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今年安古蘭漫畫節的頒獎典禮照常舉行,沒有場外遊客的陪伴,也沒有出版社的總動員,使得安古蘭城顯得有些寂寞冷清,但漫畫展可沒有在疫情期間缺席,自去年12月中,漫畫節與全法40多間車站合作,在站內展示了所有入圍官方競賽選書,為1月底的頒獎典禮製造話題,也達到推廣作品的目的,稍稍安慰了作者與從業人員的努力,也讓不能前往安古蘭的民眾都能共襄盛舉。只是有些可惜的是,與 France Inter 頻道合作的直播頻頻斷訊,得獎作者也多半不能到現場領獎,算是在疫情中的小遺憾。
此為普瓦捷車站中,入圍漫畫遺產獎的《Édika選集》。照片由筆者提供。
在介紹今年的作品之前,或許還是先來看看這次的評審團組成,才能了解這份得獎名單的生成。今年的決審評審團由漫畫編劇兼歷史學家 Benoît Peteers 領軍,評選出名單中的5個獎項:最佳漫畫獎(金獸獎)、評審團特別獎、新人嶄露獎、最佳系列漫畫獎、實驗漫畫膽試獎。
團隊中另外有六位評審,分別是:專門展出漫畫原稿的畫廊總監 Jean-Baptiste Barbier、電視媒體人 Mouloud Achour、藝文作家與記者 Eva Bester、夏朗德省獨立書店店員 Pauline Fouillet、畢業於史堡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的漫畫作者 Anouk Ricard,以及年僅28歲的喜劇演員 Vincent Lacoste。
而「8~12歲兒童漫畫獎」與「12~16歲青少年漫畫獎」則交由另一個專門的評審團來評選,其組成職業有:漫畫作者、影視導演、媒體記者、漫畫雜誌主編、書店店員,以及喜劇演員。另外也有經由高中生評選的「Cultura高中生票選評審獎」,以及由法國電視招募的觀眾評審出來的「法國電視台觀眾評審獎」。
今年特別繪製評審團頭像。© Stéphane Trapier
在介紹完這些決選評審後,我們會發現這次的得獎名單緊扣法國民眾的閱讀口味,而非僅是專家菁英的選擇,像是這次「實驗漫畫膽試獎」並沒有頒給在形式上採取特異作風的作品,評審 Jean-Baptiste Barbier 在典禮上反而以作品處理「議題」的方式去定義該獎,也因此形式是否配合「主題」才是關鍵。也就是說,今年或許多數的獎項,「主題內容」會是優先的標準,「形式」如何搭配主題則是次要的,這也多少反應出目前法國人閱讀漫畫的態度與趨勢。
性別意識正當道
首先,今年由素人讀者評審出的《阿內絲・尼恩:在謊言之海中》(Anaïs Nin : sur la mer des mensonges)、《男皮》(Peau d’homme),多少都帶有性別自主的色彩,而獲「評審團特別獎」的《變裝人》(Dragman),也將喜愛穿女裝的父親化作英雄角色,突顯性別認同的議題。
除了得獎作品,今年入圍的幾部也不少是帶有「女性自主」、「酷兒文化」的探討,像是 Anne Simone 的《小蒜與阿脂:瑪麗蓮童話4》(Gousse et Gigot, tome 4, Les Contes de Marylène)、Seven 的《中國酷兒》(Chinese Queer)、Lucrèce Andreae 的《膽小鬼與迷妹》(Flipette & Vénère)等等。在在顯示,性別議題在法國將會越來越顯著。
左:《男皮》( Peau d’homme ) © 2020 Glénat
右:《變裝人》( Dragman )©Steven Appleby / Denoël Graphic
左:《中國酷兒》( Chinese Queer ) © Seven / Sarbacane
右:《膽小鬼與迷妹》( Flipette & Vénère )© Editions Delcourt, 2020 - Lucère Andreae
其中,令人特別印象深刻的,則是獲獎的《阿內絲・尼恩:在謊言之海中》。此作不僅刻畫女作家阿內絲・尼恩縱情的開放性生活,瑞士創作者 Léonie Bischoff 在表現技法上,也找到有趣的畫材來呼應這位多變的女性作家。她利用一筆多色的彩色鉛筆,勾畫出阿內絲搖擺不定的情慾,人物的線條時而黃藍、紅紫,原本應是學院教育裡避免使用的混色鉛筆,卻在 Léonie 的筆法下,變得繽紛秀麗,也讓我們了解到阿內絲在道德與情慾間拉扯的複雜性。
《阿內絲・尼恩:在謊言之海中》( Anaïs Nin: sur la mer des mensonges )
© Casterman, 2020 Inspiré de Henry and June
© 1986 by Rupert Pole as Trustee under the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Anaïs Nin
© 1987, 1990, 2007, Editions Stock pour la traduction française & Incest
© 1992 by Rupert Pole as Trustee under the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Anaïs Nin
© 1995, 1996, Editions Stock pour la traduction française
《阿內絲・尼恩:在謊言之海中》相關影片:Léonie Bischoff : Comment dessiner "Anaïs Nin sur la mer des mensonges" ?
而在入圍名單中,Anne Simone 的《小蒜與阿脂:瑪麗蓮童話4》特別值得一提。本作為系列漫畫的第4集,始終圍繞在虛構王朝瑪麗蓮的興衰。故事從男暴君馮寬滋(Von Krantz)如何被女強人阿格萊雅(Aglaé)推翻,延伸出一連串小角色的故事,而此集則聚焦在男暴君的兩位女兒小蒜與阿脂身上,讀者會跟著這兩位被遺棄的女性,一同經歷瑪麗蓮社會帶來的冷暖,像是同為女性的女王阿格萊雅不出手援助,令其自生自滅,或是小蒜男友為取得全然私人空間而預謀殺死姊姊阿脂等等,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會看見這對姊妹如何取得生命的主導權,卻不流於兩性爭鋒相對的套路。而本作在角色設計與版面構成的安排上,都輕快活潑,令人愛不釋手。
《小蒜與阿脂:瑪麗蓮童話4》( Gousse et Gigot, tome 4, Les Contes de Marylène )
© Anne Simon & MISMA, 2020
世界性的視野與遺產的重視
除了性別意識反映在這次的選書中,我們也會發現入圍與得獎名單上的作品也特別國際化,不僅是法國人創作的作品,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法文版漫畫,像是「最佳系列漫畫獎」得主《保羅在家》(Paul à la Maison)的作者 Michel Rabagliati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評審團特別獎」的《變裝人》作者 Steven Appleby 則來自英國、「12~16歲青少年漫畫獎」的《中西部1:憤怒》(Middlewest, tome 1, Anger)畫者 Jorge Corona 來自南美委內瑞拉等等。
若我們再看看入圍名單,《爛泥:搖墜城的騙子故事》(La Fange, Histoire des Arnaqueurs de Falter City)作者 Pat Grant 來自澳洲、《中國酷兒》的 Seven 來自中國,另外還有我們較熟悉的日本漫畫《宇宙兄弟》的小山宙哉、《雜草2》(Mauvaise Herbe, tome 2)的真造圭吾等等,其餘還有德國、義大利、韓國、荷蘭等地。我們幾乎可以說,這份名單反應了法國人藉由漫畫來認識世界的各個角落,無論這些圖像是虛構還是真實。
左:《保羅在家》(Paul à la Maison)© Michel Rabagliati et Les éditions de La Pastèque
右:《中西部1:憤怒》(Middlewest, tome 1, Anger)© 2020 SKOTTIE YOUNG & JORGE CORO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 URBAN COMICS pour la version française
左:《爛泥:搖墜城的騙子故事》( La Fange, Histoire des Arnaqueurs de Falter City )©Pat Grant / Ici Même 2020
右:《雜草2》(Mauvaise Herbe, tome 2)©2019 Keigo SHINZO
而這也可以說明,「漫畫遺產獎」設立的初心。該獎是要彰顯在「世界」漫畫史中,重要作品法語版的重製或發現。我們也就不難看到,這個獎除了讓我們回顧過去漏掉的作品,也讓讀者面向世界,像是近十年的得獎名單中,有日本楳圖一雄的《我是真悟》(Je suis Shingo)和中國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San Mao, le petit vagabond),使新世代讀者重新發現這些作品的優點,也重新定義他們習慣的漫畫文法。
今年的得獎作品也是如此,美國作者 Lynd Ward 的《偵察兵:版畫故事》(L’Éclaireur : réctis gravés),是一本單幅圖像的合輯,但副標卻名為版畫故事,與一般讀者看到的多格漫畫不同。事實上,Lynd Ward 的木板版畫故事發展於1929年,處理的議題多是勞工與階級問題,黑白反差的圖像風格也影響了往後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文類的發展,像是公認為圖像小說之父的 Will Eisner 也曾提及,Lynd Ward的作品打開了圖像小說的大門。
因為在當時,Lynd Ward 是以單書完結的形式,在書店櫥窗中與文學作品如《大亨小傳》一同銷售,與新聞報紙的彩色漫畫有所不同。本作在去年重新出版,並獲得「漫畫遺產獎」,也讓讀者趁這個機會,好好審視一下圖像小說的流變,重新發現這位漫畫先鋒帶給世界的創作技法。
《偵察兵:版畫故事》(L’Éclaireur : réctis gravés)© Lynd Ward / Monsieur Toussaint Louverture
而日漫在今年的漫畫遺產獎入圍名單也占了近一半的比例,有柘植義春的《沼》(Le Marais)、楠勝平的《看不見的民族》(Peuple Invisible),以及風忍的《和平與暴力》(Peace & Violence)。可見近年來,法國出版社對日漫經典的再發現是不遺餘力,其中在臺灣較鮮為人知的,或許就屬楠勝平與風忍了。
楠勝平早年在貸本(出租)漫畫界出道,其後擔任白土三平的助手,並在《GARO》實驗漫畫雜誌與手塚治虫創辦的《COM》雜誌刊載作品,分格手法大膽,可惜30歲因心臟問題早逝;風忍則是永井豪的助手,長期為永井的動畫製作公司工作,1974年偶然發現法國漫畫家 Philippe Druillet,便奉其作品《隆・史羅安》(Lone Sloane)為聖經,創作出有未來感、鍵盤式的漫畫分格,雖作品發表年代久遠,至今看來仍耳目一新。
《看不見的民族》(Peuple Invisible)© Shohei Kusunoki / Cornélius 2020
《和平與暴力》(Peace & Violence)© Shinobu KAZE / Dynamic Planning Inc.
今年的遺珠之憾
雖說,今年評審團似乎特別聚焦在議題的討論,但未得獎的作品,形式上也有很趣味的展現。像 Lisa Mouchet 的《霧靄房宅的謎團》(Le Mystère de la Maison brume),用三種書寫字體、技法(黑白、單色藍、彩稿),來呈現三位角色的視野,但全書取景採第一人視角,無角色現身,以空景呈現房主〇先生的別墅,讀來別有風味。
而 Jérôme Dubois 則是採取雙書、雙出版社來建構未來城市,一個城市有人的活動(《城市光景》,Citéville),另一則無(《城市廢墟》,Citéruine),雙書分格取景角度一致,為讀者帶來奇妙的閱讀經驗。
《霧靄房宅的謎團》( Le Mystère de la Maison brume )© Tous droits réservés Magnani / Lisa Mouchet 2020
左:《城市光景》( Citéville )© Jérôme Dubois / Cornélius 2020
右:《城市廢墟》( Citéruine )© Jérôme Dubois / Éditions Matière, 2020
最為可惜的,莫過於多年入圍成就大獎的 Chris Ware 未能得獎,或許是名聲遠播,再頒發獎項也沒意思,但去年在法國出版了合輯《棕鏽布朗》(Rusty Brown),內容與表現上仍值得一讀。本書的第一則故事在同頁面中呈現兩個角色的敘事線,製造時間同步的效果,第二個故事則是一頁代表主角 Lint 一年的生命,讓讀者探索 Lint 在外人眼中不好的個性是如何被養成,最後一則故事則聚焦黑人女性在20世紀後半所面對的歧視與困境。
《棕鏽布朗》(Rusty Brown)© Editions Delcourt, 2020 - Chris Ware
以上便是今年安古蘭漫畫節官方競賽選書的觀察,雖然這些書大多數都仍未有臺灣中文版,但也有不少作品是僅看圖片就能享受閱讀興味(像是今年的漫畫遺產獎得主就做了很好的示範),期待本文的介紹除了為讀者提供書單,也希望大家能打破獎項的迷思,得獎與否雖多少影響作品的能見度,但或許可以循著這份名單,向外延伸自己的閱讀興趣,找出自己的年度榜單,對創作者而言或許會更具意義囉!
🏆2021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官方競賽得獎名單
獎項 | 書名/刊名 | 得獎者 | 出版社 |
最佳漫畫獎(金獸獎) | L’accident de chasse | 作者:Landis Blair, David L. Carlson 譯者:Julie Sibony |
éditions Sonatine |
評審團特別獎 | Dragman | 作者:Steven Appleby 譯者:Lili Sztajn |
éditions Denoël Graphic |
最佳系列漫畫獎 | Paul à la maison | 作者:Michel Rabagliati | éditions La Pastèque |
新人嶄露獎 | Tanz ! | 作者:Maurane Mazars | éditions Le Lombard |
實驗漫畫膽試獎 | La Mécanique du sage | 作者:Gabrielle Piquet | éditions Atrabile |
Cultura高中生票選評審獎 | Peau d’homme | 作者:Hubert, Zanzim | éditions Glénat |
漫畫遺產獎 | L’Éclaireur, récits gravés | 作者:Lynd Ward | éditions Monsieur Toussaint Louverture |
SNCF偵探漫畫獎 | Gost 111 | 編劇:Mark Eacersall, Henri Scala 繪者:Marion Mousse |
éditions Glénat |
另類漫畫合輯獎 | KUTIKUTI, The Thick book of KUTI | 國別:芬蘭 | |
8~12歲兒童漫畫獎 | Le club des amis, tome 1 | 作者:Sophie Guerrive | éditions 2024 |
12~16歲青少年漫畫獎 | Middlewest, tome 1 anger | 編劇:Skottie Young 繪者:Jorge Corona |
éditions Urban Comics |
法國電視台觀眾評審獎 | Anaïs Nin: sur la mer des mensonges | 作者:Léonie Bischoff | Casterman |
🏆2021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探索獎項得獎名單
獎項 | 書名 | 得獎者 | 出版社 |
高中漫畫探索獎 | Les Oiseaux ne se retournent pas | 作者: Nadia Nakhlé | éditions Delcourt |
國中漫畫探索獎 | Les Omniscients, tome 1 | 編劇: Vincent Dugomier 繪者:Renata Castellani |
éditions Le Lombard |
安古蘭小學生教育漫畫探索獎 | Entre neige et loup | 作者: D’Agnès Domergue, Hélène Canac | éditions Jungle |
🏆2021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荷內・戈席尼獎得獎名單
獎項 | 書名 | 得獎者 |
荷內・戈席尼漫畫編劇獎 | Black-Out | 編劇:Loo Hui Phang 繪者:Hugues Micol |
作者/吳平稑
於安古蘭苦修漫畫閱讀與創作,並遠到布魯塞爾學漫畫出版,還曾在法國另類日漫社黑蜥蜴打轉;總之,腦袋被漫畫卡住數十年,還會一直被卡,目前繭居歐洲心放亞洲。
漫漫經營IG:cases.clubd,歡迎來交流。
尚無任何評論。