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著帶領讀者不以「重視故事」的角度,來看歐美漫畫在「遠離敘事」的視覺表現上,有什麼樣的探索。在此之前可能要先說明,本文所說的故事,是以重視「起承轉合」開展,並以推動情節為目的的敘事,也因此有些作品或許也有故事,但因為作者意不在呈現典型嚴謹的結構,所以仍屬於本文討論的範圍(註1)。
首先,我們可以聚焦在出版規格對於故事敘事的影響。歐洲漫畫在19世紀中期開始發展,一方面有如歐漫之父 Rodolphe Töpffer 製作的書籍形式,另一方面則多半以報章雜誌的型態呈現給讀者。當時刊載在報章上的漫畫,時常是以一頁結束一個事件,對於角色、複雜的敘事結構等仍未有太多發展,也因此,創作者會嘗試各種版面構成的組合,像是在諷刺雜誌《Judy》上刊登漫畫的 Marie Duval,或是為《Le Figaro》畫漫畫的 Caran d’Ache。在這段時期,正如法國漫畫編劇兼理論家 Benoît Peteers 所言,歐漫在畫格安排的實驗上,幾乎已經發展得很全面。
Marie Duval 與編劇 Ally Sloper 共同創作的作品,刊載於1874年的《Judy》報。可見到鳥的漸變,構圖足具創意。圖片提供:維基公領域圖庫
到了1895年,由 Richard Felton Outcault 創造的《The Yellow Kid》則將角色的概念帶入漫畫,但受限於版面大小,頁面仍維持在一週一頁的頻率,偶爾因事件敘述的需要作格子的切分。也因此,我們會看到頁面的多寡,事實上影響到漫畫的敘事容量。法國漫畫家 Fabrice Neaud 也曾提到,1980年代當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引進法國時,真正衝擊到創作者的,不是寫實的畫風,反而是以多頁描繪機車行進的過程。這點似乎也可以呼應到手塚治虫以近兩百頁的《新寶島》開啟當時讀者的視野,因為當時的赤本漫畫(註2),仍以少於一百頁的模式來描述故事。
再來,從《The Yellow Kid》的發展,我們也不難看到歐美漫畫的一項重點特色,那就是「色彩」的使用(註3)。色彩的運用在19世紀後半成為一種慣例,從1871年創刊的《Puck》雜誌開始,以增加畫面魅力來提高販售價格獲利,使得色彩享受成為受薪階級的身分象徵,也逐漸變成歐美漫畫表現上的必須(註4)。到了二戰期間,歐洲也有限紙令的影響,但為了維持彩色印刷,反而大加限制出版頁數,戰後也在成本的考量下,維持彩印且少量頁數的模式持續發展至今(註5)。
於是,在頁數限制與色彩的出版慣例下,歐美讀者似乎也養成視覺優先的閱讀習慣,如同為松本大洋作品填色的上色師 Isabelle Merlet-Rouger 的觀察,讀者一般在書店會先為畫風吸引,隨意翻看整體的色彩,感受書本的氣氛,最後再去細看格子裡的線條與文字,以這樣的流程來決定是否購買漫畫。雖然也是有較受故事吸引的讀者,但在出版形式的限制下,故事也較不容易有嚴謹的發展模式。
而在1970年代,隨著色彩表現的制式化,以及印刷技術的優化,也開始出現一批以「直接上色」(couleur directe)為表現形式的作者。雖然歐漫的發展有著重視覺、享受色彩的特色,但在工業化的要求下,上色也有標準化流程,用色數量的限制也不少。當時上色師多是在「藍圖」(bleus,將原線稿縮小成藍色線複製稿)上指定填色,因此顏色呈現多是單一的平塗或簡單的漸層,少有筆觸製造的層次感。而提出「直接上色」做法的作者們正是為了豐富圖像的色彩層次,以不同的上色工具,挪用「繪畫藝術」的技法如壓克力、噴槍、水彩、油彩等,在圖像表現上模糊了「漫畫」與「繪畫」的界線。
Lorenzo Mattotti 的《Murmure》,利用抽象表現帶出角色情緒。照片由筆者提供。
而第一位以直接上色創作的作者,正是影響無數漫畫家的Moebius,其在1975年的作品《Arzach》中,描繪奇幻的冒險世界,通篇無對話,直接以彩墨為角色與背景製造層次,在當時是很新鮮的作風。另外還有像是令谷口治郎驚豔的 Alex Barbier,1976年在《Charlie Mensuel》刊載《Lycaons》系列,描繪少年們的不良生活、非法交易,以濃烈的水彩墨色,渲染出青年的頹廢與蛻變,而水彩的不穩定性也恰巧呼應作品的氣氛。義大利方面,也有像是 Ranato Calligaro 倡議詩化的漫畫,將前衛藝術的觀念帶到漫畫裡,常以抽象形象來描繪時間經過,頗有超現實主義的氛圍;而 Lorenzo Mattotti 則是以蠟筆、色鉛筆等玩弄色彩,鼓勵讀者以不同的角度來看漫畫,創作出如《Feux》等敘事模糊的漫畫。另外也還有像是阿根廷漫畫家 Alberto Breccia 以色紙剪貼,並佐以多種媒材來豐富色彩層次,為當時的讀者帶來視覺新感受。
Alex Barbier作品《Le Dieu du 12》,以彩墨染出抽象形狀。照片由筆者提供。
於是,在歐洲,當漫畫漸漸有取經自繪畫藝術的傾向,便也不難看到完全抽離敘事的漫畫出現,全然抽象的作品也在歐美發展,以圖形、顏色的構圖變化,來延伸漫畫的表現範圍(註6)。法國漫畫理論家 Thierry Groensteen 也有提到,漫畫的定義事實上並不侷限在敘事的概念,反而是仰賴於我們對「序列」(séquence)的理解。所以說,抽象漫畫雖然沒有故事,但到底還是不是漫畫?還是僅是有「分格」的「繪畫」系列?似乎都端看作者與觀者如何去詮釋。除了Alexis Beauclair、Thierry Cheyrol 等作者發展純抽象表現,也有人將抽象圖像用在故事中,來描寫角色情緒或觀點,使漫畫技法更加豐富且複雜。
Aidan Koch發表於刊物《Lagon vol. 2 Volcan》的作品,有以抽象圖案處理故事氛圍的畫面。©Aidan Koch in Volcan (Lagon #2)
歐洲漫畫的發展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首先,在出版流程裡,有些歐洲漫畫雖有像日漫一樣工業化的產出模式(非助手制,而是有負責不同階段的合作者,如編劇、分鏡師、上墨師、上色師等),但也有不少作者的創作模式是較為自由的,沒有固定流程,按照作品需求制定不同步驟,像是 Nylso 會先以文字記下想法,白天隨意的繪畫,稍晚再檢視這些圖畫來配合劇情的想法,逐漸摸索出完整的漫畫作品,而這樣的模式與香港漫畫家黎達達榮有異曲同工之妙。
歐洲也有不少作者像香港漫畫家黎達達榮般,以畫面發想來組織作品。圖片由黎達達榮提供。
第二個啟發則是閱讀漫畫的另一種可能,不以故事為優先,而是享受圖像表現、版面構成創意的閱讀態度;更甚者,則是對漫畫圖像清楚易懂的特性(lisibilité)做出質疑,就算是「看不懂」也無損享受作品的樂趣,如前所述抽象漫畫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歐美讀者都有強調視覺的傾向,絕大多數的漫畫消費者可能較享受如《高盧英雄傳》( Astérix )等商業作品的笑料,而非實驗性強烈的圖像,但因為歐漫的發展既多元且包容,有各種討論的管道如論壇、相關評論誌網站、研究學會與研討等,使得閱讀也能有各種不同的角度,更翻轉我們的認知,即使沒有故事也一樣可以做漫畫。
綜觀以上的發展,當我們在瀏覽一部漫畫的時候,可以試著用歐漫提供的閱讀角度來品味看看,或許在故事之外會有新的發現!
註解
註1: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各國漫畫文化所重視的角度不同,對漫畫的評價也有不一樣的標準,像是日本或許有重視故事的傾向,然而這並不代表部分不以敘事為重的歐洲漫畫,就有較差的評價,反之亦然。
註2:為二戰前後流行的漫畫形式,多半是兒童讀物,紙質不佳且多在雜貨店販售,價格便宜。因封面常以紅色做主要色調,因此稱作「赤本漫畫」。一般頁數約為數十頁,有興趣可參見川崎市民博物館的線上典藏資料:https://kawasaki.iri-project.org/content/?doi=0447544/01800000O2
註3:雖說《The Yellow Kid》是美國漫畫,但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漫畫流通至歐洲,算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像是《Mickey Journal》、《Tarzan》等美漫雜誌的引入;近年的研究也有歐漫流通至美國的可能,可見到 Winsor MaCay 挪用法國匿名作者 Rip 的漫畫概念。也因此歐洲與美國漫畫有時也不容易分開來討論。
註4:該誌事實上是以諷刺漫畫的插畫性圖文為主,與多格並排的連環式漫畫有差異,但也逐漸影響到歐美讀者與編輯對圖畫性雜誌的要求。
註5:儘管今日的印刷成本大幅降低,我們仍可見到每週四頁的漫畫雜誌出版形式,如《Spirou》。
註6:其實脫離敘事的漫畫,在日本也有一些作者做過嘗試,像是1960年代末的佐佐木馬基,創造無時間性的漫畫,或是1970年代的Tiger立石,以形狀變化來嘗試漫畫的表現,這些作者也多有歐美漫畫、當代藝術的影響。
參考資料
● 三輪健太朗(2014)。マンガと映画—コマと時間の理論。東京:NTT出版。
● Génie de la bande dessinée. De Töpffer à Emil Ferris
● Entretien avec Fabrice Neaud première partie
● みなもと太郎(2017)。《マンガの歴史1》。東京:岩崎書店。
● Isabelle Merlet : « Les coloristes sont trop peu considérés
● la bande dessinée abstraite existe, Molotiu l’a rencontrée
● MOLOTIU, Andrei (ed.). Abstract Comics. Seattle : Fantagraphics Books, 2009.
● dans l'atelier de... nylso
● WU, Ping-Lu. Les usages de la couleur en bande dessinée : un renouveau contemporain. Mémoire de Master en Bande Dessinée sous la direction de Dominique Hérody et Luc Vigier, 2019.
● Revue Lagon官方網站介紹
● Printed Matter Virtual Art Book Fair線上書展
作者/吳平稑
於安古蘭苦修漫畫閱讀與創作,並遠到布魯塞爾學漫畫出版,還曾在法國另類日漫社黑蜥蜴打轉;總之,腦袋被漫畫卡住數十年,還會一直被卡,目前繭居歐洲心放亞洲。
漫漫經營IG:cases.clubd,歡迎來交流。
尚無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