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更新,即刻通知!
下載APP
  • English
  • 繁體中文
  • 泰文
  • 漫畫
  • 文章
  • 排行榜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CCC公告
  • 登入/註冊
  • 防劇透
  • 深色模式
  • English
  • 繁體中文
    熱門標籤
  • # 國慶光雕漫畫
  • # 愛情
  • # BL
  • # 食物擬人
  • # 劇情
登入註冊
首頁
chevron_right
文章
chevron_right
【名單之後】始於五條港,終在銀座通——綠葉畫家許錦林

【名單之後】始於五條港,終在銀座通——綠葉畫家許錦林

分享作品

複製連結

Line

Facebook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2022-03-22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以小澤秋成〈觀測所より港內を望む〉畫作製成的繪葉書(局部)。(資料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許錦林 入選 臺展第4、7、8回 府展第1回

圖/林嘎嘎

逐年舉辦的臺灣美術展覽會,使得臺籍畫家能見度有所提升,平均每年入選的一百餘件畫作中,大多受到關注的是擁有主角光環或明星風采的名家,或是特別傑出的新銳創作者。然而在紅花之外,更多的是有綠葉襯托,那些對繪畫抱持興趣的素人們,也數次嘗試參與投件,在會場、新聞以及圖錄中占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府城臺南就曾有這麼一位綠葉畫家,是出身平凡的許錦林,首次入選不見特別報導,後續的三次入選亦不太受評論者青睞,除了習畫過程不見經傳,關鍵的背景資料也付之闕如,他被記錄下的幾乎只有姓名、作品名稱與繪畫圖像。

1930年許錦林首度入選臺展的作品〈午後の廟庭〉(資料來源:《第四回臺展圖錄》)

五條港人與美術的偶遇

許錦林的居住地永樂町位於昔日城西熱鬧的五條港區內,是否和北勢街大姓許氏家族有關尚未可知,1929年他取得公學校甲種本科正教員資格,旋即進入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任職,(註1)和江海樹剛好同年成為該校訓導,可能就是在這位畫家同事的引領下,讓許錦林踏入美術創作的範疇。

1933年臺南明治公學校教職員合影(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隔年許錦林的〈午後の廟庭〉首度入選第四回臺展,畫作以媽祖樓天后宮前的廟埕與街道為題材,應是水彩畫作,雖然構圖略為平淡,線條稍嫌紊亂,仍可看出初生之犢的許錦林似乎有些天分。有趣的是,江海樹後來有一幅主題相同的〈午後の媽祖樓〉入選第六回臺展,不過一樣的殿宇、店舖、攤位、小販,在兩位畫家的描繪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感覺。

江海樹入選第六回臺展的〈午後の媽祖樓〉(資料來源:《第六回臺展圖錄》)

高雄港邊風景的滋養

一位五條港人描繪臺南地方風景再正常不過了,但許錦林後來在第七、八回臺展中分別入選的〈風景〉與〈港內鳥瞰〉卻皆取材自高雄,而且還是當時眾多畫家們鍾情的哨船頭風景,令人不禁好奇是在什麼因緣際會之下,讓他連續兩年往港都創作呢?

1932年入選第七回臺展的〈風景〉(資料來源:《第七回臺展圖錄》)

儘管臺南有南光社與綠榕會,許錦林的同事江海樹也曾積極參與,不過這兩個美術團體到1930年代幾乎看不到太多的活動蹤跡。同時,對於高雄港灣風光無比讚許的小澤秋成,1933年與高雄美術協會共同開設繪畫研究所於西子灣,(註2)難得有如此大師級人物長駐,吸引許多畫家前往討教、交流,其中也包含曾活躍於臺南美術圈的高橋清與范洪甲。而從許錦林畫中的哨船頭景緻,似乎能察覺出小澤秋成的影響,故推測他當時應該也到高雄繪畫研究所,接受前輩們的指導,逐步精進功力後,獲得兩次入選的肯定。

描繪從山丘上眺望哨船頭風景的〈港內鳥瞰〉(資料來源:《第八回臺展圖錄》)

以小澤秋成〈觀測所より港內を望む〉畫作製成的繪葉書(資料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以家鄉的繁榮風光謝幕

除了參與高雄繪畫研究所的推測,另外能夠確定的是1933年許錦林曾與許丙丁、陳賛昆、趙雅祐等人,一同參加山本磯一在自宅開設的「臺南エッチング講習會」,學習版畫技巧。(註3)1935年許錦林辭去公學校訓導的職務,(註4)離開明治公學校,轉換人生跑道的他,應該仍在繪畫上持續研修,在1938年以作品〈展望風景〉重現於第一回府展入選名單中。

1938年入選第一回府展的〈展望風景〉(資料來源:《第一回府展圖錄》)

有別於前幾幅入選作品表現較為拘謹的寫實畫風,許錦林描繪自高處眺望臺南銀座通(今中正路)一帶的〈展望風景〉有著新氣象,輕巧明快的筆觸搭配濃淡相宜的色塊,將畫面處理得十分活潑,從前景錯落有致的傳統鋪瓦屋頂,到遠處新興店舖中,由林百貨與小出百貨所勾勒出的摩登天際線,感覺像是在訴說府城新舊時代的交替。

臺南銀座通中十分突出的小出百貨與林百貨(右)(資料來源:廖明睿提供)

許錦林用象徵臺南繁榮發展的街區風景告別臺府展舞臺,提及他的隻字片語在此之後已難尋蹤跡,縱然在藝術史上是其中一片陪襯紅花們的綠葉,仍見證臺灣美術的時代脈動。這片終究會落下的綠葉或許太早凋零,卻依舊化作了春泥,成為現今藝術研究日漸茁壯的重要沃壤。

 

註釋

  1.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9,頁449。
  2. 〈西子灣に繪畫研究所〉,《臺灣日日新報》,1933-11-7(第3版)。
  3. 版画堂,〈近代日本版画家名覧〉,《版画堂カタログ》,114号,2016,頁65-76。
  4. 〈叙任及辭令〉,《臺南州報》,第1037號,1935-4-21,頁91。

 

撰文者/陳坤毅


本文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原刊載於「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名單之後 專題

作者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且在時間與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們開始面向陳澄波那個時代的畫家們,以臺灣島上最大的文化活動「臺府展(1927-1943)」六百多位入選畫家為主,再到處勸說不同領域的老中青寫手們,一起來共同書寫入選畫家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周紅綢──日治時期最後一位留日女畫家
下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名單之後】地方色中的南洋色:黃奕濱

相關文章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有馬周三的作品聯想——1940年是什麼顏色?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名字寫錯罰寫三遍!」江海樹的活動軌跡大搜查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地方色中的南洋色:黃奕濱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一棵深埋於南洋的榕樹種子──折翼畫家大河原光好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結城素明與歷史畫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日本畫」到「東洋畫」──木下靜涯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爬一座山──片山仙羽與〈高山爽秋〉

名單之後:競逐臺府展的創作者們

【名單之後】從詩畫中誕生的教育者──後藤大治的繪畫之路

留言評論

標示為劇透

0 / 250

發表
最新熱門

尚無任何評論。

CCC追漫台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下載CCC App 300部以上台灣原創作品即時看,喜愛作品加收藏,通知不漏追!

關於我們
  • 認識CCC
  • 新手上路
  • 商務合作
  • CCC公告
CCC會員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客服中心
  • 服務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社群影音
  • Facebook
  • Instagram
  • Plurk
  • Youtube
  • Spotify
漫畫
  • 漫畫列表
  • 品牌專區
  • 國際合製
  • 排行榜
文章
  • 專題
  • 專欄
  • 特別報導
  • 活動快訊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追漫台

版權所有・禁止複製轉載

vConsole
LogSystemNetworkElementStorage
AllLogInfoWarnErrorAllLogInfoWarnErrorCookies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 No Prompted
    Name
    Method
    Status
    Time
    Empty
    Key
    Value
    Empty
    ClearTopBottomClearTopBottomClearExpandCollapseAddRefreshClear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