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漫畫雜誌要有多少年的歷史才能稱得上悠久?比利時的《Spirou漫畫週刊》(Journal Spirou)創刊至今已逾82年,連載過許多著名系列,如《幸運路克》(Lucky Luke)、《藍色小精靈》(Les Schtroumpfs)、《加斯東》(Gaston Lagaffe)、《斯皮魯與方大炯》(Spirou et Fantasio)等,並且仍然活躍於法語漫畫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CCC特別前往Dupuis出版社的總部,帶大家一探這本殿堂級的漫畫週刊。
走過戰火的漫畫週刊
被問及《Spirou漫畫週刊》是否為世界上現存最老的原創漫畫雜誌時,主編摩根.迪.薩勒維亞(Morgan Di Salvia)有點謙虛也帶著自豪地笑道:「我不知道,也許可以說是之一?」(註1)
關於《Spirou漫畫週刊》的傳奇歷史,一切都要回溯到1937年,當時印刷廠家族Dupuis決定製作一份面向年輕人的刊物,四處網羅優秀人才,在隔年的4月21日《Spirou漫畫週刊》發行了第一期,也開啟了法語漫畫界的新頁。
《Spirou漫畫週刊》創刊號。圖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爆發,《Spirou漫畫週刊》的相關從業人員因戰火走避四方,數度停止商業活動,但他們從未放棄過出版的理想,總是能找到方法讓《Spirou漫畫週刊》重新發行,即使是在比利時被德軍占領的最嚴峻時刻,面對德國管理人想要進入其執行委員會,Dupuis家族仍然有著堅持,拒絕成為納粹的傳聲筒。在後來的解放運動中,當時的主編尚.多伊西(Jean Doisy)更因為他對於比利時抵抗運動的貢獻而獲頒英勇十字勳章。
無疑的,《Spirou漫畫週刊》是一本充滿人道關懷的刊物,而他們的精神理念不只呈現在作品中,更實踐在生命裡。
出自《Spirou漫畫週刊的關鍵時刻》(Moments clés du Journal de Spirou),馮索瓦·埃侯勒(François Ayroles)著。圖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埃米爾·帕佛(Émile Bravo)的Spirou外傳作品《仍然有希望》(L'Espoir malgré tout),以二戰時被德軍占領的比利時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滿是傷痕的布魯塞爾,而主角們就像每個比利時人一樣,完全迷失了生活方向。2019年的布魯塞爾漫畫節也為此作品策畫了主題展。圖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Spirou漫畫週刊》編輯部目前仍位於當初發跡的比利時馬辛內勒城(Marcinelle),六位核心週刊編輯加上其他部門的員工通力合作,每週固定出刊52頁的原創漫畫,鋪貨到世界上所有講法語的地區,包括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法語區等,繼續在這個時代裡,以漫畫的方式,傳遞正面力量。
值得紀念的第4000期(2014年12月10日出版),截至目前已發行到第4310期(2020年11月18日出版)。圖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愛冒險的門僮男孩
而說到《Spirou漫畫週刊》,當然不能不提和週刊同名的靈魂角色Spirou,這個身穿紅色制服的旅館門僮也許臺灣讀者並不熟悉,但在法語漫畫界中,他可是家喻戶曉的漫畫角色,不只故事被改編成真人電影,還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樂園,今年甚至被聯合國選為人權大使。
《Spirou漫畫週刊》和布魯塞爾漫畫節合作密切,在漫畫節期間除了舉辦各種和漫迷的互動活動,也會免費發送Spirou標誌性的造型紙帽,人人頭頂一個Spirou紅帽,儼然成為漫畫節最具代表性的風景之一。
位於法國的Spirou主題樂園中,以人氣角色馬蘇皮拉米(Marsupilami)作為主題的遊樂器材。照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以Spirou為主角的衍生作品相當多,光是正傳《斯皮魯與方大炯》至今已出版了55集。和日本漫畫較為不同的是,《斯皮魯與方大炯》的創作者不只一人或一組,而是由編輯部決定每一代的繪者和編劇,一開始是侯伯-維爾(Rob-Vel)創造了Spirou的角色造型,接著是紀傑(Jijé),再來是安德烈・弗朗坎(André Franquin)……到現在的法比安・維爾曼(Fabien Vehlmann)與尤安(Yoann),超過十名以上的優秀創作者,世代接棒完成了超過80年的作品。
每代創作者大概有十年的連載期,也各自帶來全新的角色或是世界觀以豐富整個系列。例如弗朗坎帶來神祕動物馬蘇皮拉米(Marsupilami)跟瘋狂科學家左格呂布(Zorglub),湯姆與瓊里(Tome & Janry)則帶來美國紐約的黑幫角色。
時至今日,以Spirou為主角的正傳加外傳系列已有80本,主編坦言目前要做出更好的作品有點困難,所以正傳系列休刊中,作者團隊則轉而發展名為「超級侍者」(Super-Groom)的另一系列,故事關於Spirou想要退休當園丁,可是有別人假冒他的身分做壞事,所以Spirou必須出面阻止,但因為他想退休,所以也需要變裝才能當英雄。此新系列以外傳的方式進行,打算先出個兩本試試水溫,如果迴響不錯就繼續這個系列,若反應普通就回到正傳。
Dupuis出版社總部存放原稿的儲藏室中,原稿按照漫畫系列名稱排序。
排版設計部負責所有雜誌和書籍排版、設計。大張的彩稿基本上都會送交外包廠商進行照相製版。
跨世代的全年齡讀物
除了角色Spirou的衍生故事之外,《Spirou漫畫週刊》上連載的其他作品風格也相當多元,主編表示他們和日本漫畫雜誌的出版思維不同,在日本,漫畫雜誌被設定了明確的讀者年齡及性別,給男孩看少年漫畫,給女孩看少女漫畫;但在《Spirou漫畫週刊》上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故事。
身為一本八十多年的雜誌,讀者群可能從小看到大,橫跨老中青少幼,所以故事要如何吸引所有年齡層,從中取得平衡,是挑選作品的重要考量,他們希望《Spirou漫畫週刊》是一本可以闔家閱讀、老少咸宜的雜誌。
《Spirou漫畫週刊》編輯部有著大片的落地窗,窗外綠意環繞,室內的牆上夾著各期封面。光是看不同期的封面,就能探索各種風格,讓人知道漫畫可以有多種的視覺可能。
在新時代的挑戰
在還沒有電玩,電視也尚在起步的60年代,《Spirou漫畫週刊》每週的銷量大約是20萬本,如今隨著紙本書籍市場全球性衰退,目前每週印量約7萬本,雖然銷量比不上全盛時期,但在法語漫畫界中仍是數一數二。不過去年在法國有一千多家書報攤倒閉,對於以書報攤為銷售通路的漫畫週刊來說是一大考驗,在雜誌銷售通路逐漸萎縮的情況下,如何開發新讀者也成了必須思考的問題。
目前他們想到的辦法是將已發行過的故事重新收錄成一大本,以「雜誌書(Mook)」的形式發行季刊,稱為《Mega Spirou》,因為這種「雜誌書」的形式較受到年輕族群喜愛,頁數夠厚,在店面疊起來的能見度比較高,「現在的讀者也喜歡一次看很多東西。」主編笑說。明年可能會出版更多這樣形式的漫畫,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來探索《Spirou漫畫週刊》。
反映時代脈動的記錄者
提及近十年來的法語漫畫市場,主編認為漫畫類型變得更加多元豐富,在以往,幾乎沒有非虛構(non-fiction)的紀實漫畫,也許是因為讀者對各種題材的接受度都提高了,近年這類型的作品才特別成功。對於創作者來說,2019年的現代是比過去更加競爭激烈的年代,但對於讀者來說,可以欣賞到各種類型和風格的作品,或許是最好的年代。
《Spirou漫畫週刊》歷經了漫畫市場的各個時期,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例如閱讀《加斯東》就能感受到60年代的社會風氣,主編表示:「今後的目標也是盡可能地如實反映未來的當代生活,帶給讀者感動和歡樂。」
雖然以人來比喻的話,《Spirou漫畫週刊》已是八旬高齡,但其與時俱進的特質,讓我們知道--愛漫畫的心,永遠不會老。
以《加斯東》為封面的第1454期(1966年2月24日出版)。圖片提供:Spirou編輯部
註1:法國的《米奇漫畫週刊》(Le Journal de Mickey)1934年創刊,時間更早,但內容主要聚焦於迪士尼的角色,也曾有和《Spirou漫畫週刊》買過作品刊登的歷史。相較之下,《Spirou漫畫週刊》的原創性及多元性更高。
參考資料
François Ayroles. 2018. Moments clés du Journal de Spirou. Belgium: Dupuis.
《Spirou漫畫週刊》官方網站
受訪者/《Spirou漫畫週刊》主編 摩根.迪.薩勒維亞(Morgan Di Salvia)
本文原刊載於2019年11月27日出版之《CCC創作集20號:臺漫正著時!2019大回顧》。
國際漫談:世界漫畫特搜 專題
臺灣漫畫在法國:陳沛珛的漫畫為何打動Actes Sud BD的編輯多馬.加畢松?
✔ 世界上最老的漫畫雜誌:《Spirou漫畫週刊》專訪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