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名單之後】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1-06-08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平田壽秀,《大稻埕風景》,1930,第四回臺展。(局部)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平田壽秀,入選臺展第4回。

 

漫畫/GAGA!

 

大稻埕提供給畫家源源的題材,相對的,他們也撐起了大稻埕歷史的豐滿。

日治時期人車熙來攘往的大稻埕,海內外商業貿易繁盛,人們在此休憩停駐之餘,酒樓、戲院、畫室、餐廳⋯⋯屬於這裡的人文景觀也逐漸建立起來,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風景,許多重要的畫家也曾經在這裡,為大稻埕的不同風貌留下畫跡。

 

【圖1】郭雪湖,《南街殷賑》,1930,195×134公分,第四回臺展無鑑查出品、臺展賞,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版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5%8D%97%E8%A1%97%E6%AE%B7%E8%B3%91.jpg(2020/11/1檢索)

 

大稻埕是藝文孵育基地

大稻埕的藝文活動,不僅展現在這個地區已然成為藝文人士活動的區域,乘載著文化能量的孵育,例如蔣渭水、林獻堂等人設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行《臺灣民報》。藝術方面,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在此成立「臺灣水彩畫會」(1929)、「一廬會」,1 匯集了許多對愛好水彩的有志之士,包括來自新竹州(部分為今桃園市)的邱創乾、簡綽然等人,成為北部水彩畫發展的重心之一。郭雪湖的啟蒙老師蔡雪溪的「雪溪畫館」也開設於永樂市場周邊,並於之後成立「新東洋畫研究會」,為臺灣的美術發展,留下傳承的基礎。2

 

【圖2】1925年1月6日,「臺灣民報發行實況」於臺北大稻埕蔣渭水執業之大安醫院旁。圖版來源:蔣渭水文化基金會。http://www.weishui.org/p/blog-page.html(2020/11/1檢索)

 

【圖3】石川欽一郎(左立者)於臺北洋畫研究所指導學生石膏素描。圖版來源: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第154頁。

 

具有地方發展的象徵意義,大稻埕如同一個地標,成為創作者們描繪的客體對象,入詩入畫。此地著名的臺籍畫家,莫過於出身於迪化街的郭雪湖,他在1930年臺展中獲得「臺展賞」的作品《南街殷賑》,呈現當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的熱鬧景象。這一年的臺展(第四回),不約而同地有四位畫家選擇以大稻埕的景色作為主題, 3 其中一位即來自新竹州的平田壽秀(生卒年未知)。

 

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關於平田壽秀的生平資料現存極少,僅臺展入圍之作品有紀錄,即平田所描繪的《大稻埕風景》(1930)。平田取材的地點呈現著大稻埕繁華的另外一面,似乎是在運河畔,西洋建築的柱式混合東方建築的圍欄,呈現這個地區東西融混的建築特色。然而,根據這件唯一留下的作品可知,平田的作品在臺展中並不特別亮眼,或許是因為繪畫題材的關係,對於「地方色彩」題材的契合,符合官展的取向而入選。

 

【圖4】平田壽秀,《大稻埕風景》,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圖5】1910年代,臺北大稻埕河岸。圖版來源: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1092/tony1092.html,翻攝自村崎長昶,《臺北寫真帖》,1913。

 

當時的日籍繪畫教師鼓勵畫家畫下具有臺灣色彩的風景,所謂「地方色彩」不僅僅是風景、特色物產,也包含人文活動、民俗風情,由於大稻埕是當時臺灣都市現代化的代表之一,熱鬧的城市景觀足以引起臺、日觀者的興趣,讓大稻埕成為畫家寫生的題材,呈現臺灣商業發展聚落的地方色彩。同時,透過這樣的呈現,也隱約宣傳了在殖民政府治理下,臺灣從落後未開化的南國印象躍升為現代化城市的政績,而受官方的青睞。

如何表現地方色彩?前三屆的臺展處於摸索的狀態,此時已經有相當的基礎,地方色彩也因而不斷被討論與定義。相較之前的臺展,第四回的展場中出現更多描繪臺灣景觀的作品,不論是人物、物產或是景觀,畫家們努力地尋找他們認為可作為臺灣象徵的主題。儘管如此,仍有當時的藝評者認為,此際的臺展沒有充分表現臺灣的地方性。N生提到「⋯⋯所謂地方色彩是我們先意識到現實中一般普遍的時代性⋯⋯」4 這樣的觀念讓地方色彩的觀念從傳統文物、特定物產中跳脫,衍生到「一般的時代性」,或許因為如此,描繪當代生活樣貌而非刻意加入特定文化意涵的符號,開始更大量的出現。

 

他們走過大稻埕

此時藝文人士的生活,環繞在人文薈萃的大稻埕。融合西方建築元素的洋樓、有自然及人文景觀並陳的運河等等,對當時臺、日的畫家來說,有著指標性的吸引力,自1927年首屆臺展開辦以來,每屆總有三兩作品描繪著大稻埕的景象。第四回臺展中與大稻埕有關的作品,除了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平田壽秀的《大稻埕風景》外,尚有畠山喜三郎的《大稻埕俯瞰》、蘇振輝《大稻埕一角》,呈現了關於大稻埕熱鬧與城郊的不同氛圍。

 

【圖6】畠山喜三郎的《大稻埕俯瞰》,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圖7】蘇振輝,《大稻埕一角》,1930,第四回臺展。圖版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這些作品,彷彿帶領我們從熱鬧的市集,拐過了小彎進入隱身在大馬路背後的巷弄,然後來到這個城市的外圍河岸,最後俯瞰了整個市區。或許也因為大稻埕的豐富面貌,讓創作者、評審還有觀賞者,如此百看不厭吧!畫家在選擇作畫題材的同時,也留下了線索,讓我們知道這些歷史中短暫出現的畫家們,曾經來過這裡。

 

註釋

  1.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第153、190頁。
  2.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第20頁。
  3. 許伯瑜,〈蘇振輝與藝術家們眼中的大稻埕「裏町」之景〉,《名單之後》,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u-jhen-huei/(2020/11/1 檢索)
  4. N生,〈第四回臺展觀後記〉,《台日報》,1930年10月25日;出自顏娟瑛譯著,《風景心境》(上),臺北:雄獅美術,2001。第198頁。

 

參考資料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許伯瑜,〈蘇振輝與藝術家們眼中的大稻埕「裏町」之景〉,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u-jhen-huei/。

詹佩瑜,〈建築師眼中的臺灣風景──畠山喜三郎〉,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showNews.php?aid=202。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

 

作者/盧穎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從平壤大同江到滿洲大連港:1928年陳英聲的東北亞寫生旅行

✔ 他們走過大稻埕——平田壽秀與第四回臺展

任教臺中高女,彩繪京都故鄉的學者畫家─白子修二郎

畫家的搖籃曲:盧雲生的藝文創作

「敢是命運相創治!」藝壇的一顆流星:薛萬棟

山口蓬春與台灣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從平壤大同江到滿洲大連港:1928年陳英聲的東北亞寫生旅行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任教臺中高女,彩繪京都故鄉的學者畫家─白子修二郎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松本光治:臺中州之美的紀錄觀點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陳植棋:那一刻,他遙遙地遠離了死神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地方色中的南洋色:黃奕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繪我所愛的膠彩畫家──林柏壽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婚姻、繪畫,請選擇——〈閨房〉中黃華仁之抉擇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短訪港都的南畫家——腰塚靄岳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結城素明與歷史畫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習畫的畫室──在林金鐘首次入選臺展之後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