺、府展的「東洋畫」

許深州在南溟繪畫研究所經過約半年的學習,在老師與同儕的鼓勵下,以作品《麵包樹》(1936)參加第十回臺展。初次參加便獲得入選的成績,大大鼓舞了他在繪畫繼續深耕的決心,並繼續在往後的府展中屢次獲得評審青睞。

 

柯深州,《麵包樹》,1936。圖版來源:第10回臺展圖錄。

 

柯深州,《縞竹》,1938。圖版來源:第一回府展圖錄。

 

柯深州,《初夏》,1939。圖版來源:第二回府展圖錄。

 

柯深州,《爽朝》,1940。圖版來源:第三回府展圖錄。

 

柯深州,《月夜》,1941。圖版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柯深州,《閑日》,膠彩、絹,1942,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第45頁。

 

綜觀許深州臺府展的作品,尤其在於花鳥的描繪,他的繪畫技巧日益細膩,鳥類的神韻也更加傳神,頗得老師真傳。對於寫生的注重與習慣在此時養成,隨呂習畫期間,許深州曾多次在臺北近郊、植物園寫生,對於鳥木的研究在此時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也因此在日治時期,許深州被歸類為花鳥畫家。

此時,膠彩畫在臺、府展被歸類在「東洋畫」,這樣的分類標準主要與文化地理因素有關。事實上當時並沒有「國畫」的稱呼或者觀念,直到國民政府來臺,充滿政治意味的「國畫」一詞出現。起初東洋畫被納入了國畫的範疇,然而在1950年代以後,外省籍評審主導著省展,「國畫」的正統性開始被提出檢視。

 

 

省展中的國畫?不是國畫?

二戰以後,藝文人士仍舊期盼新的執政者能延續官展提供給創作者的舞臺,因此在楊三郎、郭雪湖等人的奔走下,新政府為在藝術界展現官方的影響力,全省美展(簡稱:省展)便在強調民族主義與大眾文化中的氣氛下登場。2

許深州在東洋畫界已經有相當的知名度。熟稔膠彩畫的許深州,面對全新的社會氛圍以及隨陳進學習美人畫,他在省展參賽的作品,多以人物為題材。之後的種種作品,皆反映著許深州對於社會的觀察、不同階層與族群的生活方式。3

 

許深州,《新娘茶》,1948,順益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第56頁。

 

許深州,《青嵐》,1953。圖版來源: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第22頁。

 

不久後省展便發生「正統國畫之爭」,本省籍畫家與外省審查員之意識形態的爭論。由於膠彩畫被認為與日本文化關聯密切,需與傳統的書畫作出區隔,1960年將「國畫」分為第一部與第二部,更在1973年時取消膠彩畫的「國畫第二部」,直到1980年才重返省展的戰場。此時,「本土文學運動」的開展也間接影響國畫的認同,在國畫第二部的眾多畫家努力之下,他們以「膠彩畫家」定義自己,促使1983年的省展成立「膠彩畫部」,不再使用國畫來分類。4

因此1960年左右,他嘗試不同的創作題材,開始描繪臺灣山岳,這成為他繪畫生涯中第三階段的重心。

 

許深州,《玉山旭日》,1968。圖版來源: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第77頁。

 

不同階段,許深州的繪畫主題有明顯的變化,從臺府展的花鳥、省展時期的人物畫,到1960年代的山岳畫,以及之後的多元主題,在許深州超過一甲子的繪畫生命中,他歷經了「膠彩畫」在臺灣不同時期的轉變,也反映了這些不同階段,屬於各個時代的特殊面貌。許深州畫中關照面向的轉折、繪畫生涯的經歷,如同臺人畫家在官展中的縮影,逐漸走出自己的路,畫著對土地與文化的關懷。

 

註釋

1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第5頁。

2 1946年10月22日第一屆全省美展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分為國畫、西畫、雕塑三部。資料來源:臺灣美展大事年表。

3 林麗雲,〈天上、人間——許深州1946-1955的膠彩美人畫〉,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第17-18頁。

4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第2-3頁。

 

參考文獻

張至敏編,《花香、人和、山頌:許深州膠彩畫紀念展》,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6。

賴明珠,《桃園地區美術家許深州先生研究調查》,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

 

 

作者/盧穎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不只裸身,還翹著腳呢!」陳德旺《裸女仰臥》之表現

✔ 國畫?不是國畫?許深州與兩個世代的官展中的膠彩畫

西門內的天才畫家:吳天華

甘願孤獨的西畫家:翁崑德

港都美術之花:柏尾鞠子

臺展之外:石川欽一郎與「臺灣水彩畫會」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不只裸身,還翹著腳呢!」陳德旺《裸女仰臥》之表現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西門內的天才畫家:吳天華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自然繪畫作品外的生命流轉:蔡品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山口蓬春與台灣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禮讚太魯閣─那須雅城對太魯閣的熱愛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南藝壇的疊字姊妹花」——妹妹張珊珊篇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誰是「佐伯久」?──與〈自畫像〉的對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未看先猜!宮坂良輔又畫蘭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爬一座山──片山仙羽與〈高山爽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習畫的畫室──在林金鐘首次入選臺展之後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