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從平壤大同江到滿洲大連港:1928年陳英聲的東北亞寫生旅行

【名單之後】從平壤大同江到滿洲大連港:1928年陳英聲的東北亞寫生旅行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06-08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陳英聲,《大連老虎灘》,1928,水彩紙本,私人收藏(局部)

 

陳英聲,入選臺展第2、3回。

 

漫畫/GAGA!

 

圖1 陳英聲,《大連老虎灘》,1928,水彩紙本,私人收藏

 

「臺北市蓬萊公學校訓導陳英聲君,素於書畫音樂,深有趣味,就中水彩畫尤為其得意者。......聞君將利用今年夏季,學校休課。歷游內地及滿鮮地方,為寫生旅行。」1

1928年的5月,《臺灣日日新報》上刊載一則報導,講述一名臺灣公學校教師陳英聲(1898-1961),決定趁著暑假期間前往日本、朝鮮及滿洲(中國東北)等地進行寫生旅行。陳英聲除了是一名任教近十年的學校老師,擅長音樂、繪畫的他,同時是當時兩大新銳美術團體-七星畫壇及臺灣水彩畫會的成員之一。

知道這位前途明朗的教師畫家決定展開壯遊後,記者感慨道:

 「吾臺灣藝術正興,有志斯道者,方孜孜汲汲,冀臻絕妙之域,樹別幟於海東。故此舉   之贊同者,當不乏其人也。」2

旅行,是最好的學習。陳英聲滿載眾人的期待載筆遠行。然而,是什麼因素讓這位畫家決定前往東北亞?

此時的東北亞,包含朝鮮、遼東半島(關東州)在內,都屬於日本統治,在交通、語言上有著良好的旅遊條件。雖說如此,一直以來卻鮮少有臺灣畫家前往。少數者如楊三郎,曾在1927年前往東北哈爾濱寫生旅行,並以描繪當地風景的《復活節時候》入選臺展。

有別於地處亞熱帶海島的臺灣,東北亞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光景色,對陳英聲而言,處處充斥著全新的畫題。加上他的繪畫啟蒙老師石川欽一郎,也曾到訪過中國東北,寫生當地風景,並呈獻日本皇室。種種因素,或許是陳英聲會決定跟隨老師的腳步,前往東北亞寫生旅行的原因吧!

 

圖2 石川欽一郎,《牛莊》,1905,水彩紙本,郡山市立美術館藏。這件作品取景自中國東北遼寧的牛莊鎮。

 

從朝鮮到滿州

從時間點來看,陳英聲或許是日治時期最早前往朝鮮寫生旅行的臺灣畫家之一。然而,有關這趟對臺灣美術史意義非凡的旅行,過去我們所知甚少。不過在家屬數十年來悉心保存的陳英聲作品中,有一批與此次旅行有關的水彩畫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這些作品的背後,除了註明每幅畫的取景地點,皆蓋有日本下關驛出張所、門司稅關的出境許可印章,日期為昭和3年(1928)7月16日,可知陳英聲大約是在7月中旬從日本九州門司港離開。

 

圖3 陳英聲,《朝鮮金剛山九龍淵》畫紙背面的稅關印章及署名。

 

再來,在畫面的底部角落,陳英聲以月、日為單位,標註每幅畫的創作時間。彷彿將畫紙當成日記一般,詳細記錄路途所見的風光美景。

根據這些日期,我們得以更進一步梳理他的旅遊行程。其中,日期最早的是標註「1928.7.29」的《金州斜陽》,此畫描繪的是遼東半島的金州古城址。構圖上似乎受到石川欽一郎的道路風景畫影響,層次分明。且山林清麗多彩,筆觸迅捷率性。

 

圖4 陳英聲,《金州斜陽》,1928,水彩紙本,私人收藏。

 

陳英聲與藍蔭鼎的《練光亭》

8月初,陳英聲來到朝鮮平壤,以17世紀建造於大同江畔的名勝古跡「練光亭」為對象,分別完成《平壤大同江》(1928.8.5)、《平壤練光亭》(1928.8.6)兩件作品。

有趣的是,石川欽一郎另一位高徒-藍蔭鼎同年入選臺展的《練光亭》(1929),構圖與陳英聲的《平壤練光亭》如出一轍,且畫作角落同樣標註日期「1928.8.6」。

由於當時報導提到,藍蔭鼎亦曾在暑假期間,前往日本、朝鮮、中國等地遊歷寫生,因此以兩人交情之深,極有可能同行前往。不禁令人猜想,他們一同佇立在波光粼粼的大同江旁,望向眼前美景時,心中有何感受?是否覺得北地的江岸風光與故鄉有所不同?

 

圖5 陳英聲,《平壤練光亭》,1928,水彩紙本,私人收藏。

 

圖6 藍蔭鼎,《練光亭》黑白影像。第2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圖7 陳英聲《平壤練光亭》(上)與 圖8 藍蔭鼎《練光亭》(下)的簽名及標註日期

 

陳英聲與藍蔭鼎不僅都曾師事石川欽一郎,兩人還同為臺灣水彩畫會的成員,他們的交情不只體現在《練光亭》。從前者家屬悉心保存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陳英聲及藍蔭鼎曾在1930年代前往屏東大武魯凱族部落寫生。除此之外,兩人也留下一系列取材當地風光的水彩作品及速寫。

他們的足跡遠至從日本、朝鮮及滿洲,將東北亞各地的名勝古蹟、自然風景盡收筆下。隨後又深入南臺灣的山地,回頭關注臺灣自己的原始文化。這些旅人遊走在東亞各地寫生、取材,激盪出繽紛的美術史面貌。

但有別於藍蔭鼎,陳英聲在戰後於畫壇中銷聲匿跡,留下許多美術史上待解的疑問。在這些謎團撥雲見霧以前,吾人只能透過這些作品及殘存的照片,拼湊出陳英聲在1928年這趟東北亞之旅。遙想當年,意氣風發的畫家,心懷「冀臻絕妙之域,樹別幟於海東」之志,登上駛往大連港的甲板,望向一望無際的滿洲大陸。

 

圖9 陳英聲與藍蔭鼎(右)合影,私人收藏。

 

註釋

  1. 〈發起水彩畫囑繪〉,《臺灣日日新報》,1928-05-21夕刊(版4)。
  2. 〈發起水彩畫囑繪〉,《臺灣日日新報》,1928-05-21夕刊(版4)。

 

作者/劉錡豫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 從平壤大同江到滿洲大連港:1928年陳英聲的東北亞寫生旅行

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任教臺中高女,彩繪京都故鄉的學者畫家─白子修二郎

畫家的搖籃曲:盧雲生的藝文創作

「敢是命運相創治!」藝壇的一顆流星:薛萬棟

山口蓬春與台灣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熱血是顏料,生命是畫紙:為藝術倒下的蔡朝枝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廈門到上野,從臺北到北斗,仕紳畫家余德煌的北斗紀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裱具店見習的畫家—楊萬枝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萬朵燈花的臺南銀座:橫山文子的夏日夕夢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喜愛山林的記者及南畫家──喜多收一郎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臺雅貴公子──李梅樹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松井孝子的夢幻雜貨店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菲律賓群島戰役中歸來的士兵:石原紫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鬼才」陳永森:一生致力在膠彩畫中不斷精進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